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禽霍乱弱毒苗GNCOⅡ系用Co~(60)处理诱变培育而成,有耐链霉素特点。以鸡一个使用免疫量为基础,最大的耐受量鸡为500个使用免疫量,鸭700个,鹅800个,在农村用二个鸭使用免疫剂量免疫27日龄至成年鸡32677只,死亡11只,死亡率占0.033%;用三个使用免疫剂量免疫4880只,死亡6只,死亡率0.12%;用四个使用免疫剂量免疫3424只,死亡28只,死亡率0.80%;以三个鸡使用免疫剂量接种鹅843只,无死亡;攻毒8批次鸭61只,保护56只,保护率83.58%。在疫区注苗8群1822只,观察40~80天,无疫情发生。未注苗3群820只,死亡644只,占78.54%。6群已出现疫情的鸭6408只,注苗后4~7天停止死亡。注苗对初产蛋鸭(678只)的产蛋量无影响;经产蛋鸭(1899只,观察7天)产蛋下降21.67%,  相似文献   

2.
在马丁汤培养基中不加血(清),而用MA_(12)增菌剂替代含血因子制备禽霍乱荚膜抗原苗(CCA),其蛋白质含量和免疫原性不受影响,免疫保护率为70%以上。未发现对家禽有任何副作用。免疫有效期与常规含血(清)培养基制备的CCA 苗相似,可达5个月。CCA苗同样适用于禽霍乱暴发群紧急接种。加MA_(12)增菌剂的无血马丁汤培养基用于制备CCA苗的成功,将为培养禽多杀巴氏杆菌和大批量生产CCA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蜂胶灭活苗与弱毒冻干苗(G_(190)、E_(40))分别对鸡免疫,免疫后分别于20、90、180天攻毒。结果,禽霍乱蜂胶灭活苗的保护率依次为100%(5/5)、80%(4/5)、60%(3/5);禽霍乱弱毒冻干苗的保护率依次为60%(3/5)、40(2/5)、0(0/5)。  相似文献   

4.
巴氏杆菌微量元素组织菌苗(MEH)是利用接种巴氏杆菌的鸭胚或鸡胚组织制成的灭活菌苗。每 ml 菌苗中加入亚硒酸钠0.2ppm,每只鸭肌注2ml,免疫3个月保护率为90%,4个月保护率不低于80%.弱鸭、幼鸭均可注射。1982年以来。在疫区鸭场免疫各种年龄鸭40余万只,免疫4个月,保护率平均为84%.  相似文献   

5.
一种具有广谱兽用疫苗免疫增强剂——“禽健宝散”,经在鸡、鸭、鹅、兔中与禽霍乱等疫(菌)苗配合应用后证明,可提高免疫保护率最高达30%,免疫增效持续期可达3个月。  相似文献   

