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祁连山是维系河西乃至西部地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之脉",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物种遗传基因库,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区,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成效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北麓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阐述,分析了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祁连山生态系统的建设中草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就包括草地退化问题.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祁连山草地退化的成因和现状,同时重点论述了黑土滩综合治理的手段、黑土地植被恢复的措施以及春季休牧等内容,希望为治理祁连山草地退化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恢复至关重要.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 状为基础,分析了当前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科技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定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方向、目标及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石培友 《甘肃农业》2003,(10):37-38
逶迤数百公里的祁连山,是河西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祁连山的生态环境能否建设好、保护好,能否保证祁连山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关系到甘肃经济能否有大的发展和河西几百万人生存的大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把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提出来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森林、冰川和水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对祁连山森林、冰川和水资源现状、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祁连山冰川在退缩,林分质量下降,河川径流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这些现象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议把祁连山水源林生态工程建设尽快列入“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6.
孙文莫  肖文  李德品  马驰  宋金易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39-10842,10873
根据2010年全国分县行政区划电子地图、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理论性演绎分析等手段分析中国人口分布、流动趋势与耕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为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人口分布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人口集中程度高;2000 ~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由0.103 hm2/人下降到0.091 hm2/人,耕地利用率下降,同时不同海拔阶梯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第二阶梯最高,第三阶梯最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人口压力增加,第三阶梯人口压力明显高于第一、二阶梯,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下第三阶梯地区人口会向较低人口压力的第一、二阶梯地区流动,即中国东南半壁范围向西北方向扩散.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组成结构及生长状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受立地水热条件影响和自然、历史干扰,多世代演替林型共存,分布占祁连山三个垂直气候带,主要由干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湿性灌丛林四种类型,组成简单、结构单一,呈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特点;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体,相对其它森林类型其组成、层次结构复杂,生产力较高;干性灌丛林分布在立地条件较差的浅山地带,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先锋林型;湿性灌丛林分布在山地森林草原带以上,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森林的典型代表,已被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的试验、示范区.它对维持河西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目标法构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测度指标体系,包括6个类目指标,24个项目指标.运用多目标线性函数法,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经营能力进行了测度.目标层实现率为0.679 1,测度结果为弱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凋落物及其分解过程以及蓄积量随时间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枯枝落叶层的持水、截留作用和蓄水保土效益,认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的水文生态功能最终体现在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能上,为综合评价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75%,民族自治地方主要分布于甘南、临夏、祁连山北麓和张家川等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3.20%,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对中国西部乃至全国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各实施地区提供经验参考,从造林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介绍高台县实施祁连山黑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基本成效,并从工程规范、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验收等方面总结其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播种.特色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者所钟情的旅游方式.特色是什么?特色就是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张掖市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怎样才能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构筑张掖的特色和亮点是一个需要我们理性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补白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昆明建成———历时8年,投资1.48亿,三万多种种质资源多世同堂"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2007年4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成,三万多种植物以及丰富的动物种质资源得以多世同堂".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从概念形成到竣工历时8年,项目总投资1.48亿,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园区80亩.项目建设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库、微生物库、动物种质资源库、DNA库和信息中心.具体目标是在第一个5年内达到6450种66500份(株),15年内达到1.9万种19万份(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在竣工典礼上介…  相似文献   

14.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祁连山生态环境对河西地区环境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大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在客观因素气候变化、过量的畜牧产业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祁连山原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同时,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也加剧了祁连山地区的环境脆弱性。为了更好地落实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当前祁连山最为关键的任务即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祁连山生态环境对河西地区环境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大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祁连山生态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甘肃祁连山药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69年,隶属于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以原料药生产为主,以药品包装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辅,是一家集产品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综合制药企业。2006年10月,甘肃省国营祁连山制药厂整体改制,成立了甘肃祁连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辖甘肃甘帝制药有限公司和酒泉市启明工贸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祁连山药业主要产品有土霉素、甘草浸膏、甘草流浸膏等,以其优良的质量品质深受国内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销售收入逐年攀升,“祁连山”品牌优势基本树立。  相似文献   

18.
李元鸿 《现代农业科技》2011,(4):212-213,219
该文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管理为目标。利用SuperMap作为GIS开发平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2003(C#.NET)为开发工具,收集整理数据,建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经过测试表明:系统安全可靠,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系统的建成为实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森林防火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如植被遭到过多的放牧等,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作为中国西北部重要山脉的祁连山,不仅发挥着良好的水源效益,而且也为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以祁连山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涵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祁连山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涵养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期有效地提升祁连山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涵养。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地跨甘肃五市十区县,绵延数百公里,是河西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起到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的作用,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是,目前这一生态屏障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草场退化、物种减少、建设功能弱等等,影响着其生态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文章对于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且提出了多项加强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促进祁连山生态屏障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