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笋用雷竹林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规律与经营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竹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母竹引种后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与母竹距离有随着母竹年龄增大而增长的趋势。新立竹数目与新立竹年龄(相对母竹而言)之间及新立竹与母竹平均距离之间均存在函数关系。雷竹引种后各年间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新立竹与母竹距离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年龄对雷竹林分平均单株枝重、枝长、叶数/枝、叶重/枝、叶面积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钩梢处理对平均均叶数/枝、平均叶重/枝及平均单株枝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雷竹株数按径阶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雷竹冠幅、胸径、树高及枝下高等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雷竹鞭侧芽分化为岔鞭规律以及新立竹年龄与母竹距离的关系可以确定雷竹初植密度,由树冠重叠系数及其平均径阶决定笋用雷竹林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2.
3.
【研究目的】探讨短低温型早熟油桃在浙江中部的气候生态适应性,为促进浙江中部鲜桃发展,增加果农收入,推广鲜桃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浙江中部气候特点,在2000—2006年对短低温型早熟油桃千年红、丽春、曙光、早红宝石进行引种试验。【结果】当地冬季温度能满足油桃花芽分化的要来,千年红、丽春、曙光、早红宝石的果实成熟期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能避开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果实品质和原产地相近,裂果率低在5%以下,病虫害轻,商品率在90% ̄95%,同时因本地水果还未上市,经济效益显著。【结论】千年红、丽春、曙光、早红宝石能适应浙中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在浙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根据葛根的生物学特性,从土壤、气温、日照、降水等方面分析了卢氏县葛根生产的可行性,并根据葛根生长期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位于新疆的托里县远离海洋,气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农作物的生长有其地域优势也有局限性。近年来,早熟玉米在托里县试种成功,在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早熟玉米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在种植的过程中也会因当地气候问题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本文在对托里县气候及早熟玉米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早熟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气候问题,并找出解决这种气候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揭示覆盖栽培竹林生理生态变化机制,给竹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依据,分别对覆盖0、3、6、9 a和12 a雷竹林光合性状和光响应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净光合速率(Pn)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在覆盖6 a时显著减小;气孔导度(Gs)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覆盖9 a时显著减小;覆盖6 a后竹林胞间CO2浓度(Ci)均高于覆盖0、3 a竹林;蒸腾速率(Tr)总体随竹林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在覆盖3 a时即显著减小;竹林水分利用效率(WUE)以覆盖3 a竹林最高,覆盖12 a竹林最低;Pn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r呈显著正相关,与Ci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竹林光响应过程中,光合有效辐射(PAR)达20 μmol·m-2·s-1后,覆盖3 a竹林Pn均高于其他竹林,PAR升高至400 μmol·m-2·s-1后,各竹林Pn以覆盖12 a竹林最低;覆盖3 a竹林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最大,覆盖12 a竹林最小;覆盖0 a竹林光补偿点(LCP)最低,覆盖6 a后竹林LCP均在10.000 μmol·m-2·s-1以上;覆盖6 a竹林光饱和点(LSP)最高,达737.703 μmol·m-2·s-1。结论认为:覆盖对竹林光合作用起到制约作用,覆盖时间越长,竹林越难以形成可持续生产力;竹林覆盖至第6年,光合生理发生显著减弱,竹林种群受覆盖胁迫越来越严重,此时,需要及时养竹以更新竹林和采取有效的竹林恢复措施,同时,要重点开展竹林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促进实现竹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2.
