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渤海区张网渔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黄渤海区32个主要渔港、渔村的张网渔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依据调查资料并结合2009年度河北、辽宁、山东以及天津三省一市的渔具渔法调查报告、1983~2009年中国渔业年鉴中记载的张网捕捞产量分类统计资料,对黄渤海区的张网渔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张网产量最高,达90.43万t,贡献率为17.18%,此后逐年波动下降。当前,张网是黄渤海区捕捞作业的重要渔具渔法之一,处在第3位,年产量为38.15万t,贡献率为10.49%。目前在黄渤海区进行捕捞作业的张网共有4个型、7个式、19种张网网型、总量69万顶。辽宁省的张网数量占三省一市张网数量的53.54%,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作业;河北省的张网数量占24.69%,主要分布在渤海湾作业;山东省的张网数量占23.08%,主要分布在日照至烟台近海作业。其中以捕捞海蜇、虾类和小杂鱼为主的并列单片张网占54.51%;以捕捞毛虾为主的双锚竖杆张网占16.12%。大多数张网的最小网目尺寸均在4~30mm之间。综合分析表明,张网在黄渤海区渔业中所占比重较大、选择性较差、最小网目尺寸偏小,不利于黄渤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Developing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for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is because socioeconomic factors have direct effects on ecosystems, and ecosystems have direct effects on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hat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are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in order to predict changes in ecosystems and to provide advice for effective fisheries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be combined with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indicators, in order to conduct the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assessment. In terms of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five socioeconomic criteria were considered as important attributes of socioeconomic changes. These were economic production, business conditions, levels of income, the state of the market, and levels of employment. In order to establish reference points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dicators, target reference points and limit reference points were set 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industries or other fisheries rather than by using the Traffic Light System (TLS) method, which has been used in many previous studies.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developed indicators and reference points to the Korean large purse seine fishery,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fishery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e indicators were evaluated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刘勇  程家骅 《水产学报》2017,41(8):1223-1236
为研究和认识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和海洋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实验依据2000年4个季度大面积定点底拖网的调查数据,利用海洋生态学研究常用的多样性指数,采用聚类的分析方法和空间投射的图示方法,对东海中、北部及黄海南部海域底层渔业生物多样性季节间的分布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探讨了生物数量和重量季节变化不统一的可能原因,并分析了多样性与生物重量和数量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各季站点均可分成多样性水平高、中、低3个类群,各类群呈点、线和块状分布,且呈现中心、夹层和外层分别由高、中、低多样性类群构成的"三明治"结构或组合。各季"三明治"结构分布可能与渔业资源的生理周期洄游活动相关,结构中心水域可能对应多数渔业生物洄游活动主要范围。各季均出现高、低多样性类群直接相联、多样性呈现空间上跳跃性变化的水域,这些水域的资源生物量普遍相对较低,但一般都是毗邻生物量相对较高水域,其分布范围与毗邻相对高生物量水域的绝对生物量水平呈负向关系。春、冬季各类群对应生物平均重量和数量等级一致,而夏、秋季则不一致,这可能与各季渔业生物产卵、生长、补充等不同生命周期过程相关。不管重量还是尾数,多样性指数随生物量增加而下降的情形均多于增加的情形;多样性指数随生物尾数增加的正向关系明显高于与生物重量之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黄海和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基于2013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黄、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渔获量空间分布、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渔业种类185种,其中底层鱼类93种、中上层鱼类31种、甲壳类48种、头足类12种和贝类1种。