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湖南外源铅污染的3种典型水稻土,即红黄泥田、河沙泥田和灰泥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水稻、棉花、玉米3种秸秆生物炭进行45 d淹水培养试验,研究了水稻土铅的5级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未添加秸秆生物炭前,土壤铅的分配系数均以残渣态为主体(占36%~50%),其次是碳酸盐态(15%~26%),而其他形态铅均低于16%;3种水稻土中,碳酸盐态、铁锰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均以灰泥田的最高,而交换态最低。添加秸秆炭后土壤铅形态变化因土壤而异,从降低交换态或可移动态铅(交换态+碳酸盐态)考虑,灰泥田效果不显著,而河沙泥田和红黄泥田效果显著,3种秸秆炭中均以稻秆炭最好,与对照比较,交换态铅降幅河沙泥田(73.8%)红黄泥田(62.3%),可移动态铅降幅河沙泥田(44.6%)红黄泥田(15.1%)。3种水稻土交换态铅含量已低于一般土壤铅毒性临界值水平。  相似文献   

2.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北部,地处东经100°01′-100°29′,北纬25°51′~26°42′,是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在全县粮食作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鹤庆县被列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新建县.根据项日实施方案的要求,2009年和2010年大春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共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13组,  相似文献   

3.
淹水对湖南3种典型水稻土镉的形态分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外源镉(约1.0 mg/kg)污染的3种典型水稻土即红黄泥、河沙泥和灰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淹水培养试验,研究了淹水前后土壤镉的各级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前,红黄泥田镉主要赋存形态为交换态(35.42%)、有机结合态(31.42%)和残渣态(28.08%);河沙泥田以残渣态为主(41.24%),其次是交换态(29.12%)和有机结合态(26.17%);灰泥田主要形态为有机结合态(68.78%)。淹水后,3种水稻土总体上呈现出交换态镉含量下降,而残渣态镉等升高的规律,交换态镉降幅表现为河沙泥田(60.00%)红黄泥田(45.71%)灰泥田(35.29%),残渣态镉增幅为灰泥田(142.86%)河沙泥田(58.00%)红黄泥田(42.86%),其他形态镉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水稻测土配方是非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的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高于习惯施肥,肥料配比可作为楼下镇大眼泥田类型田的最佳肥料配比,即普钙656.328kg/h㎡、氯化钾250.125kg/h㎡、尿素326.163kg/h㎡。在最佳肥料配比条件下,水稻产量高达8044.02kg/h㎡。  相似文献   

5.
水热条件对紫色水稻土磷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水热条件对四川3种紫色水稻土磷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磷固定量为紫黄泥田>大眼泥田>红沙泥田;浸渍水分状况(含水量50%)>淹水水分状况(含水量100%)>旱作水分状况(含水量20%);高温(25℃)>低温(9-18℃),土壤磷固定量和有效磷含量呈显或极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主要类型水稻土的基本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和计算机等技术,研究了湖南8种主要水稻土养分状况,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硅和有效锌为评判指标,对湖南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8个水稻土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全氮、磷不是很丰富,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和有效锌含量较低,全钾、碱解氮含量较高。(2)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供试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祁阳灰泥田水稻土肥力质量属于二级,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宁乡红黄泥、宁乡河沙泥、祁东紫砂泥田、醴陵麻沙泥、南县紫潮泥和湘潭紫泥田水稻土壤肥力质量属于三级,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株洲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属于四级,土壤肥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典型母质发育的鳝泥田、红泥田、河砂泥田、麻砂泥田、酸紫砂泥田和灰泥田等6种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元素一次平衡法研究土壤对镉、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对镉、砷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呈非线性;供试土壤吸附平衡时,溶液中镉或砷的浓度与土壤对镉或砷的吸附量关系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等3种模型拟合均达显著水平,决定系数(R2)为0.842~0.994,其中以Langmuir方程的拟合(R2均值0.964)更优,但不同水稻土不同元素的最优方程有所差异,灰泥田的镉和酸紫砂泥田的砷用Temkin方程的拟合度较高,鳝泥田、红泥田和河砂泥田的砷用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度较高;土壤对镉的吸附量大于对砷的吸附量;以Langmuir方程拟合所得不同水稻土镉、砷最大吸附量(Xm)比较,整体上镉以灰泥田的(1379.9mg/kg)最大,酸紫砂泥田的(527.8 mg/kg)最小;砷以红泥田的(587.4 mg/kg)最大,灰泥田的(266.6 mg/kg)最小;土壤镉、砷解吸量随...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湖南省丘岗地区7种类型水稻土的肥力状况,并选取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缓效K、有效Si、有效Zn含量和土壤pH共11项肥力指标,采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湖南水稻土的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上,全K、碱解N含量较高,全N、全P含量一般,有效P、速效K、有效Si和有效Zn含量较低,有效S含量较丰富.供试水稻土土壤肥力质量高低不等:祁阳的灰泥田土壤肥力质量水平较高,达二级;宁乡的红黄泥和河沙泥、祁东的紫砂泥、醴陵的麻沙泥和湘潭的紫泥田水稻土壤肥力质量水平中等,为三级;株洲的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最低,仅为四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南方低产水稻土约占常年种稻面积1/3的实际,以黄泥田、白土、潜育化水稻土、反酸田/酸性田、冷泥田5类典型低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阐明障碍因素—创新改良技术—研创改良产品—集成改良模式”为研究主线,历时10余年,完成了“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进行水稻测土配方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地龙凤大眼泥田水稻推荐施肥量为:N 14~15 kg/666.67 m2、P2O5 7~8 kg/666.67 m2、K2O 9~12 kg/666.67 m2。  相似文献   

