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稻甬优12号强化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单季强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号具有超强的分蘖能力,每穗总粒和实粒数稳定,适宜的栽种密度为10万丛·hm-2。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选择2009-2011年台州、宁波7个点145组数据,分析了‘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穗、粒、重结构,并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有效穗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各产量性状对于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8012.58+27.29x1+36.59x2-25.53x3+165.61x4-239.75x5±766.42。通径分析发现在水稻诸主要经济性状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高达到了2.3526。综合分析提出了‘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适当控制有效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并提出了“适当控制有效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可作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业科学》2010,(1):195-195
甬优13(原名05G227)属半矮生株型。2007—2008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区试,平均667m^2产量610.2和607.5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25.4%和29.4%。全生育期150.8d,比秀水09长4d。株高115.9cm,穗长21.4cm,有效穗12.5万,每穗总粒数321.5粒,结实率73.8%,千粒重22.9g。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超级稻甬优12超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进一步发挥甬优12的增产增效潜力。[方法]测定甬优12产量大于700kg以上的产量性状数据,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甬优12的穗、粒、重结构,研究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对产量贡献的大小。[结果]在700kg以上产量水平下,有效穗与粒数是两个相互制约的产量因子,各产量因子作用于产量的效应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结论]确保有效穗数、稳定粒数、兼顾千粒重,是实现单季杂交晚稻甬优12超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甬优12"在单季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基本苗的分蘖、成穗规律,确定"甬优12"单季超高产栽培的适宜基本苗,于2014年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2"在9叶期前分蘖发生速度快,在1 2叶左右达到最高苗;单本栽培在9叶期前按叶蘖同伸规律产生分蘖;一次分蘖0/6前基本能全部成穗,二次分蘖分蘖早、节位低成穗机会大;成穗数和成穗率与基本苗呈负相关;各处理成穗率差距较小;有效穗数与基本苗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最高苗、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无相关性;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相对稳定;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单季偏粳型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和常规晚粳稻浙粳88为材料,进行在有效分蘖末期和孕穗初期分别使用烯效唑结合施用穗肥的试验。结果表明,结合穗肥施用烯效唑对控制植株高度、增强后期抗倒性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浙粳88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效果明显好于甬优538;对抽穗成熟期没有明显影响,且施用烯效唑的田块因植株较矮,有利于稻套麦等后茬春花作物播种出苗,对全年高产稳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单本种植密度30.0 cm×20.0 cm、30.0 cm×23.3 cm时,甬优12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优,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在衢州地区单季籼粳杂交稻甬优12单本种植密度以30.0 cm×20.0 cm、30.0 cm×23.3 cm较适宜,可获得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南方稻区单季杂交晚粳稻组合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与单季常规晚粳相比,单季杂交晚粳组合主要在生物产量、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上有竞争优势,其他性状优势不明显,尤其是有效穗数及结实率偏低,是造成参试组合平均产量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单季杂交晚粳组合主要品质性状与单季常规粳稻相比,整体水平高于常规品种,在出糙率和精米率上有竞争优势,但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方面却低于常规品种。2年试验相关分析表明,杂交晚粳组合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常规晚粳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且年度之间差异较大。杂交晚粳组合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能说明每穗实粒数是决定杂交晚粳组合产量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杂交晚粳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杂交晚粳稻育种应重视稻米外观品质的改良和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甬优7850秧龄与移栽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籼粳杂交稻甬优7850进行3个密度、3个秧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7850在台州作单季晚稻种植最佳秧龄为 25 d,移栽密度为 15.0万·hm-2,此时能达到最高产量和理想的穗粒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万象优华占、丰两优香一号、南粳9108和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采用毯苗机械栽植,集成毯苗机插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对不同品种生育进程、群体动态、产量构成等性状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甬优1540品种每穗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最高,可作为本地区单季晚粳稻机插主推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甬优籼粳杂交稻作再生稻种植时的再生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以生产上应用广泛的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和甬优4949为试验材料、籼型杂交稻品种隆两优534为对照材料作再生稻种植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籼粳杂交稻和籼型杂交稻2个类型品种的再生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甬优4949的优势再生节位为低节位的倒5节和倒4节,2个节位的再生苗有效穗占比之和分别为81.9%和68.9%,产量贡献率之和分别为89.6%和72.5%;2个节位再生稻的穗长、每穗粒数显著高于倒3节和倒2节,并呈现出从下往上节位逐步变小的趋势;而籼型杂交稻品种隆两优534的优势再生节位则是高节位的倒2节和倒3节,2个节位的有效穗占比和产量贡献率之和分别为71.5%和72.5%;甬优4949头季稻收割后1~7 d内的再生苗的成穗率、有效穗占比和产量贡献率分别为89.4%、74.6%和79.2%,均显著高于收割后8~12 d和12 d以上的再生苗;甬优1540和甬优4949再生稻的穗长、每穗粒数均要显著大于隆两优534,产量分别增产21.6%和17.3%。