在鱼类中,鲈形目种类最多,27科47属56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45.2%。夏季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秋季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小黄鱼、鳀和带鱼,优势种季节波动不大。秋季平均单位时间渔获量为46.60 kg/h,高于夏季(39.35 kg/h)。秋季航次调查中渔业资源较夏季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吕泗渔场附近,其他断面渔获量较低。夏季航次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航次。CLUSTER聚类分析表明,黄、东海渔业生物群落可分为2组,夏、秋季2组界线变动不大,2组聚类的形成可能受水温和长江径流影响。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使渔业资源有向两极移动的趋势,导致渔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生物量随纬度的变化,后者表现为生物量平均温度(mean temperature of the biomass, MTB)的改变。为充分了解黄海渔业资源多样性、生物量及MTB的长期时空动态,本研究基于2000、2009和2018年每年秋季(10月)底拖网调查数据,选择生物量占比超过0.05%的种类作为黄海渔业资源的表征种类,结合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遥感数据,对黄海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重要渔业生物的多样性时空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生物量及MTB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9和2018年的表征种类分别为39、37和46种。2009年丰度的绝对优势种占比最高,而2000年丰度的绝对优势种占比最低。生物量占比方面,鱼类各年份占比均高于70%,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甲壳类占比由11.45%增至25%以上,头足类占比最小(<1%)且不断下降。在生物多样性指数时空分布方面,Berger-Parker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趋势相反,且未发现经向或纬向的变化趋势;Margalef丰富度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海域。SST与生物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线性关系(P>0.05)。MTB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且在34°N附近变化明显,黄海深水区低于近岸;MTB最小值出现在黄海北部,最大值出现在调查海域南端。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三重刺网适用范围,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于2015年在黄渤海区以三重刺网渔业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刺网渔船渔业动态和三重刺网渔具种类和作业参数,并追踪调查了代表性渔具的渔获结构、产量和产值,对三重刺网作业渔船的捕捞能力与经济效益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三重刺网渔具对甲壳类和鲆鲽类的选择性较强,捕捞效果好,兼捕幼鱼比例相对较低,是目前近海捕捞渔具中选择性比拖网和张网相对较好的作业渔具。但鉴于目前生产中使用的三重刺网内网衣网线较细,缠绕力强,兼捕现象较为严重,在经济鱼类幼鱼较多的渔场作业,会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的损害。同时从渔民收入角度出发,三重刺网过渡期以后的归属管理应开展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中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有机污染指数(A值)范围为-0.411~0.237,营养水平指数(E值)范围为0.10~0.34,表明海水未受有机污染,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域Si∶N∶P的比值为14.8∶13.2∶1.11,海水营养结构总体上表现为硅和氮的比例偏低;初级生产力水平范围为5~1级,年平均值为3级,属“较高”水平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现存生物量分别为3级、5级和4级,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本次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9项单因子指数值均低于1.0,而综合指数为0.58,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然而,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东海、黄海大型水母类资源动态及其与渔业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以 1990~ 2 0 0 3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水母资源的动态及其与渔业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近年来 ,水母数量一直维持很高水平的大型水母为霞水母和口冠水母 ,远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的水平 ;这些水母分布在 2 8°30′~ 34°N、江浙沿海至 12 7°E ,以 7~ 9月份的相对资源密度指数为高 ;东、黄海海域水母数量的剧增伴随着渔业资源密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表面水温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6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的表面温度状况。研究表明,不同的水团具有不同的温度年变化特点,大陆水系的均极差远大于多年平均水平,说明沿岸海域的表面温度年变化比常年更大,同时黑潮主干区的均极差也比多年平均值高,所以,无论是沿岸海域还是暖流区,2006年的表面温度变化都比常年剧烈。