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垦稻12"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综合采用高产优质品种、科学种子处理、大棚培育壮秧、机械标准插秧、控制节水灌溉、平衡配方施肥、预防自然和人为灾害、机械收获等措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东北寒地"垦稻12"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旱育苗技术1.1壮秧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3.5-4.0叶,苗高14-17cm,根数18-23条,100株苗地上部分风干重3.5g以上。1.2选地做床秧田选择选择无除草剂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  相似文献   

2.
从秧棚建设、播种育秧、整地移栽、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水稻新品种垦稻12在黑龙江垦区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垦稻12在该地区的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垦稻201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水稻新品种垦稻2016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垦稻2016在适宜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主持“水稻旱育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理论研究”课题,根据湖南水稻生产实际,对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了重大创新,形成具有湖南稻区特色的水稻旱育高效栽培技术,1997年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垦丰种业为了更好服务于农场水稻生产,给大家今后选择水稻种子提供一些参考,开展本试验,试验主要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6个水稻品系进行综合性状对比试验,试验品系有11叶垦稻08-1086、垦稻08-924、垦08-1716、垦稻09-2883,12叶垦09-1741、垦稻09-1987。采用旱育稀植和叶龄诊断技术进行栽培管理。试验结果显示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系依次为垦稻09-1987、垦09-1741、垦稻08-924、垦08-1716、垦稻08-1086、垦稻09-2883。  相似文献   

6.
笔者介绍了辽宁中部平原稻区水稻机械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内容包括品种选择、机械播种、机械插秧、田间管理、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控病虫害、机械收获,为提高辽宁中部平原稻区水稻机械化高产优质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稀植是当前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文章对水稻旱育稀植的品种选择与播种期、培育壮秧、大田移栽、苗床管理、施肥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为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方寒地养鱼稻田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稀植是1981年方正县引进的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适于我国北方实际的高产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变低产为高产的科技进步。稻田养鱼后,必然要打破单一种稻的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鱼在稻田里生长也与水稻栽培技术发生矛盾。但是,根据鱼稻共生原理和“以稻为主,兼顾养鱼”的原则,这种矛盾在人们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下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而且还能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稻鱼耳共育立体栽培技术是伴随我省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产生的营养、高效有机稻生态栽培的方式,它集水稻栽培、稻田养鱼、稻田寄养木耳于一体,实现有机物质分层次利用、物种互惠共育,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稻鱼耳共育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水稻栽培1.1大棚育苗机插时间3月下旬扣棚暖床。苗床达到旱育标准。1.2种子处理晒种:品种可选龙粳21,在4月1~3日(浸种前2天)进行晒种,增强种皮的适性和酶的活性。选种:用盐水比重达到11.3(50公斤水+12公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黑龙江省鹤岗市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的分析,提出几点技术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方水稻种植中,受当地温度影响导致水稻高产增收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水稻秧苗质量、提高产量,可采取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施工。文章针对旱育稀植技术的重要性、栽培技术及秧田管理技术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水稻栽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潜力最大的为10叶品种三江1号和11叶品种垦稻17,其产量分别为11 070和10 875kg·hm-2,分别增产12.8%和10.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16和垦稻12,产量为7 740和8 820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三江地区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叶品种有垦稻17、垦稻22和三江3号,12叶品种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农业的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保持水稻总产量的稳定,必须提高水稻单产。除了选择优质抗病的高产品种外,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手段。现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将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 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稻18、垦稻12等。3月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在建宁县溪源乡水稻高产创建“五新”展示片,对天优华占作烟后稻开展机械插秧、标秧等轻简栽培示范,总结其示范效果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北方水稻种植中,受当地温度影响导致水稻高产增收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水稻秧苗质量、提高产量,可采取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施工。文章针对旱育稀植技术的重要性、栽培技术及秧田管理技术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水稻栽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三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选用10、11、12叶的19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本掌握了品种特征特性,及在本地区的适应能力。其中增产潜力最大的10叶品种是三江1号、11叶品种垦稻20号和12叶品种垦稻23号,产量分别为9879.0 kg·hm-2、10057.5 kg·hm-2和10134.0 kg· hm-2;分别增产11.0%、13.0%和13.9%。产量最低的为垦稻25和垦稻12号,分别为8901.0 kg·hm-2和8451.0 kg·hm-2。综合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推荐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种植的10叶品种为三江1号,11片叶品种有垦稻18、垦稻20、垦粳2号和三江3号;12片叶品种垦稻23及垦鉴稻6号。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稻育秧的方式也在逐渐的发生着转变。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主要从苗床的准备、整地作畦、播种、苗期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试行规程一、定义(一)旱育秧在旱田状态下用人工喷灌方法或应用自动微喷灌系统进行补水培育水稻秧苗。(二)过水旱育秧育秧期间用过水方法补水培育水稻秧苗。二、适宜品种(一)春稻区选用17~18片叶,生育期165~175天的高产、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点、多因素试验、研究,对"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形成了"沙区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品种“垦稻12”水稻在黑龙江垦区的育苗技术、秧田管理、本田施肥、整地、插秧、本田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生产技术. 东北垦区“垦稻12”水稻在黑龙江垦区产量高、效益好,现将其关健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技术 1.1壮秧标准 秧龄30~35天,叶龄3.5~4.0叶,苗高14cm,根数18~23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