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蛙类养殖发展迅速,群众的养殖兴趣浓厚,但对其中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致使部分养殖者蒙受损失。现就本人所知,谈些看法,仅供参考。蛙类种类繁多,林蛙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北部、前苏联的乌苏里江地区及中国的东北三省。北美有美国青蛙,古巴有古巴牛蛙(二者为食用蛙,不能药用,体重可达1~1.5公斤)。林蛙大体分为四种:即日本林蛙、昭觉林蛙、黑龙江林蛙和中国林蛙。目前我国主要发展的人工养殖蛙类有:适宜东北地区的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石林蛙;适宜南方地区发展的古巴牛蛙、美国青蛙及当地野生的棘胸蛙等,基本形…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世界上唯一集药用、滋补保健和食用于一体的名贵经济蛙种。其雌蛙输卵管干燥品是名贵的中药材。林蛙油、田鸡油 ,也称哈士蟆油 ,食用被誉为山珍 ,药用被古今医家视为宝。因而中国林蛙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享有盛誉 ,价格昂贵 ,一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1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中国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俗称哈士蟆、红肚田鸡、黄蛤蟆或油蛤蟆 ,医药界称田鸡。雄蛙体长 43~ 72mm ,雌蛙体长 43~ 81mm ,大的可达 90mm。外形似青蛙 ,头长和头宽约相等 ,吻端钝圆 ,略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甘肃中西部地区中国林蛙的秋季种群结构及生长率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生长率在三地区间差别不明显,蝌蚪期营养状态决定了变态幼蛙体型,也影响成蛙的体型大小,甘肃中西部大部分中国林蛙种群衰退之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集约化养殖方法。全人工养殖林蛙使林蛙生产走向高密度、集约化、快速化、科学化的道路,提高了林蛙的回收率,稳定了林蛙的收成;扩大了林蛙饲养区域,在庭院、平原地区都可以用全人工方式养殖中国林蛙。  相似文献   

5.
1现状林蛙俗称哈什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是同时具有食用和药用的珍贵蛙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蛙群质量明显下降。为保护野生资源,确保林蛙产业的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甘肃中西部地区中国林蛙的秋季种群结构及生长率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林蛙生长率在三地区间差别不明显,蝌蚪期营养状态决定了变态幼蛙的体型,也影响成蛙的体型大小。甘肃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中国林蛙种群衰退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林蛙别名雪哈,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2年达到性成熟,3年以上可做种蛙。尚志市地处张广才岭,森林茂密,溪流交错,自古就是林蛙分布和活动的地区,近些年开展了封沟人工养殖林蛙,并取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蛙类 ,本研究对中国林蛙产卵前后某些生理生化常值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林蛙血液葡萄糖、血清蛋白质及血红蛋白含量在排卵前后呈现规律性变化。这一分析对此期间的林蛙的饲养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是长白山中国林蛙主要产区,所产的林蛙以产油量高、蛙油价值佳而享誉国内外,因而在国内外具广泛的市场。近年来在吉林省及各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关注下,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以林蛙养殖、蛙油等产品开发、加工为主的林蛙产业在吉林省迅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蛙类,以产蛙油而著称,蛙油含有18种氨基酸、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和激素等,能润肺益肝,清神明目,滋阳生津,补肾健胃,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滋补品。随着林蛙生产的迅猛发展,生产中发现林蛙在越冬期大量死亡,为确保林蛙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林蛙休眠期体内能量物质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林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野生动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1])。随着中国林蛙室外封闭式养殖技术的研究深入,大规模林蛙越冬的方式是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有些地区采取人工窖式越冬的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此种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窖内空间,对生产者来说,这无疑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人工立体式地窖越冬的试验,并在试验中设置了4种不  相似文献   

12.
抗菌蛋白蛙皮抗菌肽,是两栖类动物中存在的天然免疫物质,在蛙类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性。我们用提取中国林蛙皮肤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得到DNA片段,并与GenBank上登陆的其他蛙类的皮肤抗菌肽序列进行比较,发现此序列是一个新的蛙皮肤抗菌肽序列。PCR产物与pMD18-T连接,得到阳性重组体pMD18-RTCD。将阳性重组体进行测序,分析蛙皮素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它属于蛙皮抗菌肽家族。此外,中国林蛙抗菌肽氨基酸序列包含C-末端残基,同时具有两栖类动物抗菌肽的特征。这些信息对将来研究两栖类动物的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我国林蛙抗菌肽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林蛙生产用种都是野生林蛙,广大蛙农为了发展林蛙生产,除了利用本地野生林蛙做种蛙外,还从外地购买种蛙或蛙卵,蛙农引种主要是在本乡本县就近引种,个别的也有出省到外地引种的,引种的目的主要是调剂种蛙的不足。但是,我们必须提醒一下,中国林蛙是栖于山溪附近阴湿的山坡树丛中,  相似文献   

14.
范秀娟 《野生动物》2006,27(3):14-15
中国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蟆、田鸡,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体态匀称,头部扁宽,呈三角形。皮肤较光滑,背部及体侧有小疣粒,背部、体侧及四肢为土灰褐色,冬眠期及产卵期体色为黑褐色,夹杂黑斑,背部有明显的“A”形黑斑,四肢背侧有明显的黑横纹。前肢粗短,四趾,后肢发达,五趾。成蛙的体长在8~13厘米,最大者达13~14厘米。体重在30~50克之间,大者可达70~80克。与雌蛙相比,雄蛙的个体较小。雌雄林蛙背部和四肢的体色基本相似,腹部颜色有明显区别,雌蛙腹部黄色,多带有淡红色斑纹,雄性腹部白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蛙种,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林蛙资源的开发仅局限于中国林蛙油,而对中国林蛙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文章对中国林蛙卵的营养价值、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蛙种,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就多年研究及见闻所及,就东北地区一池多用的中国林蛙养殖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林蛙养殖越来越多。在圈养林蛙的过程中,很多养蛙户因林蛙患病死亡,特别是夏季饲养期死亡率高而损失很大,a影响其经济效益。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总结了林蛙疾病防治的一些有效措施,现整理如下,供养蛙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蛙是蛙类中重要的经济蛙种.而长白山的中国林蛙又是中国林蛙中最为优良的品种。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是最早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同工酶,在一般情况下.血清中的LDH含量很低,当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发生损伤时.细胞内的LDH被释放出来.并进人到血浆中。此时测定血清中的LDH的电泳图谱以及酶的活性的增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是长白山中国林蛙主要产区,所产的林蛙以产油量高、蛙油价值佳而享誉国内外,因而在国内外具广泛的市场。近年来在吉林省及各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关注下,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以林蛙养殖、蛙油等产品开发、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中国林蛙肉质细嫩鲜美,具有相当高的食用价值,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林蛙油为雌蛙输卵管干制品,有软黄金美称,其作用广泛,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虚劳咳嗽,精力亏损,神经衰弱等症,有补虚、壮阳、健体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