暖流中黑潮暖流、对马暖流以及黄海暖流总体状况与多年平均差不多;而台湾暖流则在2006年大部分时间中保持比多年平均略高的状态。沿岸海域中偏南的区域水温高于多年平均,偏北的区域则与常年差不多,特别是福建沿岸、浙江沿岸和长江口及邻近区域在春季出现了温度偏高的状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秋季黄、东海区大部分海域的表面温度呈现比多年平均略偏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并揭示其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4—11月在该海域开展了6航次底拖网及环境调查。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等方法分析了海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及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及年内演替;运用典范对应分析 (CCA) 探讨了群落结构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采集到的种类共有89种,包括鱼类50种和无脊椎动物39种。鳀已成为海域主要中上层优势鱼种,大泷六线鱼、细纹狮子鱼和脊腹褐虾等冷温性种类成为季节性主要渔业生物,小黄鱼、蓝点马鲛和鲐等传统资源仍在衰退过程中。调查发现部分真鲷幼体及集群蓝圆鲹幼体,海域或有其育幼场存在。调查期间内群落大部分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4月群落显示中等干扰,5—11月群落均显示严重干扰。在所选环境因子中,海表温(SST)、海底温(SBT)、海底盐(SBS)和叶绿素(Chl.a)是导致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SST和SBT的影响尤为显著。本研究系统阐明了黄海北部近岸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季节性演替,为进一步了解该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勇  程家骅 《水产学报》2015,39(5):691-702
为了探讨东海、黄海渔业生物群落结构长期、连续的变化特征,采取聚类和平均营养级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连续14年的底拖网秋季调查数据,对该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结构的变化阶段和规律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将主要的渔业生物进行了类群划分,并分析了渔业生物群落平均营养级与资源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时间范围内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水母暴发前期(1999-2003年),水母暴发期(2004-2007年)和水母暴发后期(2008-2012年).暴发前期,资源量波峰与波谷变化周期为2年,后期则变为1年.水母暴发后,经过5年的剧烈波动发展,群落结构变化恢复到接近暴发前状态的趋势.此外,研究的主要渔业生物品种可以划分为暴发(沙海蜇)、优势(带鱼和小黄鱼)、异常(竹筴鱼)、常见(刺鲳、银鲳和黄鲫)、水母伴随(白色霞水母和海月水母)和偶见(日本鲭、龙头鱼等)6个物种类群.另据物种资源量在水母暴发前后的发生水平,偶见类群中的物种又可分为前期高后期低(龙头鱼、多棘腔吻鳕等)、前期低后期高(蓝点马鲛、大管鞭虾等)和没有变化(日本鲭)3个小类群,这些小类群中的物种具备了作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指示种的特征.最后,14年的渔业生物群落平均营养级与总资源密度对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具体关系式为TL=-0.896 5·ln(CPUE)+14.142 1(TL为平均营养级,CPUE为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此结果显示在营养级降低的同时会伴随整体资源量的增加,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an artisanal fishery targeting mainly soles (Solea senegalensis and Solea solea) and cuttlefish (Sepia officinalis) with trammel nets. Catches of target species, bycatches and discards were studied from October 2004 until August 2005 in the west coast of Portugal. A total of 37 sampling surveys onboard commercial fishing vessels were conducted. The number and weight of individuals of all species caught were registered, as well as the amount discarded and retained by fishermen. A total of 112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Scomber japonicus, Chelidonichthys obscura and Callioynimus lyra were the most discarded fishes, corresponding to 28% in weight and 36% in number of discards. Discards represented 22%, in weight, of the total catches, while the amount retained by fishermen for consumption or direct selling was 12%, also in weight. The overall estimate of the annual discards value due to this fishery was ca. 170 tonnes, comprising near 45 fishing vessels.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catches recorded onboard and the official landings were detected for the main target species. Some bycatches of species under recovery plans were also found.  相似文献   

13.
