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滇南地区的蒙自、普洱、新平等地共采集6群野生小蜜蜂,大理弥渡1群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测定40个形态指标。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普洱的小蜜蜂个体最小,单独一个分支,而蒙自、新平、弥渡的聚在一起,为另一个分支。通过系统研究滇南地区小蜜蜂的形态区系分类,以期为该地区的小蜜蜂种类的资源状况、起源、分化、系统发育的探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省怒江福贡县和西双版纳勐腊分别采集了大蜜蜂和黑色大蜜蜂的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得出了云南地区的黑色大蜜蜂与大蜜蜂的形态学数据。结果发现:有27个形态特征指标差异性显著,更进一步证实云南西、南部的黑色大蜜蜂与大蜜蜂是独立的一个种。  相似文献   

3.
小蜜蜂和中华蜜蜂的个体大小有所差异,但它们在遭遇危险后都会发出语音报警信号。蜜蜂语音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代表危险的水平。本研究先比较小蜜蜂和中华蜜蜂的体重差异,再用凹纹胡蜂攻击采集点的采集蜂,并记录它们回巢后的行为和语音报警信号,比较分析小蜜蜂和中华蜜蜂的语音报警信号的差异。结果表明,小蜜蜂的体重明显较轻,而且语音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明显比中华蜜蜂语音报警信号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更短、更低。  相似文献   

4.
这种小蜜蜂又叫"苍蝇蜂",是因为它的工蜂与寄生在狗身上的"狗苍蝇"极为相似而得名. 这种小蜜蜂的蜂群由1只蜂王,5 000~8 000只工蜂和100~200只雄蜂组成.工蜂个体很小,身长9.85 mm,胸围6.28mm,吻长3.25 mm,翅展16.51mm,触角长2.01 mm,大翅面积8.75 mm2.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选取"蜂强1号"意蜂33群,福州本地意蜂30群,每群分别测定10只工蜂的形态指标(吻长、前翅长、前翅宽等34个形态指标),同时分别测定两个意蜂蜂种的11个蜂群(每个蜂群抽取5~6只)刚出房工蜂的初生重。实验结果表明:两个意蜂蜂种34个形态指标中,19个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5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刚出房工蜂初生重差异极其显著(P0.01);两个蜂种的工蜂吻长、前翅面积、3+4背板长等重要形态指标差异极其显著(P0.01),且"蜂强1号"意蜂大于福州本地意蜂。这些结果表明"蜂强1号"意蜂的采集力可能大于福州本地意蜂。  相似文献   

6.
小蜜蜂和糖尿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小蜜蜂对治疗顽疾糖尿病却能帮上大忙。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主要“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资料表明,世界糖尿病患者超过1-3亿,我国有2000万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达1-5%,并且每年以75万人的速度增加。世界上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表面上血糖尿糖正常,但没有改变机体的无氧状态,疾病仍在潜在性发展,况且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大,疗程漫长,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7.
从四川省的7个县共采集了29群东方蜜蜂的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特征.对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主要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四川省7个县的东方蜜蜂分为2个类群,位于四川盆地的东方蜜蜂为一个类群,位于川西高原的东方蜜蜂为另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8.
从广东、广西和云南采集了共32群东方蜜蜂,其中广东、广西各采集了9群,云南采集了14群,每群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测定,共分析测定了38个指标.将测定得到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将广东、广西与云南的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东方蜜蜂在体型上比广东和广西的大.另外,这3个地区的东方蜜蜂分成了2个地理类群,云南的为一个地理类群,广东和广西为另一个地理类群.  相似文献   

