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植物园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是向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介绍了赤峰植物园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重点对其生态休闲和科普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赤峰森林城市建设对进一步挖掘植物园功能潜力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人文条件,重点阐述其植物景观资源,最后介绍了辰山植物园建设。    相似文献   

3.
无锡专类植物园的营造始于上世纪初建成的梅园,迄今已近百年,在改革开放后又开始进行多种专类植物物园的建设,在建设中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手法灵活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先后重点建成了杜鹃花,盆景、兰花、樱花、花菖蒲等风格各彩。同时,向东又新增了中日梅文化园、小金谷、古梅奇石圃、花溪.现代温室、欧风花园等一批新内容,目前梅园已成为中国梅花无锡研究中心,现保存了梅花品种350个,已有银红、无锡单杏、银红台阁等18个品种被国际梅花品种登录机构登录山坡、沟、洼整理创作山水地形,恰当点缀亭廊.堂榭等传统建筑,以杜鹃花为绿化主体.形成涧谷回廊,花石相依,既展示多姿多彩异的专类植物园。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安徽黄山学院行知园(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分析高校绿化建设的原则,介绍如何发挥校园绿化多方面功能,以期给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飞蛾槭通过10余年的引种驯化、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等试验,结果表明,飞蛾槭从原产地秦岭南坡北亚热带引种到暖温带的宝鸡植物园是成功的,作为优良的观赏树种可在陕西关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由晚清张謇(1853-1926)办的南通博物苑,将公共植物园与公共博物馆合二为一。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着力探索具有保护自然生态,传承历史文化,重塑博物第一苑景观等多方效益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植树三问     
原因:松树属于针叶树种;它是半喜阴且喜欢群生的植物。在沈阳东部山区如苏家屯区、东陵区、新城子区、棋盘山旅游开发区和植物园等成片栽植,生态环境适宜松树生长,山丘坡度一般在12°以上而且多为半日照。    相似文献   

8.
选取位于哈尔滨市马家沟河边的东北林业大学试验林场(开放森林区域)和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开放和未开放森林区域)中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作研究对象,以城市广场(无林区域)为对照,观测不同区域水平方向上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规律。观察表明,水岸水曲柳和樟子松人工林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并且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人为活动降低了水岸人工林的降温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宝鸡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充分发挥秦岭地域与资源优势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秦岭植物引种与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宝鸡植物园自1986年建园以来,通过各种方式引进秦岭野生观赏植物235种,绝大部分适应性表现良好。在引种的同时还建立了引种试验苗圃、秦岭植物栽培区,并对七叶树、白玉兰、亮叶忍冬、紫株、猬实等30余个树种进行了适应性观察、繁殖试验与优良苗木的产业化繁殖推广研究,为宝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包头市昆区园林绿地服务半径为500m时,缓冲区人口密度为47.5m2/人,服务盲区人口密度为18.7m2/人;服务半径为2000m时,缓冲区人口密度为46.9 m2/人,服务盲区面积人口密度为12.5 m2/人。昆区园林绿地以500m服务半径分析得出的服务盲区高达1/3,以2000m的服务半径分析得出的服务盲区为17%,说明服务盲区所占比例较高。昆区可作为中心防灾的公园只有植物园一处,作为固定避难的公园,只有3处,还远达不到防灾要求,今后应加大一些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植物园功能建设角度,论述了植物园对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促进区域植物多样性以及进行植物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主要以呼和浩特树木园所进行的植物园建设为例阐述植物园与植物种质资源稳定、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杜仲在北方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原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通过驯化栽培在北方也有很强的适应性。通过分析杜仲的生物学特性、优良性能及在医疗保健、园林绿化、木材加工、工业原料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在北方营造杜仲林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芳香疗法的定义、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芳香疗法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舒适、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在防病疗疾、优化环境以及精神方面均有独特的功效。提出了“芳香植物专类园”、“夜花园”、“盲人植物园”、“保健绿地”等园林绿地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黄旭波 《广东园林》2006,28(1):21-22
广州园是广州市政府应福冈市政府的邀请,在爱蓝岛城中央公园国际交流庭园展区中展览的岭南园林庭园。占地350m2。运用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岭南民居、山池树石、诗文点染相结合,营造出“小中见大”、景观丰富的庭园,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森林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当前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是森林旅游业的主要载体。20多年来,森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了当前在森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多头多级管理、超载开发、利益分配失衡、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分析了今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森林旅游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森林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当前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是森林旅游业的主要载体.20多年来,森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了当前在森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多头多级管理、超载开发、利益分配失衡、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分析了今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别是两型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化,植物园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本文从植物园的定义、分类及分区,植物园的产生、发展和任务及作用与地位等几个方面浅论植物园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旨在引导、呼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视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莫少敏 《广东园林》2006,28(1):30-31
通过建设和分析粤华苑,使岭南园林文化传播世界,使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园,更了解岭南园林的传统庭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沿海地区具有经济发达、生产技术先进等优势,该地区拥有竹类植物25属250多种,约占全国的一半。竹林面积约170万hm~2,占全国竹林面积(334万hm~2)的50.9%。从中亚热带往北是散生竹分布区,其中毛竹约有120万hm~2,从南亚热带往南,以撑篙竹、粉单竹、青皮竹、麻竹、绿竹、吊丝竹等丛生竹较普遍,约有29万hm~2。当前开发的项目有:造纸、人造板、竹笋制品;竹制品和竹建筑;竹饮料;观赏竹种等。发展沿海地区竹业经济应注重保护和发展现有资源,提高其利用率,还须加强横向联系和合理布局竹业加工厂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园林机械行业发展的回顾,结合我国经济及对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资金的持续增长等形势,论述了园林机械需求及其未来5年我国园林机械市场的容量。预计我国对园林机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