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学这一新概念;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析评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主体,在分析了我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分析、布局分析、保护空缺分析、以及管理能力分析,探讨了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吴涛 《绿色科技》2020,(6):61-63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的标准之一,但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为此,针对昙华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昙华山州级自然保护区获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泉州市森林、野生动物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结合泉州市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等突出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旨在推动自然保护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论我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是一项服务于人类的全民性公益事业。到1998年,我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有35处,总面积64万hm^2。作者论述了湖南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及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正确处理保护区保护、改革,发展三者关系的主要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水平常被人们视为一个国家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江苏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80年代初,笔者参加了保护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规划和筹建管理工作,现就实践结果作一探讨,以期有益于本省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1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 江苏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动植物区系过渡性也明显。据调查,全省有脊椎动物约580多种(不包括鱼类),其中属于国家珍稀濒危保护动物如丹顶鹤、扬子鳄等有90余种(含鸟类46种),有维管束植物共198科约2350多种,其中有的属于国家保护植物(约18种),有的则属地带性代表种。丰富的再生物种资源亟待保护。而建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森林生态和珍稀濒危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根据1979年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会议精神,按照全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原则,由江苏省农林厅组织力量,自1981年至1984年就建立本省自然保护区问题组织了考察、区划、作出专题报告,并报经江苏省人民政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现状 ,分析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据此提出了福建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国家自然保护区网络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湖南省建设和发展自然保护区网络应该采取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自然保护中的运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自然保护事业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也面临着来自“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探索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同发展的途径。引进了参与式发展理论。文章探析了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其该理论在自然保护区规划和设计、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补偿等具体操作中的运用以及相关的外部保障和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自然保护区成功建立和维护的重要保障,针对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基础,从畜牧业改造、旅游资源开发、种植业优化等方面初步提出了社区经济与自然保护区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类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与社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横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势,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保护区数量多,生态建设与社区发展的任务重。文章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大熊猫保护区为例,分析自然保护区如何通过生态建设项目推动保护区内社区发展以及实现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崔丽丽 《绿色科技》2013,(10):11-13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损害了周边社区及其居民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利益。而周边社区的居民有些传统的生活习俗也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通过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基本情况的了解,找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怎样共同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合理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从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规范野外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发展规划,根据辽宁省林业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出辽宁省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保护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浅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前提下的社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发展在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普遍和重要的角色,但现有的社区发展项目从规划到实施都存在严重缺陷,特别是缺乏对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直接贡献,更没有实现机制化。以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为前提的社区发展行动必须以直接贡献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为首要目标,将社区发展作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机制化手段之一而不是单纯的脱贫项目,并通过这个过程逐渐建立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和能力,使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同时能够直接贡献当地社区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的社区共管活动和自然保护区多种经营活动 ,剖析了保护区管理部门在两种管理手段或技术相互割裂的现象。作者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为例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在实施社区扶持和自然保护区多种经营中 ,将二者有机结合 ,做到周边社区与自然保护区共同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新方向。我国不少自然保护区已发展了生态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本文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论证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的辨证关系,认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生态旅游为保护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辽宁省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及分类,以及各类保护区所占的比例的情况,根据辽宁省林业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的完成情况,总结出辽宁省林业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并从5个方面展望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以期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