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2年10月起.祖代肉种鸡企业在生产过剩、“非典”和“禽流感”双重影响、出口受阻、饲料原料大幅涨价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下,经历了将近4年的市场低迷。很多人估计.2006年将会是肉鸡业打翻身仗的一年.但在沸沸扬扬的“五月神话”破灭之后.不断有人推出“七月回归”、“十月可期”等等不同的版本,主要依据的理论都是“高潮与低谷”交替规律.以供求关系的转化来做推断。以往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市场时刻在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肉鸡业的勃起无力?且看下面一组材料:  相似文献   

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着《农村·农业·农民》杂志B版《三农中国》第一期的序幕开启。沾染着满目喜庆的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全国重点市、县巡访.从2005年的第1期也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2004年的春天.从天之涯.到地之角.农民们在备战春耕的时候.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踏实。“一号文件”及随后出台的“一揽子”措施.犹如一股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广大农村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对于营造支农护农的良好氛围,尽快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开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局面.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005年的春天。“一号文件”已经实施一年了。一年来.“一号文件”正在广袤的大地上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生根发芽,延续着农民兄弟们高涨的劳动热情。“一号文件”实施一年来。农民朋友们到底收获了多少实惠?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一号文件”到底积累了什么宝贵的经验?诸多问题.都是我们关心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带着这些疑问,新年伊始.我刊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主线.盘点2004.瞻望2005.走近河南鹤壁.推出首期大型特别报道——《感受鹤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赵亮 《当代农业》2011,(1):22-22
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可江苏省灌云县四队镇的王寿平却反其道而行之.凭借娴熟的技术把“黄瓜女”嫁给了“南瓜郎”  相似文献   

4.
《农村百事通》2011,(11):44-45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小时候有个心愿就是拥有一个大的农场.种很多瓜果蔬菜.想吃什么有什么。”1984年出生的王剑是个外向的双子座。他说,在外闯荡了整整10年.当他自以为融入了城市生活时.他发现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声音在呼唤着他,“回到农村,将荒废的耕地利用起来.实现自己的农场梦。”  相似文献   

5.
《农村百事通》2011,(11):38-40
也许有人不相信世上还有这种人:一个已经下岗的普通工人.在10年时间里.以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精神.义无反顾资助了4000多名打工妹.以至于到现在仍有人怀疑他“另有企图”、“神经不正常”。他的这种“违反常态”的做法.到底是出于什么动机?这其中究竟有没有“不良企图”?为了彻底解开这个谜.  相似文献   

6.
农田里建气候观测站,用手机一扫就可获得田块的施肥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什么养什么……如今在江苏新沂市,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大数据思维”,实现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从粗放走向精准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黄诸 《当代农业》2011,(7):59-59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虽然在经受严寒之后.人们对春天带来的温暖无限向往,但“乍暖还寒”、时高时低的气温.让人老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刚脱掉秋裤.发现又降温了:重新穿上冬衣。却发现一整天阳光普照。“春捂”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我叫王永元,是赣县南塘镇岭脑村村民。这几年,我一直没有固定过种什么,种的规模也不大,然而我却是种什么,什么就赚钱,被大家称为“市场通”。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把握市场“温度计”。农村搞种养,最忌讳的就是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种什么、养什么一定要注意分析市场,尤其要瞅准市场冷门。前年我地冬瓜滞销,最低卖到2分钱一斤。我想第二年大家肯定不会再种冬瓜了。所以我反而趁机扩大规模,种了2亩地。事情果真像我想的那样,冬瓜价格上涨,达到0.3元/斤。这一年仅冬瓜一项,我的收入就达1.8万元,让村…  相似文献   

9.
储秀坊     
走进店里.才明白店主起名储秀坊的寓意:把最好的东西储存在这里。从流行的服装、首饰、包包、皮带到古色古香的瓷器、字画.大到浪漫温馨的家居用品.小到精致特色的手工制品……储秀坊里收纳着五花八门的“宝贝”.很少见可以把店开到这么随心所欲的.店主喜欢什么就会进什么来卖.来这里的顾客都会被这里各式宝贝激起淘宝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以蔬菜为代表的鲜活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经历了一波又一波“过山车”式的波动。“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逗你玩”、“火箭蛋”等媒体催生出来的新名词成为农产品市场现状的形象写照.“多收了三五斗”的悲剧再次重新上演.农产品生产在“蛛网循环”的经济怪圈中不能自拔。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30多年时间里,农产品卖难问题一直都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1.
《农村百事通》2011,(11):42-42
这次放假回家.我向同事请教.带什么回去好呢?同事们都笑着对我说:“你整个人一傻根儿,当然是带钱啦!还有什么比带钱更能让老爸老妈舒心的呢?或者你也可以像那句广告词说的一样.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然而.我还是专程去了一趟龙华.在“好日子”茶烟酒商行买了一盒两瓶装的中国劲酒。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坚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10):115-117,139
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犹如一部大百科全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教育.培养他们“我能够利用什么”、“我可以利用什么”、“我应该利用什么”的毒识;通过成立信息素养教育教研室、专业课教师结合无教材教学的模式、建设信息素养教育网站、建立网络资源链接等措施,最终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公司里举办专卖店营业员培训.日本老师举起一只我们生产的卡通布包。问:“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江苏省丰县经济开发区凤城镇的田间地头和养殖场看到.拿惯了锄把子的“田把式”农民.正在进行春耕生产.有而些人拿着笔本记录着技术要点什么的,一了解内情的人告诉说“这是农民在为春耕生产记录种养档案,”更时兴的是有人把别人种养内容和过程记录的详详细细.自己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样的人独具一双“市场眼”、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讲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生的故事。“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样子? 大连市退休老人金锋依据文献资料.花费3年时间造成了一个现代的木牛流马.它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的木箱.也就是“牛”的肚子.里面有两个可以承载重物用的“囊”. 主体前方安有一个弯曲的牛头.  相似文献   

16.
林惠国 《福建农业》2005,(12):15-15
龙海市2003年从北京京研益农种苗技术中心引避西葫芦忧良品种“京葫一号”进行试种、示范,表现丰产、稳产、早熟、抗逆性强等特点,比对照“新早青一代”亩增产850公斤.增长30%:2004年春季地膜覆盖栽培.“京葫一号”比对照“新早青一代”卣增产1050公斤.增长35%。目前,“京葫一号”酉葫芦已成为我市的当家品种之一,种植面积正在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开始,湖北省将投入1.4亿元,从农村本地青年中选拔1.86万人,接受“全免费”的大专学历教育,到2010年可实现“一村一名不走的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8.
一、品种简介泡桐生长十分迅速.一般7-8年即可成材。民间有“一年一根杆.两年像把伞,五年可锯板”之说.在江西宜推广乡土树种“白花泡桐”.“桐优1”、“桐优2”和“桐优3”也已通过了江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可在江西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吃——傻婆婆烤面筋捷报频传:沧州火了、太原火了、保定火了、长沙火了……仅一年的时间就风靡大江南北.遍及到全国70多个城市,就连中缅边境的云南保山也火了。只有亲眼目睹了围观购买的场面.才知道什么是“火暴生意”。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看起来并不起膜的小吃——傻婆婆烤面筋捷报频传:沧州火了、太原火了、保定火了、长沙火了……仅一年的时间就风靡大江南北.遍及到全国70多个城市.就连中缅边境的云南保山也火了。只有亲眼日睹了围观购买的场面.才知道什么是“火暴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