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应用遗传标记选育瘦肉型猪的肉质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 近二十年来,人们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有效的育种措施育成了许多具有很高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的猪种。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某些瘦肉型猪的肉质严重下降,表现为所谓的PSE肉(即灰白肉)。此外,瘦肉猪品种对于各种负荷与刺激十分敏感,应激反应(Stress)发生率很高。目前猪育种中肉质低劣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2.
猪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的B超测定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与瘦肉率直接相关。在猪的遗传育种和性能鉴定上作为两项重要的指标参数深受重视 ,其精确测定有重要的意义。测定活体的背膘厚度在实施超声技术中已广泛应用 ,而眼肌面积的测定则往往依赖于屠宰试验 ,其活体测定技术国内尚未完全成熟。本人采用加拿大 AMI- 90 0兽用B超仪 ,利用其直观的 B超影像对猪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同时活体测定时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摸索出一套趋于成熟的测定技术。1 测定仪器1.1  B型超声波扫描仪 ( B超 ) 湖南国际企业合作公司从加拿大阿米公司引进 AMI-90 0型兽用 B超仪 (重量轻。机…  相似文献   

3.
深县猪初配时背膘厚与头胎繁殖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深县猪母猪配种时的背膘厚与繁殖性能的关系,选取辛集市50头头胎母猪进行配种,根据配种时背膘厚度将猪群分为4组,Ⅰ组(X20 mm)、Ⅱ组(20 mm≤X≤23 mm)、Ⅲ组(23 mmX≤26 mm)、Ⅳ组(X26 mm),并对其繁殖性能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窝产仔数和窝产仔活数,Ⅱ、Ⅲ组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Ⅰ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初生窝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初生个体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断奶窝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Ⅱ组分别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5);断奶个体重,Ⅲ组极显著高于Ⅰ、Ⅳ组(P0.01),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各组间死胎数和死胎率都无显著的差异(P0.05)。提示:深县猪母猪配种时背膘厚为20 mm≤X≤26 mm时繁殖性状最佳。  相似文献   