6.
用盐浸法提取了I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荚膜,并制成油佐剂疫苗.其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表明:用荚膜粗提物免疫雏鸭可得到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9/10).同时进行了RA荚膜油佐剂疫苗与各常规佐剂疫苗的免疫效力比较,免疫保护效果依次为:荚膜油乳剂苗、油乳剂灭活苗、蜂胶灭活苗、铝胶RA灭活苗、无佐剂RA灭活苗.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荚膜免疫的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禽霍乱鸡胚组织灭活油乳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禽多杀性巴杆菌C48-1强毒株(血清1型)接种鸡胚,收集死胚制备组织灭活油乳苗,分别免疫鸡和鸭,设肉汤培养的C48-1菌株灭活乳化苗免疫对照,免疫后4周用异源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血清3型)攻击。经组织灭活油乳免疫的鸡保护率达93.3%,鸭保护率达100%,而经肉汤培养的灭活苗对鸡和鸭均无保护作用,说明鸡胚培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强毒株(血清1型),接种鸡胚,收集死胚制备组织灭活油乳苗,分别免疫鸡和鸭,设肉汤培养的C48-1菌株灭活乳化苗作免疫对照。免疫后4周用异源血清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1059(血清3型)攻击。经组织灭活油乳苗免疫的鸡保护率达93.3%,鸭保护率达100%,而经肉汤培养的灭活苗对鸡和鸭均无保护作用,说明鸡胚培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新城疫病毒克隆79株,减蛋综合征病毒NE_4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_(41)株分别接种于鸡胚和鸭胚,并收取其鸡、鸭胚尿囊液毒,经甲醛灭活,按一定比例配比,以矿物油为佐剂制成三联油佐剂灭活苗。本苗接种于产蛋后备鸡,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后30天保护率达90%~100%,免疫后六个月攻毒,ND和IB保护宰为100%,EDS_(76)为95%。1992~1994上半年,本苗在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的一些鸡场免疫十万余只鸡,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Page A型、B型、C型副鸡禽杆菌和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研制鸡传染性鼻炎(三价)和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3个批次疫苗进行单剂量(0.5mL/次)3次接种和大剂量(2.0mL)单次接种的安全性试验、SPF鸡的免疫效力试验、商品鸡的免疫持续期试验和疫苗的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3批疫苗对试验鸡安全无副作用;免疫接种SPF鸡只30d后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80%,用20μL/只疫苗免疫接种SPF鸡21d后新城疫的平均HI抗体24;商品鸡42日龄首免,110日龄二免,二免后9个月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对新城疫病毒强毒100%保护;用4℃~8℃保存12个月和15个月的3批疫苗进行了SPF鸡的近期免疫效力试验,结果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用20μL/只疫苗免疫SPF鸡,免疫接种后21d新城疫病毒的平均HI抗体24,对新城疫病毒强毒的攻毒保护率70%。说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用鸭肝炎A_(66)弱毒疫苗,经不同途径免疫1日龄雏鸭。结果,皮下注射组在免疫后2天即对ATCC强毒攻击达100%的保护率;口服组和滴鼻组在免疫后5天才能全部保护;一次饮水免疫组和二次饮水免疫组在6日龄时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60%和90%。用该弱毒苗免疫1日龄雏鸭和成年鸭,免疫期分别至少达45天及6个月。  相似文献   

12.
用新城疫病毒克隆79株,减蛋综合征病毒NE4株和传染支气管炎病毒M1株分别接种于鸡胚和鸭胚,并收取其鸡,鸭胚尿囊液毒,经甲醛灭活,按一定经例配比,以矿物油为佐剂制成三联油佐剂灭活苗。本苗接种于产蛋后备鸡,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后30天保护率达90%-100%,免疫后六个月攻毒,ND和IB保护率100%,EDS76为95%。1992-1994上半年,本苗在江苏,安徽,山东等省的一些鸡场免疫十万  相似文献   