李纲  陈新军  官文江 《水产学报》2010,34(5):740-750
运用基于贝叶斯的剩余产量模型,对东、黄海鲐资源进行评估,确定了当前鲐资源开发利用状态,估算了在不同收获率水平下未来5年鲐资源量和年总可捕捞量,分析了管理策略实施后鲐资源崩溃的风险。结果表明,2006年东、黄海鲐正遭受过度捕捞,但其资源量并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决策分析表明,收获率为0.3是最适预防性的管理策略,在该策略下,鲐平均资源量将从2006年的451千吨将增加到2011年的871千吨,2011年资源量恢复到BMSY的概率为0.48,而过度捕捞的概率为0。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20年黄河口须子网生计渔业和生物组成周年监测数据,开展黄河口潮间带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研究,评价须子网生产对黄河口渔业资源补充的影响。结果显示,黄河口潮间带的渔业生物种类丰富,共鉴定记录61种生物,以鱼类和甲壳类居多。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组成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多样性水平以夏季7―8月较高,秋季10―11月较低;5―9月、10―11月组群分别具有较高的种类组成相似度。各类群的数量组成中,4―7月螺类数量居多,8月螺类和鱼类数量居多,9月鱼类数量居多,10―11月蟹类数量居多。鱼类是各调查月渔获的优势类群,其中,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 (Liza haematocheila)为各调查月都出现的优势种。个体大小–频数百分比分布显示,黄河口潮间带是小型渔业生物以及多种幼鱼分布的重要区域。4―9月,渔获物的主体均由个体重量< 2 g的生物组成(44%~82%),鱼类以个体质量< 20 g为主,优势种类组成月更替明显。研究表明,开展须子网生计渔业调查和监测是采集黄河口沿岸咸、淡水交汇区潮间带包括鱼类补充群体在内的诸多渔业生物分布资料的有效途径。研究还表明,须子网渔业生产虽为黄河口沿岸当地传统的生计渔业,但其低选择性及在迁移通道的布设方式等易对渔业资源自然补充和增殖养护群体造成破坏,建议主管部门根据幼鱼种类组成和出现季节特征,重点在夏季和初秋季对该渔业的网目和布设区域进行相应管控。  相似文献   

15.
渔业资源管理正在由过去的单一物种管理向生态系统管理转变,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management, EBFM)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而定义和确定一个合适的生态系统是实施 EBFM 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 2014―2015 年 4 个季节的大面调查数据,根据渔业生物分布的水温、盐度、水深和经纬度等因素的季节特征,通过聚类方法把渔业生物划分出不同的生活习性偏好群,并就各类群对水文环境的偏好、空间分布和组成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 EBFM 的实现提供一个生态系统划分方法的探讨。研究结果发现,调查海域的渔业生物可以分成 5 个类群,类群 1 为处于南部近海深水的高温、高盐水域的鱼种;类群 2 为南部外海深水的偏高温、偏高盐水域的鱼种;类群 3 为北部近岸浅水的偏低温、低盐水域的鱼种;类群 4 为中部偏近岸非深非浅水的中温、中盐水域的鱼种;类群 5 为北部近海偏浅水的低温、偏低盐水域的鱼种。从类群物种对水温偏好角度来看,类群 1的水温偏好明显偏向暖水,而类群 5 相对偏冷水,类群 4 属于暖水和冷水偏好同时并有类群;类群 2 和 3 的物种数量均相对较少,且均无冷水种,而后者相对偏暖,前者相对偏冷。从空间分布特点来看,类群空间呈块状分布,各类群块状之间有相连、包含、穿插等组合形式;各类群重心分布四季变化特征差异显著,类群 3、4 和 5,四季洄游起点与终点比较接近,洄游路径趋于完整的闭环;而类群 1 和 2,四季洄游起点与终点相差较远,不能形成完整洄游过程。从类群结构及组成来看,类群 1 在春、夏季的优势种分别为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和大管鞭虾(Solenocera melantho);类群 2 在春、冬季的优势种分别为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日本海鲂(Zeus faber),夏、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刺鲳(Psenopsis anomala);类群 3 情况相对复杂,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除夏季外均处于优势,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在春、夏季为优势种,而黄鲫(Setipinna taty)在秋、冬季为优势种;类群 4和类群 5 均只有 1 个优势种,分别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另外,本研究还提出研究对象在调查水域范围内的数据是否完整的检验方法,以及不同类群相对稳定的比例结构与生态功能之间的联系等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东海大陆架海域蟹类资源量的评估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俞存根 《水产学报》2004,28(1):41-46
