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价值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控制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区域生物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三江平原已被列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计划,三江平原湿地又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因此有必要对其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种子库是湿地植被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时期的耕作土壤中残留的种子对开垦湿地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温室萌发法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对三江平原天然湿地、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结构和规模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不同开垦年限湿地种子库特征及其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潜力.本次实验共萌发物种50种,随着开垦年限增加,萌发物种逐渐减少,天然湿地、开垦1年、3年、10年、20年的湿地分别为34种、31种、21种、21种和8种,萌发物种数与种子库规模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F1=8.32,F2=5.946,P<0.001).种子库密度以天然湿地和开垦1年湿地最大,分别为7624粒/m2,9836粒/m2.随着开垦年限增加,种子库规模逐渐减小,开垦3年、10年种子库密度为4336粒/m2,4872粒/m2.开垦20 a后,显著减少为432粒/m2.湿润条件下萌发物种数及种子密度显著高于淹水处理,种子库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0-5 cm土层种子库规模显著高于5-10 cm.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作为该地区优势物种,由最初的1192粒/m2,经过20 a开垦后在种子库中消失.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开垦年限范围内,开垦湿地土壤中仍然保留大量的湿地物种种子,在湿地恢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和生态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区内湿地经过50a的开垦,把茫茫沼泽变成了良田万顷。伴着湿地的开发,降雨量逐年减少,干旱年份增多;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要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湿地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浅论湖南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湖南省耕地安全与粮食安全态势及其相互关系。湖南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各项建设还将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湖南人均耕地目前只有0.057 hm2,在全国排第25位,而湖南的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基于现状,提出湖南应由"存粮于仓"向"存粮于土"转变,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不小于466.7万hm2,粮食总产不低于2 500万t,通过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开垦前后N2O通量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开垦前后N2O的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测定,分析了N2O通量特征及其与温度、水分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典型草甸小叶章湿地和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的N2O通量均呈脉冲式排放特征,通量范围分别为0.005~0.111和0.005~0.106 mg.m-2.h-1,均值为0.059和0.039 mg.m-2.h-1;7月前二者的通量差异主要与冻层融通有关,7~8月主要与降水少及蒸发旺盛有关,9月主要与土壤中丰富的氮素有关;前者的N2O通量与5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p<0.01),后者与之相关性并不明显;大豆田和水稻田的N2O通量基本上均表现为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0.008~0.071和-0.019~0.054 mg.m-2.h-1,均值为0.028和0.015 mg.m-2.h-1;大豆成熟前的N2O通量与5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之后取决于土壤中丰富的氮素;水稻成熟前较低的积水水位和土壤pH是导致N2O通量较高的重要原因,之后较高的通量主要与稻田排水有关。估算结果表明,两种小叶章湿地的N2O排放量分别为196.42和136.98mg N2O.m-2,大豆田和水稻田分别为84.86和70.22 mg N2O.m-2。说明湿地开垦后,耕地利用的"重用轻养"方式会导致N2O排放量的明显降低。该方式虽然会降低N2O排放量,但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分析了中国人地、人粮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在耕地保护方面,提出了4点建议,即:加强执法力度,将现有的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到位;规范地方政府的供地行为,将耕地保护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减少耕地占用面积;加强农地调整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粮食安全方面提出了10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并提出湿地重点攻关技术,以期为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要素,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耕地保护是国家大事。做好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工作,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新形势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重道远。本文浅谈了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耕地保护的意义、相关措施,以期对确保粮食安全的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2011,(3):24-25
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时说,我国宜耕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可开垦成耕地的不足7000万亩。  相似文献   

11.