13.
用新城疫病毒(克隆H88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P株和H52株)和减蛋综合征病毒(H91株)分别接种于鸡胚和鸭胚,并收取其含毒鸡、鸭胚尿囊液,用一定浓度甲醛溶液灭活,按一定比例混匀,以7号白油为佐剂制成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减蛋综合征(EDS76)三联油乳剂灭活苗(三联苗)。三联苗免疫30日龄雏鸡,免疫后7天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后21天保护率达100%。疫苗在4℃~8℃保存期为12个月,10℃~25℃保存期为6月,该疫苗在全省不同地区鸡群应用400余万羽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对鸡鸭鹅的现场免疫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鸡、鸭、鹅健康群和禽霍乱发病群现场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不影响开产日龄和产蛋;保护率高,4个月内保护率为98.7%~100%,6个月内保护率为85%~95%,6个月以上保护率为60%~80%;对禽霍乱暴发群配合内服药物,可于5~7d内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且不复发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株PBG效价为1.4×10~5~10~7EID_(50)/ml。以1.500 EID_(50)肌肉接种幼鸡,一周后攻毒,保护率为62.5%,二周为100%,三个月为71.43%。以1,000、500及50 EID_(50)肌肉接种,于免疫后二个月及三个月攻毒.1,000及500 EID_(50)均为100%保护率.用常水稀释疫苗,以2,000EID_(50)的剂量口服免疫幼鸡,100%保护;如在常水中加入1%脱脂乳稀释疫苗,其免疫效果更好。冻干苗于-30℃冰箱保存一年后置37℃温箱及室温保存一周仍100%保护;保存二周者为75%保护。以1,000EID_(50)对一日龄及28日龄幼鸡肌肉接种,分别于不同日期剖杀(直至第四周),未见法氏囊(BF)有明显病理变化。疫苗经各外鸡场应用已超过六百万头份,免疫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在马丁汤培养基中不加血(清),而用MA12增菌剂替代含血因子制备禽霍乱荚膜抗原菌(CCA),其蛋白质含量和免疫原性不受影响,免疫保护率为70%以上。未发现对家禽有任何副作用。免疫有效期与常规含血(清)培养基制备的CCA苗相似,可达5个月。CCA苗同样适用于禽霍乱暴发群紧急接种。加MA12增菌剂的无血马丁汤培养基用于制备CCA苗的成功,将为培养禽多杀巴氏杆菌和大批量生产CCA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388只含有母源抗体雏麻鸭和118只无母源抗体雏北京鸭分别进行了早期免疫接种。前者进行了不同日龄(1、5、10、15)、不同免疫途径(肌肉,皮下、点滴、饮水)鸭瘟弱毒疫苗的一次性免疫,后者进行了1日龄、不同途径(肌肉、皮下、滴鼻、喷雾)鸭瘟弱毒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无母源抗体雏鸭可采用肌肉和皮下途径免疫,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首次免疫,免疫3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对含母源抗体雏鸭也可采用肌肉、皮下途径,最佳时间从10日龄开始免疫,经过对含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免疫雏鸭2个月的观察,前者经得住鸭瘟强毒10~(-8)的攻击,后者经得住10~(-3)的攻击;免疫效果高,免疫期达2个月仍保持着令人满意的免疫力,保护率达100%。含有母源抗体雏鸭,采用饮水和点滴途径免疫,前者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免疫,后者从10日龄开始免疫,其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免疫期达2个月,保护率达100%。用肌肉和饮水途径接种鸭瘟弱毒苗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更为简便易行。 在试验中,还对早期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禽霍乱二联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二联苗进行探索性免疫试验。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二联苗(冻干):由哈兽研提供,批号为8603、8702、8801、8901、8902。二、疫苗接种:于8~9月份,按说明书对2个月龄以上的鸡接种二联苗;设单一接种NDI系苗对照组。三、观察内容:1.注苗后1个月开始,每隔3个月分别在一个试验村和一个对照村采取血清和蛋黄作红细胞我们采用二联苗进行探索性免疫试验。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二联苗(冻干):由哈兽研提供,批号为8603、8702、8801、8901、8902。二、疫苗接种:于8~9月份,按说明书对2个月龄以上的鸡接种二联苗;设单一接种NDⅠ系苗对照组。三、观察内容:1.注苗后1个月开始,每隔3个月分别在一个试验村和一个对照村采取血清和蛋黄作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抽测NO抗体水平。2 注苗后,每月随机调查试验村和对照村禽霍乱疫情,统计发病率。试验结果一、ND抗体水平监测:在4个年度内,共抽检接种二联苗鸡632只,抽检对照鸡600只。以1:20倍血清稀释为合格来统计,接种Ⅰ系苗与接种二联苗的合格率均在95%以上。二、禽霍乱发病率调查:1986~1988年3个年度调查的12538只鸡中,共死亡1932只,其中注射二联苗死亡的848只中,死于禽霍乱109只(占死亡数的12.3%);对照鸡死亡的1084只中,死于禽霍乱345只(占死亡数的31.8%),即前者的禽霍乱死亡率低于后者。三、小区安全试验:用大剂量接种农家鸡300只。结果,接种正常量的100只鸡和倍量的50只鸡均无反应:接种3倍和5倍量的各50只鸡中,分别有3只和12只鸡出现反应,但均无死亡。小结 1.用二联苗免疫接种,对ND抗体的产生无影响。2.接种3倍量的二联苗是安全的,3.在8月中旬开始接种二联苗,可在禽霍乱发病高峰期(秋末冬初)控制禽霍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禽霍乱蜂胶灭活苗与弱毒冻干苗(G190E40)分别对鸡免疫,在免疫后20d、90d、180d作3次攻毒,结果:禽霍乱蜂胶灭活苗的保护率依次为100%(5/5)、80%(4/5)、60%(3/5);禽霍乱弱毒冻干苗的保护率依次为60%(3/5)、40%(2/5)、0%(0/5)。  相似文献   

20.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鸡、鸭和鹅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菌。制成的菌苗在安全性或免疫性等方面还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曾就禽巴氏杆菌细胞壁荚膜及免疫性进行了研究,我国对该菌菌体及其荚膜抗原性本身的研究还不多。我们曾用2.5%NaCl溶液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_(48-1)强毒株浸提出一种保护性荚膜抗原,已经证明这种粗提荚膜抗原对鸡、鸭安全和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有关对该菌的超微结构及其提取菌体胞壁的荚膜后的形态变化,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有正式报道。为了给今后免疫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我们曾将我国的一株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_(48-1)强毒株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