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10-313
探讨母体铅暴露对仔鼠海马内钙结合蛋白-1(Calsyntenin-1,Clstn-1)表达的影响。采用自由饮水模式建立铅暴露动物模型,将40只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分别饮用去离子水和1、5、10g/L的乙酸铅水溶液。仔鼠21日龄,分别测其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的含量,然后取其海马组织,分别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仔鼠海马组织中Clstn-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1d仔鼠血铅、海马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lstn-1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胞浆,在仔鼠海马组织的CA1区域中,每个铅暴露组仔鼠Clstn-1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物的面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但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仔鼠Clstn-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染毒剂量增加,表达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体铅暴露可能通过上调仔鼠海马内钙结合蛋白的表达进而造成海马损伤,引起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母体铅染毒对其子一代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将雌性小鼠自妊娠第1天开始经饮水染铅(0.3,1.0,3.0g/L,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d断乳为止。随机抽取各组仔鼠,于出生后7,14,21d分别测其血液和海马组织中铅的含量;于出生后21d,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海马组织中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孕哺期不同剂量铅暴露后,出生后7,14,21d的仔鼠血铅、海马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蛋白在不同剂量铅暴露组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IL-1β蛋白的表达与血铅、海马铅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体铅暴露使铅在仔鼠体内蓄积,提示仔鼠血铅和海马铅的升高,引起海马组织中IL-1β表达的上调,可能损伤了海马神经元,进而损伤了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64-1968
为探讨母体铅暴露对仔鼠肝脏MMP-2和MMP-9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自由饮水模式建立铅暴露动物模型,将40只雌性小鼠自妊娠第1天开始经饮水染铅(1.0,5.0,10.0g/L,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d,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和对照组,仔鼠21日龄,分别测其血液和肝脏中铅的含量,然后取其肝脏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仔鼠肝脏中MMP-2和MMP-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1d后,铅暴露组仔鼠血液和肝脏中铅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和高剂量铅暴露组仔鼠肝脏内MMP-2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铅暴露组仔鼠肝脏组织中MMP-9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剂量铅暴露组仔鼠肝脏组织中MMP-9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母体铅暴露可能通过改变仔鼠肝脏中MMP-2 mRNA的表达进而造成肝脏损伤。母体铅暴露使铅在仔鼠体内蓄积,铅暴露可能通过增强仔鼠肝脏中MMP-9mRNA的表达进而造成肝脏损伤,从而引起组织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发育期铅暴露所致仔鼠氧化损伤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效应,从母鼠怀孕开始通过饮水染铅至仔鼠21日龄断奶建立动物模型,测定断奶仔鼠脑组织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海马的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染铅使出生后21d仔鼠脑组织和血清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SH-Px,SOD,AchE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NAC拮抗组与染毒组比较,血清和脑组织MD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SOD,GSH-Px,CAT,AchE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其余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组织学观察表明,海马神经细胞形态正常,组间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变化,超微结构可见染毒组部分神经细胞异常。结果表明,母鼠铅暴露可致仔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NAC可提高仔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对铅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48-151
雌性小鼠自妊娠第1天开始经饮水染铅(0.1%、0.5%、1%浓度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d断乳为止。在出生后的第21天,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和海马组织中铅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血铅水平和海马组织中铅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铅暴露组IGF1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母体铅暴露使铅在仔鼠体内蓄积,使仔鼠海马组织中IGF1蛋白的表达下调,从而造成海马神经元损伤,引起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7,(2):308-311
探讨母体铅染毒对其仔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和TNF-α表达量的影响,揭示铅神经毒性的潜在机制。母鼠采用自由饮水的方式自妊娠1d开始经饮水染铅(0.1%,0.5%和1.0%的浓度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对照组饮蒸馏水)至仔鼠出生后21d断乳为止,每组10只。于出生后21d,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仔鼠血液和大脑皮层组织中铅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各剂量染铅组血铅和脑铅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试验组染铅浓度的升高,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铅可能通过诱导大脑皮层中IL-1β和TNF-α的高表达,影响学习记忆从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7.