据1998年5、8、11月和1999年2月4个月在26°~33°N,127°E以西,水深20~120m的东海中北部大陆架海域,使用桁杆拖虾网进行虾蟹类资源调查所获资料,应用资源密度法首次估算了调查海域主要经济蟹类和总体的现存资源量和MSY,结果是:东海调查海域蟹类总资源量约为18.2×10~4t,MSY约为21.9×10~4t。估算出的蟹类现存资源量比当年渔获量略高,表明该海域蟹类资源总体利用不足,尚有一定潜力。文中还讨论了不同蟹类种类资源的不同利用程度,具体是三疣梭子蟹资源已达过度利用,而细点圆趾蟹、锈斑(虫寻)、日本(虫寻)、武士(虫寻)、光掌(虫寻)等蟹类资源则还利用不足,其中细点圆趾蟹是群体数量最大,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一种蟹类资源,MSY约为10.1×10~4t,最高资源密度达3375.0kg·km~(-2),为合理开发利用蟹类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及历史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污染物。结果显示,通过对黄渤海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超标率、检出率和限量标准进行分析,甄别出需优先监控的重金属有Cr、As、Cd、Pb和Hg。结合各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毒性效应、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用综合评价法分析确定黄渤海鱼类优先监控重金属污染物。总体评价结果为CdHgAs*CrPb,其中,Cd的综合评价总分最高,需高度关注。按照鱼类品种进一步分析显示,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体内的Cd和矛尾复虎鱼(Symechogobius hasta)体内的As*属于优先监控对象。对黄渤海8个沿岸城市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表明,舌鳎和蓝点马鲛体内的Cd属于优先监控污染物,与筛选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此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黄海Ti鱼限额捕捞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0多年在黄海中南部Ti鱼(Engraulis japonicus)越冬场进行的声学/拖网调查生物量评估结果,利用调谐有效种群分析方法(VPA)对黄海Ti鱼资源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Ti鱼限额捕捞工作内容和程序框架。并根据2001年Ti鱼生物量情况推荐,F0.1为0.7时,Ti鱼总允许可捕量(TAC)不超过10万t。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越南将南海的金枪鱼资源作为其"外向型"渔业的重要支撑,不断增加捕捞强度,产量逐年升高。本文总结了越南发展南海金枪鱼渔业的过程,分析了南海金枪鱼资源的开发趋势。越南现代化的金枪鱼捕捞技术主要来自日本,使用的渔具主要有金枪鱼延绳钓、手钓、刺网和小型围网,捕捞的种类主要为鲣鱼、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主要作业区域在西沙群岛南部海域和南沙群岛海域。越南2009年金枪鱼的产量已达到5.9×104t,计划2015年达到30×104t。根据越南海洋渔业研究所(RIMF)的评估,南海中西部的金枪鱼资源量为66~67×104t,可捕量23.3×104t,其中鲣鱼的可捕量21.6×104t,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的可捕量1.7×104t。随着全球金枪鱼捕捞配额的缩减和越南"外向型"渔业经济的发展,越南将继续加强对南海金枪鱼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南海中部海域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和资源量的水声学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南海中部12°N~15°N、111°E~117°E海域进行了4次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其中2014年3月~4月(春季)、11月~12月(秋季)和2015年1月~2月(冬季)利用"南锋"号船载双频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系统(Simrad EK60,38 k Hz、120 k Hz,挪威)进行探测,2014年7月~8月(夏季)利用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70 k Hz,挪威)进行探测。通过鱼类目标强度现场测定,使用回波积分法获得了调查海域内渔业资源的丰度密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动特征。结合夏季调查灯光罩网采样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内评估对象种类组成并估算资源总量。结果表明,夏季共捕获鱼类18种,头足类2种,其中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为主要渔获种类,声学评估其资源量为2.36×106t,约占评估对象资源总量的73.19%。调查海域内单体目标强度均呈单峰状分布,且主要分布于-56.5~-41.5 d B,4次调查该海域范围内目标强度小于-71.5 d B的单体均分布于100 m以浅水层,而目标强度大于-20.5 d B的单体则均分布于100 m以深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