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方玉 《中国种业》2015,(2):22-23
摘要:本文基于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运行,归纳相关的工作内容,并提出合肥种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积极探索有合肥特色的种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肥市、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2.
基于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运行,归纳相关的工作内容,并提出合肥种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积极探索有合肥特色的种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传统种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转型需求,而生物育种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工具,为传统种业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应用潜力。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传统种业面临的挑战,如品种改良、疫病防控、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生物育种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基因编辑、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新型育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潜力。全面系统地讨论了生物育种技术在传统种业转型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包括品种改良、抗病虫害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适应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创新路径。此外,还关注了技术转化和市场推广的路径和策略,以及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考虑。本研究选取了美国和中国的种业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示了生物育种技术在传统种业转型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分析了成功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经验教训和启示。综上所述,生物育种技术在传统种业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创新应用价值,对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珊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123-7128
随着生物育种产业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在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和创新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介绍了生物育种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强调了法律法规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通过对国内外法律法规的梳理,分析了国内法律法规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具体影响,包括种子法、新品种保护法、遗传资源保护法等。在国际层面,本研究探讨了国际种子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规定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法系对生物育种产业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大陆法系和欧美法系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其对经营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贸易的影响。在应对策略方面,本研究提出了国内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如合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技术创新。同时,强调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机会。综上所述,本研究为生物育种产业提供了关于法律法规的全面分析和应对策略的建议,旨在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经历了摸索试探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在我国的发展策略由资本输出为主变成了技术输出为主,在我国通过对新品种的研发培育其核心竞争力。除了传统经济垄断的表现形式之外,种子产业市场垄断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种子研发起到的革命性作用。现代的育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育种技术,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在现代种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现代种业已经成为典型的高技术行业。  相似文献   

6.
生物育种技术是确保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手段。四川天豫兴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8年研究,建立了“基因超进化”筛选系统,获得一批高抗除草剂的作物内源突变基因;运用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深入结合,创建了“自身基因优化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一批高抗除草剂的水稻新品系,为作物获得创新性状提供了新思路,创制出一条新的基因型设计育种方法。该技术研发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国内外授权专利12项。商业化应用“自优育种”技术,不仅能助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难题,还可以推动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快速发展,促进农业生物育种能力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王贵  白娜 《中国种业》2018,(9):28-30
对烟台种子企业、研发、规模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烟台种业发展具备优越的自然资源、浓厚的育种历史沉淀、强大的产业实力和育种力量等优势因素,但也存在种业领军型人才缺乏、生物育种能力薄弱和种子品牌建设滞后等弱势因素;在体制机制、体系建设、品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为烟台现代种业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起,四川省大豆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大豆种植黑马。就国内外育种发展比较、四川大豆育种情况等进行总结概述,分析了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的机遇与现存的问题,对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在促进大豆商业化育种发展上,加强分工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大豆新品种;建设领军龙头企业,推进大豆种子企业建设;保障大豆种业发展,健全种子售后服务体系4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峰 《中国种业》2022,(10):35-38
振兴种业,育种是关键,而商业化育种是强化种业科技创新、提升种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杭州商业化育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通过研究国内外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基本特征,对比分析杭州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杭州商业化育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农作物种子标准化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和建立现代种业的思路,在制定农作物种子系列标准的基础上,搭建了种业标准化组织管理技术体系架构,为进一步完善现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加快育种成果转化,提升种子质量,推动种业产业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