探讨母体受铅暴露对其后代小鼠的海马组织中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铅暴露是从母体妊娠初期至断奶为止。将醋酸铅(PbAc)溶于去离子蒸馏水中,再分别浓缩至0.1%,0.5%和1%3个组作为仔鼠饮用溶液。在出生21d后,用石墨炉原子光谱吸收法测定铅指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突触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所有铅暴露组中海马组织和血液中的铅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突触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母体铅暴露引起的仔鼠海马组织中突触蛋白过少表达可能是铅神经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8.
探讨叶酸对急性铅中毒大鼠海马和皮层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自由饮水模式将24只雄性6周龄大鼠平均随机分为4组,建立铅暴露模型,对照组C组(去离子水),铅暴露组L组(0.2%醋酸铅溶液),铅暴露和叶酸治疗组T组(0.2%醋酸铅溶液+0.4 mg/kg叶酸灌胃),叶酸组F组(去离子水+0.4 mg/kg叶酸灌胃)。分别取海马和皮层组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用比色法测量其GSH质量分数,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其Nrf2以及H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铅含量在L和T组显著升高(P0.01);海马和皮层中GSH含量L组中明显低于C组,T组显著高于L组,F组高于C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组中Nrf2和HO-1免疫荧光阳性反应物平均积分光密度值(IOD/area,mean density)相比于C组明显增高,T组相比于L组明显降低,F组低于C组,差异极显著(P0.01)。叶酸可以调控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对铅暴露大鼠所诱导的氧化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母鼠围产期铅暴露对仔鼠各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效应,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低水平铅暴露后的仔鼠血液、大脑、骨骼、肝脏和肾脏等组织中的铅、锌、铜、铁、锰和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染铅组所测组织铅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锌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铁含量、肾脏硒含量及骨骼铁、铜、硒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NAC拮抗组与染毒组比较,各组织铅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液和肾脏锌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母体怀孕及哺乳期铅摄入致仔鼠海马c-fos的变化,试验采用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母鼠怀孕期铅暴露后仔鼠和仔鼠出生早期经乳汁染铅后脑海马组织c-fos的变化。结果表明:出生后给铅,仔鼠脑海马组织c-fos的表达2天时低剂量组c-fos的表达明显增强,高剂量组的表达也增多,且均较对照组表达多;4天时c-fos的表达较2天时有所下降,其中低剂量组受到抑制而高剂量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10天时3个组均增强,高剂量组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20天时c-fos的表达均下降,但2个剂量组的表达仍较对照组多。孕晚期给铅,4天时高剂量组的c-fos表达受到严重抑制;生后10天时3个组表达迅速增加;20天时c-fos的表达又迅速下降,但低剂量组表达仍比对照组高而高剂量组表达低于对照组。孕早期给铅,仔鼠生后2天时2个剂量组c-fos表达比对照组多,其中高剂量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但4天时表达急剧减少;10天时c-fos的表达又急剧增加,但高剂量组的表达比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少;20天时c-fos的表达又急剧下降。说明母鼠不同的铅暴露时间和强度对仔鼠脑海马组织c-fos的表达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11.
