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超高压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超高压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特点,介绍了超高压杀菌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分析了超高压处理对食品品质,如脂类、风味物质、蛋白质、淀粉的影响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食品冷杀菌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考虑到消费安全及消费者心理的需求,现代食品加工工艺与技术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其营养成分.然而,传统食品热力杀菌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出一些新型的冷杀菌技术,如超高压杀菌、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脉冲强光杀菌、放射线杀菌、紫外杀菌等冷杀菌技术,引起食品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热杀菌是当代一类崭新的技术,它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原料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介绍了超高压杀菌(UHP)、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PEF)、脉冲强光杀菌(PSL)、微波杀菌(MW)、放射线杀菌(RADIATION)、臭氧杀菌(OZONE)、生物保藏(Bio-conserve)和膜分离(FilmSeparation)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对橙汁理化性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对比巴氏杀菌处理、超高压处理后橙汁中菌落总数在贮藏期间基本无变化,说明2种杀菌方式均能有效杀灭橙汁中的微生物,并在试验贮藏期内保持良好的微生物指标。对比巴氏杀菌处理,超高压处理能较好地保留橙汁中的维C,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在4℃条件贮藏4周时,超高压处理的维C保存率为85.94%,而巴氏杀菌处理的橙汁中维C仅保留49.50%;在25℃条件下贮藏4周后,超高压处理的维C含量保存率为50.31%,而巴氏杀菌的仅保存2.80%;2种杀菌方式对在4,25℃条件下贮藏后橙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几乎没有影响,故2种杀菌处理方式对橙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影响都不大;经超高压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后的橙汁,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指数(OJ)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超高压处理后的橙汁在4,25℃条件下贮藏过程中分别下降0.06和0.11,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巴氏杀菌处理的0.11和0.23。通过贮藏试验发现,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橙汁均不适宜在25℃条件下贮藏,在4℃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因此,超高压技术结合冷藏能得到更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5.
非热杀菌是当代一类崭新的技术,它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介绍了脉冲强磁杀菌(PSM)、紫外线杀菌(UV)、超声波杀菌(USW)、高能射线杀菌(HER)、低温真空蒸汽杀菌(LTVS)、动态超高压杀菌(IHP)、活性包装(AP)、栅栏技术(HurdleTechnology)和化学消毒剂(ChemicalDisinfec-tion)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几种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食品保鲜技术存在的缺陷,对冰温贮藏、辐照贮藏、高压脉冲电场、超高压杀菌技术和纳米保鲜等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新型食品保鲜技术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传统低温热杀菌、超高压杀菌2种不同杀菌方式对酱牛肉感官品质变化、微生物变化等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00 MPa,10 min超高压杀菌技术处理产品,感官评价分值最高,保质期最长。超高压杀菌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有效延长酱牛肉制品保质期的杀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莲藕、莲花、莲叶、莲梗为原料,研究了成熟度、脱涩、调配、杀菌方式对莲藕汁感官品质的影响,评价了口感、香气、色泽、组织状态,测定了维C、菌落总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表明,家庭榨莲藕汁宜选用嫩藕,甜度高、涩味轻;生产上添加0.1%的明胶,可明显降低涩味;莲藕汁最佳调配方案为复配0.5%莲叶汁和0.5%莲花汁;巴氏杀菌生产熟藕汁,呈淡黄色,维C下降37.1%,超高压杀菌生产生藕汁,呈淡绿色,维C下降仅0.8%;超高压杀菌效果达到99.1%,杀菌菌落总数43 CFU/m L,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在4℃下货架期可达12 d。超高压技术为填补生藕汁这一市场空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技术在食用菌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营养丰富,鲜香味美,是优质的膳食来源。超高压技术是食品加工的尖端技术,不仅有利于保持食物的营养和风味,而且应用领域广泛。阐述了超高压技术在食用菌产品杀菌、钝化酶类、保持产品营养成分与品质、提取生物活性功能成分及破碎孢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压食用菌加工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食品加工中超高压灭菌的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高压灭菌技术是世界食品加工业中的一项高新技术,对食品灭菌上加压的利用研究正在摸索中。目前,我国已在果蔬、乳类、肉类等原料的高压灭菌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国内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还参与了国际合作研究这一高新技术。1.超高压灭菌的原理及其对病原菌的杀灭作用食品超高压杀菌,是将食品物料密封于弹性材料或置于无菌压力系统中(常以水或其他流体介质作为传递压力的媒介物),在100MPa~1000MPa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要求,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高压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机制及细…  相似文献   