覆盖雷竹林植株氨基酸含量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覆盖雷竹林和未覆盖雷竹林植株(竹叶和竹秆)和竹鞭的氨基酸含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覆盖雷竹林的植株氨基酸总量虽比覆盖竹林增加了22.45%,但覆盖雷竹林的竹鞭氨基酸总量却高出了57.77%,其中ASP、GLU、ALA、LEU、PHE、LYS、ARG的增加尤其明显,所以认为雷竹出笋并不取决于植株地上部分的氨基酸,而取决于竹鞭中的氨基酸:另外,通过对不同年龄的植株进行分析,认为2年生的雷竹处于出笋盛期;通过植株营养的分析,没有看出竹林进行覆盖会引起植株营养的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覆盖栽培竹林生态适应机制与策略,在新造3年雷竹林中,设置覆盖和不覆盖样方,于竹林覆盖盛笋期,进行生理整合对覆盖雷竹林克隆分株光合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邻覆盖与未覆盖竹林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相互间均无显著差异;覆盖竹林F3、F6样地与相邻未覆盖竹林气孔导度(Cond)差异显著;覆盖竹林Pn、Cond、Tr、WUE平均水平高于未覆盖竹林,Ci平均水平则低于未覆盖竹林;Pn与Ci呈显著负相关,与Tr呈显著正相关,与Con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690,但相关并不显著,Ci与Cond呈显著负相关,说明Tr、Ci是Pn的重要影响因子,Cond是相对重要影响因子。结论认为:竹林覆盖出笋对竹林光合作用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总体不显著,雷竹林冬笋产出主要还是依靠竹林种群的营养储存;覆盖竹林生理整合作用不明显,一是竹林造林时采用的是独立克隆片段和分株,随着竹林郁闭,覆盖与未覆盖竹林相接地段不一定会形成完整的、相互联络的地下茎结构;二是竹林经营过程中的施肥及翻土整地可能会造成竹鞭断脱,导致竹林地下鞭茎克隆片段化,为更好地揭示竹林种群生理整合作用及其机制,需进行种群控制性试验,以进一步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为现代竹林可持续人工培育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冬枣气象生态适应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5个不同引种栽培地区试验园冬枣的物候期、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观察研究,比较分析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象条件、枣树生育期的主要气象因子、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①冬枣栽培适宜的气象生态条件是盛花期日平均气温为24~27℃,空气相对湿度在55%以上;果实迅速生长期日平均气温为25~27℃;果实成熟期日平均气温为18~21℃,平均气温日较差在10℃以上;无霜期在185 d以上。②山西南部黄河沿岸地区、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与冬枣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和产量品质比较接近,适宜冬枣栽培;而晋中盆地和忻州盆地因气温较低、有效积温少和无霜期短冬枣不能正常着色成熟,不宜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5.
坡向与坡位对雷竹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调查雷竹在不同坡向与坡位的生长情况,共调查45个雷竹标准地,统计结果为出笋数14 625~26 625个/hm2、鲜笋产量1.90~7.11 t/hm2、平均单笋重120.2~298.9 g。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雷竹的出笋数、鲜笋产量和平均单笋重均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与坡位处理之间交互作用引起的鲜笋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经营雷竹林宜选择东南或西南坡、下坡的组合或南坡、下坡组合为好。本文为雷竹造林时选择适生坡向和坡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定量评价退耕雷竹林水土保持功能,利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原理,对不同类型退耕雷竹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退耕雷竹林地水土保持综合指数均大于耕地,其中以(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比例为2:3.5:3.5:1+密度为9000~15000株/hm2+施有机肥30000 kg/hm2和施复合肥3000 kg/hm2+覆盖)模式经营的退耕雷竹林水土保持综合指数最高。此结果可为雷竹林水土保持功能的调控提供依据,对于促进雷竹林水土保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雷竹人工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旨在探索提高雷竹结实率的技术途径,用染色法和加硼酸(H3BO3)培养基法对雷竹花粉生命力进行测定,并对雷竹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雷竹花粉萌发率低,且活力丧失很快;喷施适当低浓度硼酸有利于花粉萌发;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雷竹结实率;种了败育和种实害虫危害可能是雷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雷竹结实率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19.
毛竹经营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述毛竹 (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进展 ,包括栽培类型、经营模式、林分结构 (立竹度、年龄结构、树种组成、鞭系结构等 )、土壤管理、施肥、综合改制及采伐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以休宁县66块毛竹标准地的调查资料的基础,采用科学与实用性兼备,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多级序与逐级控制相联系的原则和方法,对该县毛竹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提出以地形及土壤因子为主要依据的三级分类系统,共划出3个立地类型小区,8个立地类型组,22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