湿地保护与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效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这方面的重要国际会议已举办7届。为保护湿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相应的湿地保护政策,并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湿地监测技术、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和重要湿地保护计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7个方面;微观层面,主要开展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滨海湿地等方面的研究。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还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湿地监测体系建设和湿地立法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探析,指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①搞好水资源综合管理;②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③对重要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④将湿地保护管理与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结合起来;⑤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专门立法。参39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尺度滑动窗口算法,分析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人为干扰空间格局,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在建三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受人为干扰度(pd)及干扰邻近度(pdd)。结果表明:1)2001—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多尺度的干扰格局分布有极大影响,耕地干扰比例高达37.94%。2)人为干扰度类型c1、c2在水域、林地和沼泽分布较广,干扰值较小;而水田和旱地占干扰度c7、c8的74.38%和61.76%,说明耕地是建三江区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人为干扰源。3)多尺度干扰邻近度证明人为干扰是在一定尺度上发生,当pd0.4或pd0.7且pddpd时,人为干扰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必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依据1996—2007年宁夏永宁县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转移矩阵、逻辑预测、占补平衡等方法,对永宁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基本农田保护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永宁县土地利用特点提出合理保护及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实施基本农田保护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评价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现状进行评价,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利用提供基础。评价内容包括水质水量、浮游植物、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及鸟类。结果表明:白洋淀水量是影响其水质和生物种群的重要因素;与历史资料比较,白洋淀湿地水量减少、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由于近年来的生态补水,白洋淀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出白洋淀湿地生态保护对策:建立稳定的生态补水机制,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与调控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评价耕地利用功能,分析其演化特征及权衡协同关系,既是耕地利用转型理论研究的有益探索,又可以为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耕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构建耕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地系统功能权衡度模型(LFTD),研究分析1995—2018年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保障和生态安全维护4个功能的时空转型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耕地利用总功能呈下降—上升—平稳趋势,耕地利用子功能主要经历了由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和社会就业保障功能为主向以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为主的转型过程,转型过程可分为总功能衰退、总功能提升和主体功能凸显三个阶段;2)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三阶段,三江平原垦区和松嫩平原垦区的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3)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三阶段,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分别为权衡—协同—持平,转型过程趋于相互促进。此外,针对耕地利用功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完善社会保障、农业产业体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垦区耕地生态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经过了耕地保护法律意识觉醒期、法律制度起步期、法律体系形成期、法律体系发展期的演进.我国耕地保护的法律形式、法律规范和法律手段在演变中完善,但当前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面临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私益与公益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法律体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切实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主线,建议出台《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以树立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依据,并实现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保护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松北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湿地具有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松北区是哈尔滨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主要拓展空间.松北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城市湿地,区域的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该文在松北城市湿地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松北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以及影响服务功能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耕地质量、生态的测度等受多种限制性因素影响,致使当前“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格局在实施过程中仍以数量管控为主,这与新时期粮食安全和低碳社会存在脱节,亟需建设面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体系。本文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观点,结合农业高质量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新要求,梳理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下耕地保护现状和现实困境,探索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耕地保护转型路径。研究表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耕地保护需要兼顾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粮食安全与碳减排双重目标。然而,现阶段耕地依然存在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耕地碳排放持续增加、保护耕地与保护生态难协调等问题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可从“本体角度、拓扑关系、科技助保”三个方面探索耕地保护转型路径,即转变耕地本体内涵,从现状耕地向可耕地内涵转变;从严格保护耕地向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的数量、强度和生态转变;将科技创新应用于耕地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耕地生产绿色高效。因此,建议依据可耕地宜耕性高低合理布局农作物及作物结构,利用土地整治提升耕地生态以降低碳排放;根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管控建设用地总量,确保优质耕地不减少,进一步提升农业高精尖技术实现耕地绿色增产;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科研工作者和农户自下而上自愿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20.
广西红树林湿地系统的生态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树林湿地是湿地系统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御浪、净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西是我国少数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但由于长期的掠夺式开发利用,使红树林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生态功能和效益日渐衰退,严重制约湿地周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政府正确引导、加大宣传教育、加强保护区的管理、优先发展生态旅游、增加科研投入、重视综合开发等措施,可以实现广西红树林湿地系统的生态开发与保护,创造更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