11.
根据真空包装杀菌原理,针对常规真空保鲜过程中出现的产品酸败、长霉、胀袋、色泽灰暗、褐变等问题,对甜玉米、糯玉米两种类型玉米籽粒授粉后天数即成熟度和玉米果穗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分级,研究甜、糯玉米鲜果穗软包装真空保鲜直接杀菌新技术.研究表明,真空包装保鲜甜、糯玉米穗关键技术在于灭菌时间、压力和温度.  相似文献   

12.
以绿豆为原料,研究了绿豆浓浆饮料的生产工艺。探讨了料水比、预处理方式、均质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绿豆浓浆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水比为1∶13~1∶15,采用预处理方式1,均质压力25~30 MPa,均质温度65~75℃,均质2次,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药桑为原料制备药桑汁,分别采用高压均质、巴氏杀菌、微波+膜处理进行杀菌,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对其微生物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杀菌方式处理的药桑汁均满足果汁微生物指标的规定,其中微波+膜杀菌处理更彻底,未有微生物检出;与药桑原汁相比,高压均质杀菌处理后药桑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和总酚含量均升高,VC、原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面,经巴氏杀菌和微波+膜杀菌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经过高压均质杀菌处理后均则表现出增强的趋势;感官品质评价表明,高压均质杀菌处理的药桑汁与药桑原汁最为接近,且优于药桑原汁,说明高压均质杀菌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较好地保持药桑原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inciple of liquid sterilization by high-pressure gas,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value index of time,pressure,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sterilizing medium was conduc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rupture mechanism by comparing the rate of inactiv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medium.The dissolved CO_2's acidity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rate of sterilization.It also show that the rate of sterilization will increase when time,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pressure raise.  相似文献   

15.
杀菌时间对金针菇泡菜储藏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0℃热水分别对金针菇泡菜进行不同时间的保温杀菌处理,分析其在储藏期间的pH值、总酸含量和活性乳酸菌数量的变化,研究不同杀菌时间对金针菇泡菜储藏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5℃储藏条件下,所有杀菌处理均比未杀菌金针菇泡菜的pH值偏高、总酸含量偏低;未杀菌、杀菌10 min和15 min、杀菌20 min的金针菇泡菜分别在储藏至14、21、28 d时,乳酸菌数量出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分别在21、28、35 d时降至较低水平。因此初步确定金针菇泡菜的最长储藏期分别为:未杀菌的为14 d,杀菌10 min和15 min的为21 d,杀菌20 min的为28 d。  相似文献   

16.
馅料制品微波杀菌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赤豆馅料和冬瓜馅料的微波杀菌效果及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对细菌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微波功率越大,灭菌效果越好;在相同的微波功率下,加热时间越长,微波对细菌和霉菌的杀灭作用越强,杀菌效果越好;赤豆馅料的最佳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灭菌时间2min,装载质量100g;冬瓜馅料的最佳微波杀菌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加热时间1.5min,装载质量100g。  相似文献   

17.
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切果蔬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果蔬产品,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杀菌是保证鲜切果蔬品质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应用最多还是含氯杀菌剂,但因其含有诸多弊端,因此新型的替代杀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新型化学杀菌技术、物理杀菌技术和生物杀菌技术3方面,系统总结了近些年出现的取代含氯杀菌剂的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阐述了新型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及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次氯酸钠用于植物培养基灭菌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添加次氯酸钠替代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在培养基凝固后添加次氯酸钠,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为16小时的培养条件下,浓度为360mg/L时,仍有部分培养基污染;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琼脂加热溶解后,趁热在培养基中添加10mg/L次氯酸钠,未发污染。以‘神马’菊花为外植体,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加入终浓度20mg/L的次氯酸钠时,植株可以正常生长,而且,生长状况好于高压灭菌组;次氯酸钠浓度高于50 mg/L时,生长状况差于高压灭菌组,而且会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19.
牛初乳液态奶和牛初乳粉的加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乳品厂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牛初乳液态奶和牛初乳粉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牛初乳的加工工艺与常乳大体相同,只是由于牛初乳的热稳定性差,其杀菌、干燥、浓缩等工艺条件与常乳不同。通常条件下,牛初乳的杀菌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也可以用辐照等高科技技术手段杀菌,辐照杀菌采用~(60)Co,剂量≤8.4kGy;真空浓缩压力>81kPa,温度≤60℃,浓缩后的奶液干物质含量达到40%~60%;干燥可以采用冷冻真空干燥或低温真空喷雾干燥法,前者用小于规模干燥,真空度为0.3~0.8MPa,料液受热温度<65℃,热蒸汽温度控制在7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