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桃叶片POD、SOD、CAT活性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矮化桃树的酶学机制,笔者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叶片为试材,对其生长期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桃树矮化密植、丰产优质和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种生长类型桃叶片内POD、SOD、CAT活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季节性变化规律相似;酶活性的大小与桃树的矮化程度密切相关,即极矮化型桃的酶活性〉短枝型桃的〉普通型桃的,且POD的活性与树体生长势在三类型桃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超红短枝叶片内SOD活性和寿星桃叶片内CAT活性与其对应的节间长度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负相关水平。所以POD活性可以作为矮化品种的一个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万茜  胡志辉 《种子》2002,(2):38-38
以凤仙花为试材,喷施CCC后使植株显著矮化,叶片变小,加厚,花期推迟,花序长度、花序节间长度缩短,叶绿素含量增加,呼吸强度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上述一系列变化,促使植株矮化、株型紧凑、生长茁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木薯品种生长后期衰老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5个木薯品种生长后期,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AD)含量随叶片衰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月份木薯膨大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略有不同,11月份随着木薯不断成熟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木薯的不断衰老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在木薯膨大期呈上升趋势并随着木薯的成熟逐渐下降。各衰老指标综合比较,5个品种抗衰老能力次序为:GR891>巴西种>SC124 >南洋红>GR911。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对重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雪梅  柯永培  邵继荣  林立金  杨远祥 《种子》2005,24(3):25-27,32
利用高温胁迫,比较研究了不同穗重型品种叶片的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变化,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片中的O-2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速上升,且上升速率及含量呈现轻穗型品种E优540>中穗型品种D优68>重穗型品种II优162、冈优527;而保护酶SOD、CAT和ASP的活性则相反,呈现重穗型品种>中穗型品种>轻穗型品种.同时,从高温胁迫下各类型品种叶片中CAT和ASP的活性上升与下降的拐点比较,重穗型品种比中穗型和轻穗型的出现时间推迟1 d.由此认为,重穗型品种的这种抗逆性代谢优势,是该类型在高光强、高温和低CO2浓度下显示其高的净光合速率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板栗雄花败育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板栗雄花败育的发生机制,以三年生雄花败育板栗为试材,研究了其雄花序生长动态及雄花梢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显示,败育类型的雄花序从5月6日基部逐渐变黄,到5月8日开始脱落,最大长度仅为1.73cm,极显著短于可育品种(系);雄花败育板栗叶片中POD、SOD、CAT活性及MDA含量都比可育品种(系)‘燕胜’、‘燕龙’高,因此推测保护性酶活性的增加与板栗雄花序败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寒地超级稻叶片衰老过程中SOD、POD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寒地超级稻品种及它们在生产上的常规对照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抽穗后叶片中保护性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各水稻品种的衰老,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然后再持续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持续上升.各超级稻品种的保护性酶活性均高于常规稻品种,丙二醛(MDA)含量则较常规稻品种低,且超级稻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稻品种.表明超级稻品种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较强,有利于延缓衰老,延长叶片的光合期,促进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热激处理对甘蓝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的种子进行了热激处理,在苗期测定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而不耐热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膜透性的增幅大于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8.
黄瓜不同品种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接种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4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4种酶在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抗白粉病生化标记--过氧化物酶pⅠ 6.1酶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现抗、感品种之间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Ⅰ6.1酶带(位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Ⅰ6.1)在拔节期至白粉病发生期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抗病品种中编码pⅠ6.1酶带的基因终生正常表达,该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而该基因的表达在感病品种拔节之后受到抑制,酶带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才回升,再度表现为一、二级酶带.为了探索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比较了119株抗病品种与感品种杂交F2代和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BC1代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IEF酶谱,证明感病品种成株的pⅠ6.1酶带活性下降是因另一隐性基因所至.  相似文献   

10.
转ipt-bar双价基因水稻植株抗衰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有ipt基因和bar基因的双价表达元件导入籼稻R527及粳稻EY105.对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RT-PCR鉴定及抗除草剂特性遗传分析,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株系.转基因植株对除草剂草胺磷表现出良好抗性,分蘖数增加,植株矮化,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转基因植株茎叶衰老延缓,植株抗冷性提高,并稳定遗传至T4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4个抗白粉病、23个感白粉病的冬小麦品种、品系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证明,由于对白粉病反应不同,在拔节至抽穗期,抗、感品种功能叶的过氧化物酶酶谱有明显差别,据此可以对田间大量育种材料进行早期预测,以防使用感病材料接种花药和进行杂交。用叶片同工酶鉴定抗病性,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可与育种试验同时进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个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接种霜霉病菌,在接种后4,8,12d分别测定叶片POD、SOD活性以及司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SV6059、赤霞珠的POD酶活性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梅鹿辄、夏夫拉尼、华北264、齐哈维里的酶活性呈递增趋势;除拉别长依、霞多丽外,其余品种的SOD活性在接种后4d高于对照,并且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赤霞珠、拉别长依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SV6059无明显变化规律。其余品种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接种后4,8,12d呈递增趋势;除霞多丽外,其余供试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4,8,12d呈递减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后的抗病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3.
黄瓜组织中几种酶活性与其对霜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对抗,感霜霉病两类黄瓜品种的萌动种子,子叶,不同叶痊直叶及定位叶片感染霜霉病菌后叶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酶(P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比感染品种萌动种子中的SOD活性高54.15%,PPO活性高62.14%;子叶中的SOD活性高35.51%,PPO活性高40.10%,POD活性高74.47%;不同叶位真叶内,除SOD活性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131..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烟草品种抗蚜机制,选用6个不同烟蚜抗性的烟草品种,采用盆栽试验接种蚜虫,研究烟蚜侵袭后第0、3、6、9 h烟草叶片茉莉酸(JA)、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到蚜虫为害后,叶片JA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烟蚜取食6 h后叶片JA含量达到峰值,且抗蚜品种JA增量大于感蚜品种。受到蚜虫为害后,抗蚜品种叶片NO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烟蚜取食3 h后NO含量达到峰值,感蚜品种烟蚜取食3 h后的NO含量与取食前差异不显著,但6 h和9 h后显著低于0 h。受到烟蚜侵袭9 h后,参试品种CAT活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烟蚜取食9 h后,抗蚜品种‘竖把老母鸡2113’的CAT活性增量最多,增幅最大。JA和NO含量以及CAT活性均可以作为烟草品种蚜虫抗性鉴定的生理指标,烟蚜取食5~6 h叶片茉莉酸含量的增幅可以用于鉴定烟草品种抗蚜性。  相似文献   

