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从1984年中央确定农村土地承包期一定15年不变的政策(称之为第一轮土地承包)到1993年中央明确在原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称之为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到2002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始终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贯穿  相似文献   

2.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从1984年中央确定“农村土地承包期一定15年不变”的政策(称之为第一轮土地承包)到1993年中央明确“在原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称之为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到2002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相似文献   

3.
正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就是在总结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农村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从法律角度说,土地经营权应被界定为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的新的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上设立的用益物权,在这一权能基础上可以再分离权利,设立新的用益物权。但这并不是将农村土地承包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中共山东省六届十二次全委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土地承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我省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规定,切实做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工作。承包合同已经到期的,要在1999年春播前把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相似文献   

5.
30年前,中国农村的第一次改革由土地制度改革破题,实现了土地的由"合"到"分";30年后,农村改革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土地由"分"到"合"已是大势所趋,而地方对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且模式日渐增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这些个人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农村第一轮土地承包从1983~1997年,承包期为15年;第二轮是1997~2027年,承包期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延长30年;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即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期将由2027年延长至2057年。土地承包延长30年,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最早是1995年提出的,国发〔1995〕7号《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相似文献   

8.
徐云奎 《新农村》2007,(11):7-7
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嘉兴市秀洲区农村土地承包状况总体是好的,通过这几年的完善,解决了许多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但是,局部性存在的“疑难杂症”还很突出,有的甚至十分严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解决。1.秀洲区农村土地承包现状秀洲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自1998年初开始到1998年底完成。承包期自1999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止,承包期30年。二轮承包工作总的要求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大稳定,小调整”。秀洲区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承包人对起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处分的权利.根据9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以此稳定土地与农民的关系.农业部课题组早在2008年就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永久制承包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一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承包人对起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处分的权利.根据9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以此稳定土地与农民的关系.农业部课题组早在2008年就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永久制承包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一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9月9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厅了解到,河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农民承包土地将有"身份证"。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发〔2013〕1号文件指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12.
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土地流转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基本权力,也是农民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和掌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律发展走势,对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农村经济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柳河县农村土地流转从1998年开始就初露端倪,截止到2003年,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近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5.7%,涉及的流转农户为5446户。流转规模不大,但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土地权属变化关系上看,当前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五种:1、转…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13,(11):53
农民意愿,流转期限不能超过土地承包剩余期限,即如果此地是1997年开展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工作,根据二轮承包期间30年要求,则到2027年承包剩余期间只有14年,你所说的20年流转合同显然不符合现行政策。  相似文献   

14.
韩乐悟 《北京农业》2012,(10):10-11
正据农业部1月30日发布的2012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明确要求2012年进一步贯彻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进土地承包仲裁体系建设。具体要求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去20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后土地制度的又一次创新,是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鉴于其重要性,本文从甘肃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就是借款人把合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含地下)附着物作为抵押物,向贷款人申请贷款的融资活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涉及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权是一种"成员权"、"资格权"和财产权,是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某块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经营权是由承包权派生出来的另一种民事权利,主要表现为农户经营承包地所获得的预期收益。以土地承包权作抵押,一旦出现风险,农民可能会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9,(1)
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核发土地承包权证的工作不仅是向农户发放承包权证的事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一次深刻的党的基本路线再教育,是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再落实。认真做好这件工作,将为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是  相似文献   

19.
"三农"一直是国家关心的民生问题,尤其涉及到农民土地,更是各级政府首先要解决好的大事。本文简要说明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意义,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难点,阐述了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出台了第一部专门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法律《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刘坚,请他回答一些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问题。问:刘部长,请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土地承包法》的内容很丰富,一共5章65条,应该说每一条都有它特殊的意义,但是核心的部分就是赋予农民长期的、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朋友最关心的一定是承包期限了。《土地承包法》第2章第20条这次有了明确规定:耕地承包期:30年;草地承包期:35~50年;林地承包期:30~70年。也许您家在《土地承包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