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熊猫的人工育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炎  张贵权 《野生动物》2000,21(4):46-46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属食肉目浣熊科。原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云南、西藏部分地区。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缅甸等地。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保护大熊猫中心于1993年在卧龙核桃坪建立了小熊猫生态馆,在原产地保护和研究小熊猫。自建馆以来,已成功地繁殖12胎,共23仔,存活13仔。小熊猫每年1~2月发情求偶、交配,发情期内雌雄叫声很大。6~7月产仔。每  相似文献   

2.
小熊猫的人工育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载了成都动物园人工哺育小熊猫幼仔的经验。结果表明育幼的温度及正确饲喂方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5.
圈养条件下的雌性阿拉伯狒狒由于母性不强和受外界条件影响很大等原因,有明显的弃仔现象。因此,对阿拉伯狒狒幼仔进行人工育幼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重要技术。文章以三明动物园被母狒狒遗弃的阿拉伯狒狒幼仔为对象,对其育幼环境的控制、饲喂方法和饲喂管理等技术进行调查研究,使人工育幼的成活率达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6.
天津动物园1只雌性金丝猴与1只雄性金丝猴于2009年4月26日繁殖1只雄性幼仔。由于当时雄性金丝猴干扰使得雌性金丝猴将幼仔放弃不顾,最终无奈取出幼仔进行全人工育幼,在185日龄时幼仔因患胃溃疡几近穿孔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对整个育幼过程及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华南虎繁育水平,以广州动物园出生的4只华南虎幼虎为研究对象,进行全人工育幼研究.人工育幼采用猫用奶粉Pet AG KMR作为替代乳,奶粉与水的调和比例初始采用1:8,根据日龄变化调整至1:4.每日饲喂次数根据个体情况适时调整,开始6次/日,之后逐渐减少为1次/日,每日添加消化酶及各种矿物质,30 d时开始饲喂肉...  相似文献   

8.
9.
天津动物园于1994年底开始饲养白颊长臂猿,其中1只雌性(呼名唯唯)与雄性(呼名鲜鲜)于2000年9月份成功繁殖了第一胎白颊长臂猿。由于当时雌性产仔后对幼仔弃之不理,幼仔生命垂危,饲养员只好将幼仔取出放入新生儿早产箱内进行人工育幼并获得成功,这在我国华北地区尚属首例。此后,唯唯与  相似文献   

10.
小熊猫属食肉目浣熊科,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云南境内小熊猫分布于滇东北、滇西北和滇中等地,生活在海拔2 000~4 000 m散生或丛生竹类的高山地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1]。云南现存野生小熊猫数量为  相似文献   

11.
王兴金 《野生动物》2007,28(5):8-11
小熊猫作为一种高度特化的素食性食肉目动物,在分类、系统进化及生态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动物园里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一种动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小熊猫免受疾病侵扰,做到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对近年来有关小熊猫疾病的报道进行了总结,并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代谢病、中毒病等进行了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广州地区圈养繁殖小熊猫的技术要点,基于小熊猫行为研究的笼舍环境设计,以及圈养小熊猫的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提出了适度驯化有助于动物管理、生物安全防制疾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对小熊猫进行常规行为训练的目的是减少人为应激对小熊猫的影响,方便兽医对小熊猫进行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同时有助于了解小熊猫的生长状况,更是为了增进人和动物的和谐关系,提高动物福利.小熊猫的行为训练在正常饲喂时间进行,主要在小熊猫采食牛奶稀饭或苹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分步式、渐进式、强化式训练.通过1a时间的训练,动物园内饲养的4只小熊猫都能主动配合训练者完成肌注、采血、心率测定、体温测量、体重称量、眼睛检查.  相似文献   

