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成勇 《农村科技》2014,(10):43-44
<正>莴笋是菊科莴苣属1~2年生作物,根浅而密集,多分布于20~30厘米土层内,喜冷凉气候,短日照、低温有利于莴笋生长发育。巴里坤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种植的莴笋口感好、品质高,是我县露地种植蔬菜的一个优势种类。为解决莴笋生长期间的灌溉问题,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巴里坤县大力推广莴笋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平均667米2产量达4 200千克,水分利用率提高到95%。一、播前准备1.覆膜滴灌灌溉水源为井水,采用一次性滴灌带,管径16毫  相似文献   

2.
秋莴笋幼苗阶段正处于夏季高温和长日照条件下,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呼吸作用强,容易徒长.同时,播种后的高温长日照条件使幼苗迅速花芽分化而抽苔.因此,培育壮苗和防止未熟抽苔,是秋莴笋栽培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莴笋为菊科莴苣属1-2年生蔬菜,是莴苣的一个变种,由叶用莴苣选择培育而来,喜湿润冷凉气候。莴笋品质脆嫩,具清香味。富含叶绿素,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甘肃省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莴笋夏季种植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4.
秋莴笋播种育苗期正处在高温季节,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呼吸作用强容易徒长,同时播种后由于高温和长日照易使莴笋迅速花芽分化而抽薹,所以培育壮苗和防止未熟抽薹是秋莴笋栽培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莴笋的特征特性莴笋属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莴笋的食用部分由茎和花茎两部分组成。花序为圆锥形头状花序,花浅黄色。果实为瘦果,黑褐色或银白色,自花授粉。喜冷凉的气候,适应温度范围10—25℃。全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属长日照作物,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叶片硝态氮、氨基态氮、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S3)〉酸性土(S2)〉强酸性土(S1),且产量间比值YS3/YS1〉YS2/YS1〉YS3/YS2.莴笋产量强酸性土壤以HNP处理最高,BNPX最低,酸性土壤上则相反;微酸性土壤BNPK处理莴笋产量最高,HNK+C2处理最低.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使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显著增产6.2%~16.7%.莴笋叶片硝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硝态氮含量均以HNK处理最高,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降低这2种土壤莴笋叶硝态氮含量3.1%~27.7%,以HNK+C2处理效果最好,微酸性土壤上则使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10.9%~38.1%.莴笋氨基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显著提高酸性和微酸性土壤莴笋氨基态氮含量31.9%~33.1%和25.6%~38.4%,以HNK+C8处理增幅最大.莴笋叶片的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以强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酸性土壤,氮素形态以PN为主.莴笋叶片的硝态含量与氨基态氮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硝态氮、氨基态氮含量与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叶片硝态氮、氨基态氮、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S3)>酸性土(S2)>强酸性土(S1),且产量间比值YS3/YS1>YS2/YS1>YS3/Y相似文献   

8.
在两种不同供磷水平的强酸性菜园土壤上开展大田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莴笋产量、品质和磷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磷P_2O_5270 kg/hm~2的范围内,低磷和中磷强酸性土壤莴笋产量随施磷量增加而明显增加(p0.01,下同),增幅达8.2%~28.1%,但超过施磷P_2O_5135 kg/hm~2两种土壤莴笋产量增幅减小且边际产量大幅度降低.施磷P_2O_5显著提高(p0.05,下同)两种土壤莴笋叶、茎氨基酸和莴笋叶维生素C质量分数.莴笋糖组分在两土壤上的影响以葡萄糖百分比变幅最大(3.0%~121%和13.0%~115.0%),而还原糖和果糖百分比随施磷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莴笋硝酸盐质量分数在施用磷肥后显著降低(叶片降幅为7.3%~17.7%和23.4%~39.9%,茎降幅达9.2%~35.3%和8.7%~41.0%).两土壤莴笋磷肥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且以P3处理磷肥利用效率最高.综合莴笋产量、品质及磷素养分效率,以P3处理(135 kg P_2O_5/hm~2)效应最佳,可作为该地莴笋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滨海盐土是潜在的后备耕地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增补耕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棚莴笋为对象,研究灌溉和氮肥有机替代对滨海盐土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灌溉和有机肥替代均能提高莴笋的产量,其中灌溉+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处理增产23.88%,灌溉+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5.77%。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下莴笋茎粗显著增加,而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土壤pH和盐分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因此,灌溉+氮肥有机替代可以明显缓解滨海盐碱土的土壤盐渍化,显著增加莴笋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
<正>1试验目的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要求,为了掌握莴笋在不同土壤中所需氮、磷、钾及微量肥料的数量、比例,摸清莴笋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对氮磷钾化肥的利用率,了解不同土壤氮磷钾的丰缺指标,为建立不同土壤种植莴笋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材料和方法2.1试验地的基础情况试验地设在璧山县璧城街道新胜3社郭洪章家承包地,面积3.0亩,排灌条件较好,试验田为冬水田。土壤为灰棕紫泥黄泥田,,纬度29:32:13.1,经度106:13:01.6,海拔  相似文献   