9.
小蜜蜂,又名小挂蜂、小草蜂、小蒿蜂。它的分布地区广,数量多,能为多种农作物和野生植物及一些药用植物传授花粉。其蜜味美,可做药用,是我省的宝贵资源之一。有关小蜜蜂的研究文献,迄今国内未见专题报道。为了探讨小蜜蜂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等,为今后驯化利用小蜜蜂提供科学依据,我所组织蜂类资源考察组,分赴大理、临沧、思茅等地州的八个县,对小蜜蜂进行野外考察,采回标本进行室内测定。计划将考察和测定结果予以分期报道,供进一步研究小蜜蜂参考。现将小蜜蜂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形态测定等三个部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海东方蜜蜂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张祖芸  谭垦 《蜜蜂杂志》2008,28(12):5-6
从青海省民和县共采集了5群东方蜜蜂的标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工蜂,每只工蜂总共有38个测定的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并采用计算机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该地区东方蜜蜂的形态学数据.结果发现:青海省民和县的东方蜜蜂单独分为一个类群.青海东方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其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甘肃2个不同样点的4群东方蜜蜂发现,甘肃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背板3,4、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这些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长白山3个不同样点的3群东方蜜蜂,每群13~21只工蜂,每只蜜蜂共38个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并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长白山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较大,体色深,背板3,4、小盾片的色素度较深。长白山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东方蜜蜂形态特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定山东阳谷、海阳和栖霞三地区18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共41项指标,所测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海阳和阳谷三地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分别提出了4个特征因子,栖霞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提出了3个特征因子。与其它地区的东方蜜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示山东阳谷东方蜜蜂与北京房山地区东方蜜蜂遗传学距离较近,海阳和栖霞两地东方蜜蜂遗传距离较近,而山东东方蜜蜂与其它国家或地区东方蜜蜂遗传距离较远,为我国东方蜜蜂的分类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工添加中华蜜蜂王浆技术来培育"江山2号"与法国意蜂的杂交蜂王,并测定"江山2号"、法国意蜂、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和子四代工蜂的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第三腹节背板长度、肘脉指数、翅钩数6个外部形态指标。采用StatView分析软件中ANOV Aandt-test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且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上述5个形态指标均小于亲本"江山2号"和法国意蜂,差异显著(P0.05),也显著大于中华蜜蜂;营养杂交子四代工蜂的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大于"江山2号"、法国意蜂和中蜂,差异显著(P0.05)。营养杂交子代工蜂随培育代数的增加在吻长、右前翅长度、右前翅宽度、右后翅翅钩数和肘脉指数均有向中蜂性状靠拢的趋势。子四代工蜂在吻长、右前翅宽度和肘脉指数指标上与前三代间差异显著;子四代工蜂在第三腹节背板长指标上显著高于前三代。  相似文献   

15.
陇南东方蜜蜂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测定甘肃陇南地区的岷县、临潭县,甘肃陇东地区的天水、四川西北部阿坝州的九寨沟8个不同样点的1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测定的性状特征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并就这些数据进行ANOVA比较,发现:甘肃陇南地区的蜜蜂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比较特别:蜜蜂个体最大、体色最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在目前收集的东方蜜蜂数据库里均为最大值,与天水、四川九寨沟的东方蜜蜂有很明显的差异(P<0.005);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很深,与周边省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初步结论是陇南地区的东方蜜蜂应属于一个新的类群或亚种.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大蜜蜂的分布、筑巢习性、迁飞习性、蜂巢结构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中国不同地区大蜜蜂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自噬相关基因Atg12(autophagy-related 12 gene)在中华蜜蜂(中蜂)、意大利蜜蜂(意蜂)中的表达差异,为探讨中蜂抗螨分子机理提供参考。参照GenBank中东方蜜蜂Atg12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7048509.1)设计引物,扩增中、意蜂头部组织Atg12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原核表达及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中、意蜂头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扩增出大小为450 bp的目的片段,并表达出大小约42 ku重组蛋白;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在Atg12基因进化过程中,中蜂(Apis cerana cerana)、意蜂(Apis mellifera)、大蜜蜂(Apis dorsata)和小蜜蜂(Apis florea)亲缘关系较近;重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共含有6个多肽结合位点、6个β-折叠和4个α-螺旋,分子质量约为16.13 ku,等电点为6.7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tg12基因在中蜂头部组织中表达极显著高于意蜂(P<0.01)。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Atg12基因在中蜂抗螨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方蜜蜂抗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群没有受大蜂螨感染,群势不同的东方蜜蜂蜂群,分别引入受大蜂螨感染的雄蜂幼虫脾,和工蜂幼虫脾,在蜂群底部放入收集蜂集废屑的纸板,以后每隔24小时,检查蜂群底部的落螨数;先2脾未受蜂螨感染的东方蜜蜂为幼虫脾放入受大蜂螨感染的西方蜜蜂蜂群里,让其受大蜂螨感染,72小时后还回原蜂群,工蜂为其清理蜂螨,结果表明: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螨性,5-6天后,基本上可以清出,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或东方蜜蜂幼虫脾上的所有蜂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