4.
1986—1990年对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V 系)及其基础群三江白猪和丹麦长白猪的育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DV 系增重速度快(20~90千克日增重达659.4克),饲料报酬高(DV 系一世代猪为2.92,二世代猪为3.07),优于三江白猪,而接近或达到长白猪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DV 系猪已达到了第二个世代。为了考察其各项技术指标,我们于1986—1990年,进行了育肥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下(土布)猪场瘦肉型猪1990年6~10月份的277窝,2974头仔猪资料,计算了初生产活仔数、个体重,30日龄活仔头数、个体重以及60日龄窝重等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并以60日龄窝重为依变量,其余性状为自变量,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初生产活仔数、个体重,30日龄活仔数、个体重与60日龄窝重呈正相关,其中,30日龄头数、个体重与60日龄窝重呈强正相关。欲提高60日龄窝重,必须在提高初生产活仔数和个体重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初生至30日龄阶段仔猪的培育。 60日龄窝重是母猪繁殖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综合经济技术指标。60日龄窝重大,往往表示母猪产活仔数多,泌乳力强,哺育率高;同时,60日龄窝重高,则60日龄个体大,表明仔猪生活力强,体质健康,以此仔猪进行肥育饲养,就会生长快,在较短时间内,消耗最少的饲料和人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猪肉,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60日龄窝重大小在养猪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60日龄窝重与初生产活仔数、个体重,30日龄活仔数、个体重等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情况的研究,找出影响60日龄窝重的主要因素,以便为改进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及为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试验研究不同净能水平日粮对育肥猪生长、背膘及眼肌面积的影响.选择420头(38.5±0.5) kg丹系三元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公、母各半.试验A、B、C、D、E组饲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84、10.05、10.26、10.46和10.67MJ/kg,预试期7d,正式试验期97 d.结果 ...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DVI号系的选育,是国家“七五”、“八五”的攻关课题之一,要求母猪多产、仔猪多活、商品猪的载肉量、出栏率高。在这个系统当中,提高繁殖性能是其重点也是难点,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繁殖性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因而,国内外的学者围绕繁殖性能,从配种、妊娠、营养、防病、管理及品种等各个方面,都进行过详细的研究,相比之下,乳头性状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却探讨较少,国内外仅有的几篇报道结果也不甚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系——DVI号系乳头数的品种特征及与繁殖性能的关系,为育种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瘦肉型猪的饲养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猪70~180日龄是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即从育成到最佳出栏屠宰的体重,该阶段占养猪饲料总消耗的68.47%,也是养猪经营者获得最终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针对瘦肉型猪的饲养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的活体超声波评估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超声波仪的原理和猪的解剖学基础,对猪的活体超声波评估方法进行阐述,旨在通过选择仪器类型,规范化操作步骤和方法来提高测定种猪背膘厚,眼肌面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营养与品种对肉牛血清中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及AMPK活性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选取体重为250 kg左右的西杂牛35头、利杂牛26头、夏杂牛24头,每个品种牛设低、中、高3个日粮营养水平,育肥期为10个月。试验结束后采集肉牛血液,分析营养与品种对血清中AMPK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AMPK活性与脂肪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营养与品种对血液中各生化指标都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从营养上看,高营养时AMPK活性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较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和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含量都随着营养的提高而增加;从品种上看,利杂牛AMPK、ACC活性和HDL含量较高,夏杂牛TG、TC含量较高;营养与品种对HMGR活性和葡萄糖(GLU)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AMPK活性与HDL含量呈正相关,与ACC、HMGR活性和TG、TC、GLU含量呈负相关。可见,高营养会降低AMPK活性,而品种差异也影响AMPK活性,AMPK活性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影响肉牛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2.
夏南牛培育项目始于1986年,1988年河南省畜牧局正式立项,至2006年顺利完成项目各阶段任务,技术和经济指标全部达到预期目的,历时21年。2007年5月15日夏南牛通过国审,2007年6月19日国家农业部发布878号公告,宣告夏南牛在河南省泌阳县诞生。本文详细介绍了项目背景和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和效益、采取的技术和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13.
猪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肌纤维特性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作者就猪肌纤维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肌纤维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猪肌纤维组织学性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首次采用生态地理比较分析法,根据云南黄牛类群分布的自然环境特点,研究了云南黄牛形成与分布的自然生态规律,以及云南黄牛体形结构,内部结构特征和肉用性能与生态因子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5.
解偶联蛋白与动物的冷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的脂肪组织为棕色脂肪组织(brow n ad ipose tissue,BAT)和白色脂肪组织(w h ite ad ipose tissue,W AT)。棕色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线粒体,是哺乳动物非颤抖产热的主要器官,对动物的体温控制和能量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位于线粒体内膜的解偶联蛋白(uncoup ling prote in,UCP)的含量和活性是决定其功能的关键因素。作者综述了UCP的结构、UCP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肥胖的关系、影响UCPmRNA表达的因素,并对UCP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品种、体重和营养对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荣昌(RC)猪和杜×长×大(DLY)杂交猪为试验对象,研究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的发育性变化及品种与营养影响特点。结果表明:2个品种猪的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的发育规律较为类似,肌纤维直径随体重增加呈线性增长,而肌纤维密度则随体重增加呈乘幂方程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肌纤维密度与直径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03)。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在20~50kg阶段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99),但在80kg,RC猪的肌纤维直径显著低于DLY猪(P=0.0043),而RC猪的肌纤维密度则显著高于DLY猪(P=0.0049)。饲粮营养水平对2个品种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2个品种猪的背最长肌肌纤维的生长规律较为类似,但不同品种的肌纤维直径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80kg,RC猪显著低于DLY猪,可能与其优良肉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选择12对初始体重为(61.16±4.13)kg的高坡猪和"杜×长×太"三元杂交猪(DLT),随机分成4个处理,饲喂不同营养水平[NRC(2012)、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的全价饲粮,试验猪平均体重达90 kg时屠宰。结果表明:DLT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高坡猪(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平均背膘厚、肉色的亮度(L*)24 h和黄度(b*)24 h显著低于高坡猪(P0.05);饲喂高营养水平的饲粮可以显著降低猪的料重比(P0.05);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提高了高坡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胴体长和肉色的红度(a*)24 h(P0.05),显著降低了肉色的L*24 h、滴水损失以及背最长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DLT肉色的a*45 m in和a*24 h(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有显著影响;DLT胴体性状优于高坡猪,肉质反之。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提高了DLT胴体性状和高坡猪的肉质,对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长度随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能够逆转录合成端粒,维持其长度,在几乎所有恶性肿瘤中能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它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及抗癌靶点,日益受到重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可作为诊断指标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对象,应用于病理学中。  相似文献   

19.
糯谷猪瘦肉率相关基因的表达与骨骼肌细胞生长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cyclin-dependent-kinase 2,CDK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和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对地方猪品种骨骼肌细胞生长及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选用贵州省地方优良品种糯谷猪为试验材料,外二元杂交猪(长×大)为对照,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骨骼肌MSTN、IGF2及HSL基因的表达,及其蛋白在肌细胞中的定位和分布,并测定肌细胞中CDK2的活性.结果表明:糯谷猪骨骼肌MSTN mRNA的表达量略高于外二元杂交猪(P>0.05),IGF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HSL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P<0.05).骨骼肌细胞中MSTN、IGF2、HSL阳性信号均定位于细胞质,与外二元杂交猪相比,糯谷猪骨骼肌细胞中MSTN和IGF2的表达量较高(P<0.05),HSL的表达量较低(P<0.01),CDK2的活性较低(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MSTN和IGF2基因的高表达、CDK2的低活性使糯谷猪骨骼肌细胞的数量减少,MSTN和IGF2协作使糯谷猪肌细胞出现一定的增生效应,HSL和IGF2共同促进糯谷猪的脂肪沉积,这些因子综合作用导致糯谷猪的瘦肉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畜禽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在分析畜禽种质资源的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畜禽种质资源的危机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指出了我国畜禽种质资源危机产生的不良后果,提出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