15.
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而感病品种接种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下降。这表明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的大小与大豆抗病性成正相关,可以作为大豆品种抗性鉴定的一个重要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蔗糖合成酶活性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运用框栽的方法,研究了大豆蔗糖合成酶(SS)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豆叶片SS分解方向的活性在幼嫩叶片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成熟叶片仅表现出有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合成方向的酶活性在不同品种间、不同叶位上未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SS分解方向的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合成方向的酶活性,说明在大豆叶片中SS主要起分解蔗糖的调节作用;SS活性与大豆叶片中的蔗糖含量间具有正相关性,其中绥农14和不结瘤大豆的幼嫩叶片中SS合成方向的酶活性与蔗糖含量间达到了显著水平(r值分别为0.765和0.732);不结瘤大豆成熟叶片的SS分解方向的酶活性与蔗糖含量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986)。  相似文献   

17.
栽培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选自我国六个粟生态区的72个粟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扫描数据.结果表明,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类别与生态类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东北、华北品种可归为一类,西藏和北部高原南片的品种可归为一类,北部高原北片的品种自成一类,而南方品种未形成统一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类型.另外,各区品种也都有特殊型.  相似文献   

18.
任云  刘静  李哲馨  李强 《作物杂志》2020,36(6):69-13
揭示不同品种玉米幼苗根系形态与物质积累对低铁(Fe)胁迫的响应,为玉米Fe营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32个玉米品种在正常Fe(100μmol/L)和低Fe(10μmol/L)条件下根系形态、物质积累特性和Fe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低Fe胁迫下,32个玉米品种的幼苗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单株干重、总根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株高、根尖数、可见叶、展叶、茎粗、单株Fe积累量、Fe吸收效率和叶片活性Fe含量均显著降低,根平均直径、根冠比和Fe生理效率显著增加,但品种间存在差异。通过低Fe效应值及2个Fe水平的聚类分析发现,同一Fe水平下,玉米幼苗各性状的综合表现存在品种差异,根据2个Fe水平综合表现筛选得到3个Fe高效品种正红2号、汉单999与荃玉9号和3个Fe低效品种川单455、川单189与成单30。低Fe胁迫下,Fe高效品种单株干物重、单株Fe积累量和Fe吸收效率的降幅与根冠比的增幅均低于Fe低效品种,而Fe生理效率的增幅高于Fe低效品种。综合分析表明,Fe高效品种对低Fe胁迫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且提高Fe生理效率是玉米幼苗适应低Fe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POX同工酶测定谷子(粟)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箱栽方法种植 12个抗病性不同的谷子品种 ,分析了芽苗过氧化物酶 (POX)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证明 ,对黑穗病免疫的品种接菌后POX活性平均提高 2 2 8%。越是易感病的品种接菌后POX活性提高得越多。感病品种平均提高 71 6 % ,高感品种平均提高 95 0 %。同工酶酶谱 ,免疫品种接菌后不变 ,越是易感病的品种接菌后酶谱变化越大。二维排序 ,免疫品种接菌与不接菌的两个点落在同一点上或附近 ,d值平均为 3 1。易感病品种的两点相去甚远 ,其中 ,感病品种平均d值 12 2 ;高感品种平均d值 13 2。采用芽苗POX同工酶测定谷子品种抗黑穗病性 ,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0.
甜菜蔗糖代谢两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甜菜品种蔗糖代谢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生理机制,以糖用甜菜(高糖)和饲用甜菜(丰产)为试验对象,测定了不同生育阶段叶片、叶柄和块根中的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果表明:叶片、叶柄和块根中存在蔗糖合成与降解过程,不同类型甜菜在生长期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存在差别,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块根中蔗糖的代谢强度高于叶片和叶柄,糖用甜菜两种酶活性高于饲用甜菜,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差异是品种特性,可用于甜菜的选种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