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永仟 《农业考古》2007,(6):182-185
明代江南的待客茶俗因人、因地而不同。官场待客茶俗注重等级,讲究行礼作揖。文人喝茶只是引子,重点在行酒、吃饭和趣谈。而江南寺院茶,亦颇具文士之风。至于日本禅林的饮茶习俗,通过分析研究日本使节策彦周良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有两个明显不同江南茶俗之处:一是茶水与海鲜的并用;二是基本墨守由荣西和尚传至日本的蒸青绿茶点饮法。  相似文献   

2.
茶禅一味与云居山--"吃茶去"源头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静 《农业考古》2004,(4):216-218
“茶禅一味”恐怕是人们对禅宗茶文化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 ,其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便是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赵州和尚即著名的唐代名僧从谂 (公元 778— 897) ,因常住赵州 (今属河北省赵县 )观音院 (今柏林寺 ) ,又称“赵州古佛” ,由于其传扬佛教不遗余力 ,时谓“赵州门风”。他于禅学于茶学都有很高的造诣 ,《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文曰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 ,僧曰 :‘新近曾到此间么 ?’曰 :‘曾到。’师曰 :‘吃茶去。’又问僧 ,僧曰 :‘不曾到。’师曰 :‘吃茶去。’后院主问曰 :‘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  相似文献   

3.
古代,我国的一些深山古庙的屋檐下,常常倾斜地挂着一面青铜大镜。当有人从山下的小路走上来时,庙里的和尚便自动走出庙门来迎接。如果有歹徒前来捣乱,不等歹徒登上庙门,和尚就会躲避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4.
《越中牡丹花品》成书于公元986年。与他谱相较,应为宋朝第一部花卉专谱。而经考证,宋代之前未见有该类专谱现世,故该书也就成为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花卉专谱。原书已佚,但从写作体例和残存内容来看,该书亦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该书史传作者不一,书名亦多有差别,因原书已佚,难以辨识真貌。经查阅大量典籍,去伪存真,对著作名称和作者称谓做了初步确定。  相似文献   

5.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0,(1):155-161
胡宿(1)(995—1067) 田舍 农家秋物成,腰镰刈新谷。得食鸡豚肥,饱霜梨栗熟。牧童唱田歌,孺子宰社肉。野老醉亦讴,爱此羲皇俗。(六) 山居 松韵笙竽径,云容水墨天。人行春色里,莺语落花边。修竹三间屋,清泉二顷田。了无官府事,鸡犬莫登仙。(六) 近郊 信马斗城外,芳郊秋物多。丹枫惊岁晏,华黍喜时和。野老醉相话,牧童闲自歌。牛羊稍觉晚,一一下层坡。(六) 怀宣城会胜院二首(2)录第二首 城外寻僧远,居常信马蹄。移时取香饭,半日灌灵溪。白马迎人下,清猿对客啼。亭前有封殖,试为问红梨。(3)(六) 皇帝…  相似文献   

6.
斗茶源于唐兴于宋,是以评比茶叶品质与点茶技艺为媒介而形成的茶俗文化。南宋时期,来华日僧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介绍了宋代点茶法,斗茶文化随之东传。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流行于新兴武士阶层的斗茶文化,已初具日本茶道的雏形,是为日本茶道的草创阶段。  相似文献   

7.
浅论中国茶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湖南省益阳地区湘益实业总公司吴尚平茶俗是风俗的一个支系。风俗的含义按照唐朝孔颖达的解释:是指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风尚和习俗。茶俗亦是如此。中国由于地广人多,民族繁杂,生活习惯千差万别,且各地区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因此...  相似文献   