联合表达PCV2 ORF2和PPV VP2基因病毒样颗粒获得及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包含有完整阅读框架,长1 740、705 bp的PPV VP2基因、PCV2 ORF2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栽体pPI-2.EGFP,构建了重组质粒pPI-2.EGFP.VP2.ORF2.观察由脂质体介导转染重组质粒后的Vero细胞,结果最早在转染后20 h左右出现荧光,36 h达到高峰;对转染细胞进行电镜检测,结果观察到病毒样颗粒存在.为证实所获病毒样颗粒是否为重组颗粒,将纯化后的病毒样颗粒免疫仔猪,检测其血中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以及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免疫仔猪的CD3+、CD4+T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后7~14 d有所下降,之后再升高.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动物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PPV、PCV2特异性抗体.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PI-2.EGFP.VP2.ORF2获得成功表达并形成重组病毒样颗粒,且该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H2O2与Fe2+等金属离子产生的自由基胁迫对桑树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为桑树的抗逆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以桑树叶片为材料,研究H2O2与Fe2+、Cu2+、Zn2+协同作用对桑自由基伤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2O2-Fe2+、H2O2-Cu2+和H2O2-Zn2+3种体系溶液处理的桑.OH含量分别提高34.38%、8.14%和5.43%;O2.-含量分别降低78.77%、54.75%和63.84%;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分别降低44.60%、57.34%和54.6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44.45%、36.02%和28.28%;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降低68.18%、86.58%和54.78%;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降低97.46%、96.57%和68.0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降低22.22%、提高7.42倍和66.67%。H2O2与Fe2+等的协同作用破坏了桑细胞内自由基动态平衡,导致自由基含量提高,保护酶活性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WMS)的病原。它不但可以引起断奶仔猪发生衰竭、死亡,更为严重的是PCV2的感染可以造成免疫抑制,引起其他各种病原的继发感染,造成的间接损失难以估计。目前,PCV2己经成为严重阻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二型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扩增,对两株分离到的2型猪圆环病毒的ORF2基因进行了扩增,将获得的PCR产物分别与T载体连接,获得了两个毒株的ORF2基因阳性克隆。序列分析表明,与其它中国分离株同源性高达99%,同处于一个基因簇,但和中国BF分离株同源性却只有92.3%。而荷兰分离的NL-PMWS-2株与中国分离株的同源性却在99%以上,表明中国流行的PCV-2和国外分离株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xtract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2-methyl-1, 4-naphthoquinone (menadione) to rats caused oxidative destruction of the erythrocyte. Heinz body formation occurred in erythrocytes, lowered PCVs and haemoglobin Occurred in blood, with splenic and hepatic erythroclasis, and iron conservation in the spleen, liver and kidney. These effects diminished when increasingly large alkyl substitutions of the methyl group of thi naphthoquinone were made. No effect was caused by the 2-decyl derivative.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CV-2去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的Cap蛋白基因(oRF2),经Bam H Ⅰ/HindⅢ双酶切后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采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纯化方法对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的重组Cap蛋白(rCap)活性.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无核定位信号的ORF2基因,其分子质量大小为579 bp;表达的rCap蛋白大小为24.1 ku左右,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经纯化后的rCap蛋白纯度在95%以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Cap蛋白可以和抗PCV-2抗体反应,具有很好的抗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以Cap蛋白为包被抗原的PCV-2间接ELISA诊断方法以及PCV-2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Extract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2-methyl-1, 4-naphthoquinone (menadione) to rats caused oxidative destruction of the erythrocyte. Heinz body formation occurred in erythrocytes, lowered PCVs and haemoglobin Occurred in blood, with splenic and hepatic erythroclasis, and iron conservation in the spleen, liver and kidney. These effects diminished when increasingly large alkyl substitutions of the methyl group of thi naphthoquinone were made. No effect was caused by the 2-decyl derivative.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对厦门株-1进行PCR扩增,得到ORF1和ORF2基因。将PCR产物酶切后,插入到pET-22b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ORF1、pET-22b/ORF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_3),经IPTG诱导表达,收集茵液进行SDS-PAGE分析。确定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包涵体洗涤溶解后,采用Ni~(2 )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逐步透析法进行复性。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结果表明Rep蛋白和Cap蛋白均能与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向家蚕添食CuCl_2和FeCl_2,研究金属离子Cu~(2+)和Fe~(2+)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丝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u~(2+)能够促进家蚕的生长发育,提高产茧量及茧丝力学性能,当添食035 g/L CuCl_2时,与空白试验组相比,5龄3~6 d蚕体质量平均日增加81%,体长平均日增加83%,全茧量增加23%,茧长增加55%,茧丝中β折叠含量增加691%,茧丝极限断裂强度增加23%;Fe~(2+)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则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家蚕生长和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家蚕蚕丝产量和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