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游 《分子植物育种》2010,8(2):392-392
<正>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有可能结束黄金稻研究。此委员会从属于联邦农业部,它写信给先正达公司(一个农商公司)和人道主义委员会,请他们允许它不受限制在印度做相关研究。先正达公司的一个小组有望在下个月抵达印度,讨论这个议题。如果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被允许它寻求的自由,那么稻米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国文小组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吴年强小组及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黄青小组合作,在银纳米棒簇有序阵列构筑及基于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检测水中农药残留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卷首插画论文发表在《先进材料》(Adv.Mater.2016,28,4871-4876)上。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在宁夏原州区对从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引进的10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可作为固原市旱地冬小麦搭配品种示范种植。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及育种单位太13606(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中麦1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衡6654(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静冬0441(甘肃省静宁县种子管理站),陇育0456(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陇鉴0457(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定鉴5号(定西市旱作农业科院研推广中心),长8744(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太7209(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宝39(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长6878(对照)(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刘全义 《棉花学报》2000,12(3):131-131
印度农业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利用Bt的CRYIAB基因育成抗棉铃虫品种LRK516,已通过室内试验,正在申请进行田间试验。同时,研究人员还在申请欧洲和美国专利。统计表明,棉花用药量占(印度)全国农药总量的50%,同时,虫害也常常影响其他主要作物的产量。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最近已启动针对棉花、水稻及木豆主要破坏性害虫的基因工程计划,该计划是世界银行资助的印度农业技术项目之一,这些项目旨在用生物技术培育高产、抗虫品种,既降低农药用量,又对环境无害印度育成抗虫棉@刘全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nternational Board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成立于1974年,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所属的13个农业研究中心之一,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科学机构。它以组织和协调国际遗传资源中心的协作网为已任;以促进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整理、利用,提高世界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近年来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植物种质资源的考察、繁殖、鉴定、保  相似文献   

6.
印度的月季     
印度的月季业比较发达。大多数印度人都喜爱月季,不仅在城市,甚至在一些农村也普遍种植。许多地方有月季协会,经常举办月季展览。同时,还有全国性的月季联合会,每年举办一二次大型月季展览会,并出版年刊《月季世界》。一些月季研究所也较多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国家农业科学院月季研究所”。此外,印度还有一些颇具规模的月季种植园,可以济身于世界著名月季种植园(公司)之列。其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超级稻计划的实施与推进,水稻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倒伏问题日趋严重",增产不增收"阻碍了水稻增产和农业增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离子束植物遗传研究室研究员吴跃进课题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课题组合作,在水稻抗倒伏基因sdt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于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PLOS ONE)上发表。研究围绕离子束辐照获得的水稻显  相似文献   

8.
木豆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龙  关建平  宗绪晓 《作物学报》2007,33(5):790-798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木豆野生种(Cajanus scarabaeiodes)为对照,对来自印度、中国、非洲和美洲的139份栽培木豆(Cajanus cajan)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17对引物共扩增出502条清晰可辨的带,其中多态性带494条。遗传相似性系数UPGMA聚类图,揭示木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于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别与分类。借助遗传距离的ME进化树又将参试种质分成8个组群。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广泛,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广阔;非洲、美洲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与印度资源的亲缘关系较密切。中国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独特,且与印度、非洲、美洲栽培木豆资源亲缘关系不明显。研究结果基本支持印度木豆起源和多样性中心、非洲次生多样性中心的观点,并提出中国次生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假说。研究还发现,木豆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A)和保持系(B)间存在独特的AFLP谱带差异,可能有助于分子标记辅助的木豆杂种优势利用和杂交种培育。  相似文献   

9.
世界农药     
<正>先正达将在中国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合作先正达6月25日公布了关于与中国北京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IGDB)之间开展五年研究合作项目的公告。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获悉,黄三文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番茄风味品质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阐明番茄风味遗传基础,发现番茄风味调控机制,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1月27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农业科学院萨拉托夫谷物栽培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科学家利用冰草 (一种野生杂草 )与小麦杂交培育抗旱抗病小麦品种获得成功。经 5年试验室处理和田间实验 ,1 997年成功的培育出抗旱抗病 (叶锈病及白粉病等 )小麦优良品种。该品种品质极佳 ,在雨量不充沛地区 ,土壤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黄47(原名中作00-68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系D90为母本,美国引进品种Williams的库尼兹胰蛋白酶抑制剂近等基因系Ti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作物学报》2012,(9):1630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用微卫星或SSR标记来评价了印度和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方案育成的被选近交系中的遗传多态性;同时以SSR数据为基础分析了QPM近交系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使用了23个近交玉米品系;其中13个品系来自印度(称为DMRQPM品系),10个品系来自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IYT,称为CML品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  相似文献   

17.
先正达6月25日公布了关于与中国北京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IGDB)之间开展五年研究合作项目的公告。合作协议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农业性状的鉴定与开发,例如玉米、大豆、小麦、甜菜,和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的耐旱性研究等。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隶属于北京中国科学院,是中国领先的生物技术研究所之一。  相似文献   

18.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技术王淑芬,高艮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农中心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临汾)贾炜珑,刘守渠,翁惠玉,高兰华,郭秀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隰县属晋西黄土高原残源沟壑区,是雨养农业,海拔11...  相似文献   

19.
’95亚洲种子年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支持下,由亚太地区种协(APSA)主办,印度种子协会、种子工业协会及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协办,于1995年9月27~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其主题是回顾亚洲种子市场的趋势、研讨改善本地区种子部门现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UNDP项目支持下,于1999年3月22~24日在合肥市召开了作物诱变育种技术研讨会。参会代表50余人,分别来自上海、河北、湖南、浙江、山东、安徽等省市农业院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