8.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总共120回,其中有112回讲到茶,其中对名茶、茶具、择水、茶俗、茶礼皆有涉及。本文从茶事活动、茶对人物的塑造两个角度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浅作评述。红楼茶品,精茗叠见;红楼茶事,亦雅亦俗;曹雪芹展现了全方位的中国茶文化,也借茶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僧牡蛎在广西沿海俗名叫"蚝蜊"或"蚝丽"。僧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形亚纲,珍珠贝目,牡蛎科的一个种。该品种幼体营短暂的浮游生活,成体营固着生活,一般固着于潮间带及水下岩石、礁石、红树林的枝干等硬物上,个体长度在3~10cm之间,宽度在2~6cm之间,以开闭壳片摄食、呼吸。以浮游生物,如藻类、轮虫和有机悬浮屑碎为食。该品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锌、钙、镁、糖元、牛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在广西沿海有"食蚝蜊胜过食补品"的说法,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赵州茶”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一书,说的是1100多年前,有两位僧人风尘仆仆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进得山门,拜见方丈。这老方丈法号从谂,因长期住持赵州观音院而被称为“赵州和尚”。只见这从谂问其中一位僧人:“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从谂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位僧人:“曾到此间么?”僧言:“不曾到”,从谂又说:“吃茶去”。事后院主问他:“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从谂叫道:“院主!”院主回答:“在!”从谂又说:“吃茶去”。“赵州茶”曾被后人视为是一则难以参透的公案,其实,它的真正的…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三个观点有点过时,现在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吃不完。”有三个离河边较远的庙,怎么解决吃水问题?笔者就三个庙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希望对农药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战胜经济严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农村百事通》2011,(11):63-63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突然有一天.右边山上的和尚去挑水。却没看到对商山上的和尚。第二天、第三天……第三十天也是一样,右边山上的和尚想:“朋友可能是生病了。”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那座山.  相似文献   

13.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建立分工流程。  相似文献   

14.
挖井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  相似文献   

15.
分别应用普通形态学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福建漳州和引自美国夏威夷的种群)的形态差异.普通光学解剖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在体形大小、体色方面略有差异,触角节数、前翅脉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无明显差异.电镜扫描结果表明,二者在头部、胸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林逋的谥号是官谥而不是私谥,林逋的道德影响和巨大成就完全有资格得到官谥,感念知遇之恩的州守也会为林逋请谥,得知林逋去世而嗟悼的皇帝也肯定会赐谥。给林逋赐谥的是宋仁宗,活着的林逋不可能得到宋真宗的赐谥,当林逋去世时早已不在人间的宋真宗不可能给林逋赐谥,而只能是在位的宋仁宗。林逋的谥号是和靖先生,而不是和靖处士或和靖居士。和靖处士是宋真宗给活着的林逋的赐号。  相似文献   

17.
林间竹笋鲜     
正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于潜绿筠轩》),这大概表明了东坡先生对竹子的喜爱胜过肉荤。寻常人不可能不吃肉,于是后人又有"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这样一来,文人们就不必因为吃而纠结于俗和雅。不得不说,上千年来的饮食文化中,笋一直算好食材。网上常可看到网友秀出几张持锄挖笋的照片。对于很多人来说,炫的不是笋,是一种质朴的情怀。  相似文献   

18.
许乐江 《农业考古》2005,(4):138-138
(一)从来嫩芽伴僧家,静邀明月与朝霞。今日茶社无释子,只留茶客品春芽。(二)殷殷捧茶让先尝,佳茗佳人俱芬芳。茶之性洁是本色,三杯即能涤俗肠。品茶戏笔两首(一)手捧香茗神采采,欲飘欲扬凤翥态。清心玉映祥和貌,林下风气闲处来。(二)品茗何事乐津津?苏公诗云似佳人。今看柔握含言笑,胜却闲读茶圣文。茶女南方有佳人,容貌秀可餐。端瓯见素手,皓腕带玉环。顾盼目生辉,笑口气如兰。遗人一杯茗,谁不喜令颜?茶楼听古筝纤指施弦美如画,春江花月实可怜。声随玉柱似流云,筝筝古韵度繁弦。山中茶社两首!宁夏@许乐江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丧葬礼俗制度。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诸因素的影响,丧葬礼仪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而民间丧葬风俗则变化较小,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民间丧葬风俗的传承与变革,与时代社会文化变迁转型的广度及深度关联性不大,民间对官方所制定的新式丧礼遵行甚少,即使有所改革,旋即回复旧俗,仍然广泛地实行着传统丧俗。即使传统丧俗中的某些陋习恶俗,民间亦以古礼和旧观念为依据,相沿成习,司  相似文献   

20.
名茶与佛教     
古诗云 :“天下名山僧占多” ,“好茶出在名山中”。名茶与佛教因此相辅相成 ,声名与共。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的《茶谱》记及 :昔日有僧 ,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上茶能祛宿疾 ,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 ,服未竟而疾瘥”。宋代陆容《赠天台山茶僧》诗云 :“江南风致说僧家 ,石山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 ,香烟茶晕满袈裟”。诗中勾划出泉淌石崖 ,茶隐竹影 ,名僧含笑点头 ,香烟茶香弥漫 ,恰是一幅极为生动逼真的山水画卷。天台山 ,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佛教中重要的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素称“佛天雨露 ,帝苑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