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的低节位强再生力和再生苗穗大粒多的再生特性是其作再生稻种植时易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万象优华占、丰两优香一号、南粳9108和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采用毯苗机械栽植,集成毯苗机插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对不同品种生育进程、群体动态、产量构成等性状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甬优1540品种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最高,可作为本地区单季晚粳稻机插主推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杂交水稻甬优9号高效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进一步发挥甬优9号的增产增效潜力。[方法]测定甬优9号44组产量性状数据,利用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产量水平下单季杂交晚稻甬优9号的穗、粒、重结构,研究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对产量贡献的大小。[结果]甬优9号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重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效穗与每穗总粒数是两个相互制约的产量因子,各产量因子作用于产量的效应大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结论]稳定有效穗数、主攻每穗实粒数、适当兼顾千粒重,是实现单季杂交晚稻甬优9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栽插密度为9.00万~12.86万丛/hm2,均能获得高产,达13 500 kg/hm2以上,以12.86万丛/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4 116.20 kg/hm2。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在双本插栽培条件下,分蘖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最高苗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成穗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有效穗数与栽插密度无相关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负相关,处理间差距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栽插密度为9.00万~12.86万丛/hm2,均能获得高产,达13 500 kg/hm2以上,以12.86万丛/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4 116.20 kg/hm2。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在双本插栽培条件下,分蘖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最高苗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成穗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有效穗数与栽插密度无相关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负相关,处理间差距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追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本文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7.
嘉优5号杂交晚粳作单季直播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嘉优5号作单季直播栽培主茎叶龄为16~17叶,叶龄增长呈出苗后快速长叶、分蘖盛期中速长叶、拔节孕穗期缓慢长叶3个阶段。播种后8~10 d除草,10~12 d复水后第1次追肥,自然落干后(播后15~16 d)露田轻搁。嘉优5号相对于常规晚粳,穗大粒多产量高;相对于甬优12等籼粳杂交稻,又具生育期短、成熟早、病虫害较轻等优势,要冬种的粳稻地区农户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选取4个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对其进行稻曲病防治药剂、防治时间试验,考察小区的病穗率和平均每穗病粒数两个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爱苗乳油防治浙优18稻曲病效果较好;阿米妙收悬浮剂防治甬优15稻曲病效果较好;阿米妙收悬浮剂、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甬优12稻曲病效果较好;爱苗乳油和拿敌稳水分散粒剂防治甬优538稻曲病效果较好。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可适当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了8个再生能力较强的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作再生稻种植,以再生籼型杂交稻为对照,比较籼粳杂交稻品种作再生稻种植的生长特性及产量。籼粳杂交稻头季稻总叶片数平均15.4叶(14.5~16.5叶),较对照品种多0.9叶;生育期天数平均147.1 d(143~150 d),较对照品种长11.1 d;再生季水稻生育期天数平均85.4 d(81~88 d),较对照品种长1.4 d。籼粳杂交稻品种头季稻及再生季水稻齐穗天数分别占生育期天数的78.1%和51.9%。齐穗和成熟天数头季稻与再生季水稻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 0和0.848 2。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2.5%和28.5%,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现增产。综合分析生育期和产量表现,甬优4901、甬优2640和甬优1662均可在杭州地区作为再生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93-793
<正>甬优13(浙审稻2010016)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单季籼粳杂交稻。该组合生长整齐,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剑叶挺直而内卷,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穗型大,着粒较密;谷壳黄亮,偶有短芒,颖尖无色,谷粒椭圆形,落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