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两优3773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52S×R173杂交配制而成,属中籼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09)。2008年上杭县晚季试种,表现丰产性好。2010年晚季在福建省现代农业(优质稻)产业体系建设项目示范区——庐丰乡中坊村建立33.3hm^2两优3773丰产示范片.2010年10月29日通过市县专家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667.66kg.米质达到部颁二等优质稻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2.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用培矮64S与9311配组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武夷山市种子管理站2000年引进试种示范,2000~2002年在武夷山市作中,晚稻多点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抗倒伏等多项优点,2003年大面积推广,深得农民的喜爱。现将示范推广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较好地将产量与优质结合在一起,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43),2008年通过福建(闽审稻2008024)和云南[滇特(红河)审稻2008008]省品种审定,笔者于2004年将该品种引进罗源试种,先后连续4a在罗源的起步、松山、白塔、西兰、洪洋等乡镇试验,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Ⅱ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科院用Ⅱ-32A作母本,用航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武夷山市2a来作中稻和再生稻种植中,表现米质较好,丰产稳产,熟期适中,穗大粒多,综合抗性较强,适宜种植区域广,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7.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Ⅱ-32A×福恢936选育而成的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进一步发挥Ⅱ优936的高产优势,探索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2005年邵武市农技推广中心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在洪墩镇尚读村示范种植超级稻组合“Ⅱ优936”8.33hm2,2005年9月10日福建省农科院组织省农业厅、省农林大学、省科技厅、南平市农科所等有关专家对“Ⅱ优936”进行实割验收,平均产量达10.97 t/hm2,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Ⅱ优936的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Ⅱ优936分蘖力中等,平均每丛… 相似文献
8.
优质稻两优3773在上杭县通过3 a示范,大田表现丰产性好、株型适中、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成穗率高、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在烟后稻栽培上主抓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9.
<正>天优3301系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所用自育的强优恢复系闽恢3301与野败型优质不育系天丰A配组而成的中晚籼三系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23)。2008、2009年在尤溪县城关镇新洋、星明、腾阳等村大面积示范,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现将该组合在尤溪县作再生稻种植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特优716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龙特甫A×南恢716”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在国家863计划海南研发基地进行的全国水稻新品种大区展示中,试验产量达740 kg/667m2,比对照1培杂双七增产35·8%,比对照2Ⅱ优128增产28·5%,单产居参试的158个水稻组合第 相似文献
12.
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用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超级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武夷山市种子站于2002年引进该组合在星村镇黄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再生稻栽培示范面积从2002年的0.24hm2发展到2005年的193hm2,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市南片的星村镇,其他乡镇也有零星栽培.其中2004年示范面积为40.9hm2,两季平均产量达915.3kg/667m2,最高产量高达1 012.7kg/667m2.现将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市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的杂交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审定。2005—2007年永安市种子管理站引进示范种植。示范面积达67hm^2。在示范生产中,该组合表现株叶形态好、全生育期比汕优63迟3—5d,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丰产稳产,病虫害轻,适应性广。深受广大示范户好评,是永安市中稻超级稻的主推组合。 相似文献
14.
Ⅱ优851系南平市农科所培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晚籼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7030).2005年武夷山市兴田镇农技站引进试种,表现生育期理想、产量高、丰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较抗稻瘟病、米质较优、植株整齐、熟期转色好等特点,现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谷优513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谷丰A"与恢复系"福恢5138"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20). 相似文献
16.
特优航2号在泉州市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太空搭载诱变育成的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26).2006年引进泉州市永春、德化等地试种,表现出增产潜力高、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特点.为了进一步发挥特优航2号的高产优势,探索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2007、2008年在南安县省新镇、东田镇、东平镇,永春县锦斗镇、蓬壶镇,德化县水口镇、浔中镇等地试验示范,均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较好,深受农户欢迎.现将特优航2号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688在建瓯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8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SE21S与南恢68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09007).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7.8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7年省区试续试,平均产量470.12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生产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 hm.,平均实割产量为573.10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5%,表现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现将其在建瓯市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