11.
秋莴笋的"窜苗",是指先期抽薹现象.秋莴笋容易先期抽薹,严重影响产量.莴笋茎叶生长期间,如遇到22~24℃以上的高温和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会引起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康县不仅露地大田栽培莴笋,同时还不断发展各种保护地莴笋生产。为了提前采收期,经过这几年探索研究而形成多层覆盖莴笋栽培技术,使莴笋的上市期提前至3月d上市,而且早期莴笋脆嫩,十分畅销,价格也偏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莴笋的产出效益,平均产量10500kg/hm2,收入15000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培育壮苗1.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叫好的非重茬田块做育苗床。  相似文献   

13.
秋莴笋的丰产栽培安徽省安庆农校唐秀珍高笋为一、二年生菊科蔬菜,喜凉爽、忌高温,不耐霜冻,在长日照下形成花芽。秋莴笋生长前期因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先期抽苔现象严重,高产难度较大。我们为防止和减少秋莴笋未熟抽苔,进行了多年的调研和试验,现将该项丰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14.
莴笋即茎用莴苣,属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秋莴笋的育苗期正值高温季节,容易徒长;同时高温和长日照易促进莴笋花芽分化,常出现先期抽薹现象。为了解决未熟抽薹问题,获得高产高效,栽培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氮肥减施和有机替代对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成都平原稻菜轮作区莴笋合理施肥和土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氮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双因素区组试验,研究氮肥有机替减对成都平原稻菜轮作区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氮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可显著提高莴笋产量,其中减氮25%+有机肥替代50%处理增产最显著(P0.05),达40 562 kg·hm~(-2),较不施肥提高17.7%,较常规施肥提高9.4%。氮肥有机替减处理下,莴笋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较不施肥显著增高(P0.05)。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有机替减处理降低了莴笋根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缓解土壤酸化。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pH值呈上升趋势。氮肥有机替减降低土壤紧实度,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在长年的稻菜轮作大田下,氮肥减施和有机替代措施可显著增加莴笋产量,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土壤紧实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成都平原稻菜轮作区莴笋高产和土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重庆的主要蔬菜品种莴笋中重金属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莴笋中重金属Cu、Zn、As、Hg、Pb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莴笋中重金属间极显著正相关性明显,但Pb的显著相关性明显弱于其他重金属;莴笋中原来8个重金属变量可由2个主成分反映60.1%的信息。莴笋在生长过程中对Ni、Cd富积有一致性行为,莴笋中重金属含量不仅同区域地质结构有关,同大气关系也密切;莴笋中Cu主要来源于土壤,而Zn、Pb、Cd、Ni、Cr、Hg、As的来源复杂。  相似文献   

17.
莴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先期抽薹,本文通过介绍莴笋的栽培技术,为莴笋的栽培提供了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乐县光明乡位于闽西北部,海拔高度23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水量1650毫米,无霜期297天,适合莴笋栽培。2005年该乡根据客商需要,开始分三批种植莴笋,每批面积均为180亩左右。由于认真抓好生产技术的实施,因此获得了好收成,平均亩产分别为:第一批(秋莴笋)为3160公斤,第二批(冬莴笋)为2850公斤,第三批(春莴笋)3225公斤。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秋莴笋的“窜苗”,是指先期抽薹现象。秋莴笋容易先期抽薹,严重影响产量。莴笋茎叶生长期间,如遇到22~24℃以上的高温和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会引起先期抽薹。秋季栽培莴笋,苗期正值高温季节,昼夜温差较小,夜间呼吸消耗大,茎部易徒长,花芽也容易迅速分化,从而导致秋莴笋“窜苗”。现将怎样防止秋莴笋“窜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目前适宜于全县种植的主要蔬菜作物种类白菜花、绿菜花、甘蓝、白菜、莴笋、芹菜、西葫芦、辣椒、番茄、黄瓜及胡萝卜等。 2 全县蔬菜品种适宜种植生态区域划分 2.1 宛川河流域无霜期长,日照充裕,适宜种植绿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