14.
兰存子  刘旭  刁丽丽  刘振生  张明明 《野生动物》2011,32(4):191-193,227
2008年11~12月,在姚家坪小熊猫繁育基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9只圈养小熊猫指名亚种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小熊猫1d大部分时间用于休息(56.2%),其次是运动(25.1%)和采食(9.9%),其余行为分配的时间较短。在行为节律上,休息行为除9:00~9:55外,其余时间均为所占比例最高的行为,出现4个休息高峰,分别为8:00~8:55、11:00~11:55、14:00~14:55和17:00~17:55,在9:00~9:55出现极低值16.3%,此时是运动和采食的高峰;运动行为在9:00~9:55、13:00~13:55和15:00~15:55形成波峰;采食有2个高峰,分别为9:00~9:55和19:00~19:55;标记行为在9:00~9:55、10:00~10:55和13:00~13:55出现频率较高,超过5%,修饰行为在9:00~9:55超过5%,其余时间标记和修饰行为均低于5%;其他行为所占比率较低。不同年龄组间小熊猫的行为时间分配有差异,老年在休息行为上明显高于幼年和成年,约占总行为的72%;幼年在休息、运动和标记行为上略高于成年;成年的修饰行为明显高于幼年和老年。  相似文献   

15.
建立小熊猫人工种群开展繁殖研究是减轻野生种群压力,有效保护小熊猫的措施之一。为探索提高人工条件下小熊猫繁殖水平,2011年以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圈养小熊猫的环境条件等进行了改进提高。通过对小熊猫的饲养、繁育环境条件的改善,小熊猫的繁育情况有了一定的提高,初步结果显示,改进后,小熊猫的发情率、受胎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其繁殖成活率从改进前的55. 5%极显著地提高到改进后的76. 26%(P <0. 01)。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明死亡圈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体内分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T820501)的耐药情况及致病性,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特性分析,同时以小鼠感染实验检测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卡那霉素、丁胺卡那、新霉素、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多黏菌素B敏感,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及少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小鼠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半数致死量为8.42×107cfu/m L,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与小熊猫体内一致的菌株,病理表现为各实质脏器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与死亡小熊猫病理损伤特点高度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这可能与感染方式、种属差异、耐受性等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动物园小熊猫体内分离出的蛔虫为研究对象,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和NC2扩增其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和5.8S序列,并对扩增后的片段进行纯化、克隆至pGEM-Teasy载体、转化、测序和序列分析,以鉴定小熊猫蛔虫的种类。结果显示2条蛔虫样品的ITS及5.8S rDNA序列基本一致,总长为913 bp,样品间序列相似性为99.7%。将序列与GenBankTM公布的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条蛔虫的ITS及5.8S序列与黑熊横走贝蛔虫(Baylisascaris transfuga注册号AB571304)相似性分别为98.1%、98.4%,与大熊猫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注册号JN210912)相似性分别为96.9%、97.1%,与猪蛔虫(Ascaris suum注册号AB571302)相似性分别为89.9%、90.1%,与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注册号AB571296)相似性分别为89.8%、90.1%,ITS-1序列与浣熊贝蛔虫(Baylisascaris procyonis注册号AB053230)相似性分别为92.0%、92.3%。研究结果表明小熊猫体内分离的蛔虫可能为贝蛔属蛔虫,从而为蛔虫的进一步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世宗  徐麟木 《野生动物》2012,33(5):258-259,263
使用荷兰英特威(intervet)公司生产的犬用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弱毒疫苗,接种了云南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云南野生动物园和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3处不同地点、不同饲养环境条件下的72只小熊猫,历时12 a,先后共接种302次,接种前所有小熊猫经过检疫、检查,无任何疾病,健康状况良好.抽检其中4只小熊猫作抗体变化测定,接种前中和抗体效价平均为1∶44,经犬用犬瘟热病弱毒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效价提高到1∶1976,经多次接种试验,除1只发生不良反应出现死亡之外,其余接种的71只健康状况良好,多年来未发生犬瘟热病,通过此次试验,证明使用荷兰英特威公司生产的犬用犬瘟热弱毒疫苗接种小熊猫较为安全,中和抗体效价比接种前提高了45倍,有很好的免疫效果,是国内动物园预防小熊猫犬瘟热较为理想的疫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