11.
以湘早籼45号为早稻材料、丰源优299为晚稻材料,在马铃薯–双季稻种植模式下,研究麻沙泥、灰泥、紫泥、红黄泥、黄泥、河沙泥6种不同水稻土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河沙泥处理早稻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高;河沙泥处理早稻的产量较高,3年平均产量为6 806.49kg/hm~2,显著高于紫泥田(6 210.70 kg/hm~2),但与其他处理的差异不明显;各处理3年晚稻的平均产量差异不明显;各处理双季稻的总产量为13 432.91~14 838.89 kg/hm~2,最高的是河沙泥处理,最低的是紫泥田处理,2处理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探索庄福星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效果,特安排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和时间试验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万安镇钟塘村高一组汪佳麟户的承包田进行,试验田为水稻土,潮砂泥田。前茬为水稻。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评价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经选择较好品种进行中稻区域试验,以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新组合。1试验概况1.1试验地点:安排在明溪胡坊、宁化城关、建宁黄坊、大田上京、尤溪管前、建宁县良种场,共6个点,分布在北纬25°43′至26°50′,东经116°38′至117°  相似文献   

14.
<正>一、材料与方法(一)供示材料1、商水县农场九分场刘元清责任田,东经114°27′40″,北纬33°31′46″。土类砂姜黑土,亚类石灰性砂姜黑土,土属灰覆黑姜土,土种黏盖石灰性砂姜黑土,质地重壤土,肥力水平中下等。常规分析:土壤有机质19.4g/kg,全氮1.11g/kg,有效磷31mg/kg,速效钾107mg/kg,p H值为6.33。2、杨集村党建军责任田,东经114°27′44″,北纬33°31′50″。土类砂姜黑土,亚类石灰性砂姜黑土,土属灰覆黑姜土,土种黏盖石灰性砂  相似文献   

15.
于2009年进行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区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优于习惯施肥区,可作为罐子窑镇白瓦泥土类型田的最佳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16.
凌海市位于渤海辽东湾畔,地理位置介于北纬40°48′~4l°26′,东经120°42′~121°45′之间,地处北温带,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610mm,无霜期160-180d,年日照时数为2700h。凌海市有耕地150余万亩,历年水稻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500kg左右,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5个乡镇。低温冷害、局部水涝、阴雨多湿、盐碱危害等是影响凌海市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1低温冷害1.1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建三江垦区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坐标为东经132°31′26″~134°22′26″,北纬46°49′47″~48°12′58″,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占黑龙江垦区面积的22%,是重要的产粮基地。建三江垦区的气候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年降雨量500~600mm,无霜期为120~135d,全年日照总时数2300~2600h,能够很好地满足水稻生长需求,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2014年建三江垦区的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配施紫云英对不同类型稻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nitrogen,DON)含量的影响程度,阐明稻田土壤DOC和DON的淋溶特性,本研究以亚热带3种典型水稻土(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等氮磷钾条件下单施化肥(CK)和紫云英配施化肥(cmv)处理对不同水稻土DOC和DON的动态变化、淋溶特性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水稻土DOC和DON的淋溶特性有所不同。3种供试水稻土中,灰泥田水稻土DOC淋溶损失量最大,其CK处理DOC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黄泥田分别显著提高24.09%和72.15%,cmv处理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黄泥田分别显著提高16.53%和40.55%;而黄泥田水稻土DON淋溶损失量最大,其CK处理淋溶损失量较灰黄泥田和灰泥田分别显著提高18.93%和37.01%,cmv处理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DON淋溶损失量无显著差异。配施紫云英可显著降低水稻土DON的淋溶损失量,每季水稻中cmv处理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DON淋溶损失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24.67%、14.88%和13.54%;黄泥田cmv处理DOC较CK处理提高了19.19%,而灰黄泥田和灰泥田2种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供试稻田中DOC和DON在土层间的淋溶具有一定的延迟性,且DOC的延迟时间大于DON。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土壤性质中有机质是影响水稻土DOC淋溶损失的重要因素,孔隙度是DON淋溶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类型水稻土DON的淋失早于DOC,且DON在黄泥田中淋溶损失较高,而DOC在灰泥田中淋溶损失较高;在等氮磷钾的条件下,配施紫云英可减少水稻土DON的淋溶损失,而低肥力水稻土DOC的淋溶损失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下湿紫泥田水稻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湿紫泥田又称鸭屎泥田,是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主要的潜育性水稻土[1].然而,以往对这类土壤上水稻的合理施肥研究却很少.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下湿紫泥田水稻施用氮、磷、钾肥的效果,旨在探索该土壤上氮磷钾肥合理施用的模式,为生产上实现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1.土质糜烂。水冷土温低。山垅田三面环山。常年冷泉水灌溉.水温±温低.据田间测定,水温多数比洋面田低4-7℃.土温低2-4℃;同时由于山垅田土壤多属潜育型水稻土,地下水位高,土壤常年浸泡,泥浆糊烂,耕性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