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量丰质优,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实现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是:缺水、少肥和风沙、盐碱、渍涝及低温冷害。如果下大气力进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治理风沙、盐碱、渍涝,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种植结构,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建议:①主攻高产田,抓好中低产田改造;②抓好“北水南调”和高效节水栽培;③与林牧业结合,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④调整结构,优化作物与环境资源的组合;⑤发展粮食的精深加工技术,加速粮食生产商品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差,农村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盐碱、风沙、干旱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但本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却比较丰富,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宜农荒地开发,加强粮食生产;实施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走水土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区综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提高陕北渭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陕北渭北粮食生产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该区域粮食生产潜势,其理由南经依次递减,台塬区最高,丘陵区次之,风沙丘陵区较低,但近期粮食开发的重点区域为风沙丘陵区。作者提出陕北渭北粮食生产的贡献份额,并探讨了各亚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紧握粮食产能安全主动权。把握好中国特色粮食产能安全的科学内涵,着力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应突出抓好国内区域重点。本文在阐释粮食产能安全内涵的基础上,聚焦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安全保障的现实问题,分析当前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在结构问题、资源约束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存在的诸多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思路转向和突破路径。研究表明,生产结构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生产的资源要素约束逐渐增多、生产环境风险隐患正日益凸显是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安全保障的主要障碍。未来亟需推动粮食生产从“多产粮、保产量”转向“稳产粮、优结构”,从“拼资源,高消耗”转向“拼科技,披绿色”,从“被动调整和响应”转向“主动预见和适应”,并从持续调优生产结构,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减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强粮食生产活力,引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区域气候韧性,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5.
马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自然分布极广,全国各地均有生长,尤其是在广袤无垠的荒漠无人区和盐碱地带,马蔺以顽强的生命力与风沙、干旱、盐碱抗争。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动态变化的分析,采用CD生产函数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化肥投入对粮食总产贡献率最大,并呈增强趋势,依次是灌溉,呈减弱趋势,农机总动力贡献率不显著;相关性依次为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持续高效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2004年东北三省农业总体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黑、吉、辽三个省1980—2004年间粮食生产态势、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等问题的研究,找出影响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夏玉米渍涝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渍涝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介绍淮北地区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渍涝特点,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玉米渍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以降低渍涝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源源不断的商品粮行销全国,我国粮食生产的“北粮南运”格局已悄然形成,南方“鱼米之乡”的餐桌上,东北米的比例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美国食葵属菊科,双子叶作物。具有抗逆性强,耐旱、耐寒、耐风沙、耐薄,抗盐碱。一般生育期在9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使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粮食生产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然而,由于各种非生产用地不断增加以及土壤侵蚀、沙化、盐碱化、沼泽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使耕地面积在逐年下降,因此,扩大耕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开发盐碱、干旱、半干旱等贫瘠土地,使其变为可耕地;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实现需要挖掘作物的增产潜力,同时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各种抗逆能力,其中作物抗盐碱性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盐碱对作物生产危害很大,轻者造成减产,重者颗粒无收.因此,植物耐盐碱性育种越来越受到植物育种学家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大豆,国内外科学家已对其耐盐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系统考察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从国家全局层面把握耕地与粮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双固定模型等估计方法,明晰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呈上升态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有效赋能全国粮食安全。在地区异质性研究中,辽宁省、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粮食安全保障效应更加明显,吉林省作用渠道有待畅通。在维度异质性研究中,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通过促进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经济安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态质量保障效应不明显。据此,为了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更好地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从提供东北地区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经济补贴、因地制宜制定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策略、打造以生态质量为导向的“优质粮食工程”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东北地区春播进入关键时期。近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强调,夺取今年粮食丰收对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和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推进意义重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事关全国粮食生产大局,必须立足抗灾夺丰收,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加强,坚决打好抗春旱春涝保春播攻坚战,为夺取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余欣荣指出,当前东北地区春播形势喜忧并存,大部地区土  相似文献   

14.
农田渍涝灾害是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目前三江平原农田渍涝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并对今后治理三江平原农田渍涝灾害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生境条件(盐碱白僵土与风沙土)人工栽培羊草BG、BG-2、B、Y1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盐碱白僵土与风沙土的羊草克隆构型差异。结果表明:在盐碱白僵土上人工种植羊草的分蘖株平均间隔子长度、根茎节间长度、根茎分枝角度均比风沙土羊草大,促使羊草根系分散型分布;风沙土3种构件值较小,促使羊草根系集中型分布。分散性分布使羊草分蘖株避过盐碱加重的土壤斑块,避免了高浓度盐碱对羊草根系生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侯聪 《农业展望》2010,6(7):29-32
2009年冬季至2010年春季,中国东北地区低温雨雪天气频繁出现,春耕春播形势十分严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其粮食生产情况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较大。文章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分析了2010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品种的生长形势,并对后期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试论辽宁省水稻生产潜力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人WTO以后,水稻是我国少数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之一。为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特别对东北地区的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了农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渍涝风险气象等级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天气预报中对渍涝灾害预报的要求,利用东北地区1: 100万DEM基本地形数据,以GIS为平台分析研究区域的水流方向和汇流能力栅格,对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Curve Number径流预报模型进行本地化调试,应用降水量预报和汇流能力栅格,通过耦合得到实际地形的汇流量;将汇流量转化为径流深,根据径流深和渍涝等级对应关系发布渍涝风险气象等级预报,并在一次天气过程中进行试报,预报结果和实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2012,(10):35-35
我国拥有可开展农业利用潜力的滨海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面积近2000万亩,但是土壤盐碱化危害重,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滩涂盐碱区粮食单产仅为中高产地的25%-40%。滨海盐碱区尽管降雨量相对丰沛,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东北地区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单产变化的研究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1978-2004年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阶段性、趋势性、稳定性与不同作物等4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粮食单产时序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农业生产条件的角度,对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