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Z1)
<正> 1992年下半年我院又有三项科研成果通过了鉴定,即“低盐鱼水解粉的研究”、“轮虫养殖技术开发”、“渔港斜坡式防波堤”规范条文编制。 “低盐鱼水解粉的研究”是针对国外近年来出现了氨肽肉或氨基酸鱼粉等新产品,饲养效果优于传统鱼粉而开发的新产品。养殖系崔铁军老师于1989年承担了农业部低盐鱼水解粉的研究(小试)任务,1989年又承担了该项目的中间试验,经过四年的工作,9月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5)
我校控释肥料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 0 0 3年 8月 2 5日 ,由资源与环境学院曹一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包膜控释肥料的研制与评价体系”成果通过农业部组织专家的鉴定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研制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效控释肥料 ,其产品不仅符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缓 /控释肥料专业工作组所提出的相关技术标准 ,而且成本低廉。施用该肥料可提高氮肥利用率至少 10~ 15个百分点。课题组研究创建了与国际接轨的、简单科学的肥料缓释性能测试方法与相应的评判标准 ,创建了土壤、植物营养调控理论与现代肥料工程技术交叉、紧密结合的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通过验收2007年9月11日由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教授参与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并被评为特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列为“十五”重大项目,旨在针对农业生产中氮肥利用率低、损失率高、对环境压力大这一世界性问题,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压力大的实际国情,研究解决一种氮素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7.
8.
9.
11.
12.
13.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3)
“间套作根系相互作用及其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研究”成果通过鉴定该项目由我校李隆教授和张福锁教授完成,2005年3月11日通过北京市科委鉴定,认为该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针对我国间套作复合种植体系,进行了根系相互作用及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理的系统研究。取得的创新成果有:1)豆与玉米间作产量优势主要取决于地下部根系的良好分布及营养高效利用的共同作用;2)套作系统中豆科作物较强的根际酸化能力及其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了非豆科作物对磷的吸收,两作物在根系空间分布上有互补作用,这是间套作作物群体磷高效的主要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6)
我校“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2006年10月29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了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贺争鸣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的检查和验收。该实验室由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实验室)、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实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5)
我校“棉花转基因抗黄萎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校植物病理系齐俊生博士在导师李怀方、马存教授的指导下,经过10年艰苦努力,从海岛棉中分离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黄萎病基因At7。通过转基因研究,培育出了高抗黄萎病的丰产新品系。2006年8月26日,“棉花转基因抗黄萎病研究成果现场观摩会”在山东省惠民县举行。与会专家、领导对这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利用生物技术从海岛棉中克隆抗病基因导入陆地棉选育高抗黄萎病的棉花株系,是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重大突破,这一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预示着“棉花癌症”———黄萎病———有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1)
“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通过课题验收和成果鉴定20 0 3年10月,工学院李洪文教授主持完成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通过了由农业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和科技成果鉴定。为了解决一年两熟地区收获玉米后免耕播种小麦这一国际难题,本课题研制了新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浅旋免耕播种机和玉米秸秆带状切碎灭茬机三种机型。其两种免耕播种机是国际上仅有的能在玉米直立秸秆覆盖状态下不经任何处理而直接免耕播种小麦的机具。鉴定委员会认为,课题研究成果整体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