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该病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首先口服补液盐连,用2~3天同,时用中药石蹝榴皮汤。蹞组方:石榴皮60克,茴香50克生、姜40克共,煎汤并加红糖100克分,早晚两次灌服连,用2~3剂治,愈率达97.3%。  相似文献   

3.
犊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多种病毒(主要是呼吸病毒科的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科的新生犊牛腹泻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综合症。主要症状为发热、气喘,黏膜发炎、坏死,白细胞减少、腹泻。  相似文献   

4.
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养牛较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本病引入我国。牛、羊、鹿、猪均可感染本病。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带毒量较高。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该病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5.
犊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又被称为黏膜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病牛和带毒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加强养牛场的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犊牛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腹泻综合症,临床以精神不振、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本病常成群暴发,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点,1~3周龄的犊牛发病最为严重;犊牛出生后务必第一时间吃够足量的初乳,加强母牛管理有助于防控本病,尽早口服微生态制剂也能减少发病率;治疗本病以防止脱水、酸中毒和继发感染为原则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养牛较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新装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种牛,将本病引入我国。  相似文献   

8.
<正>1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养管理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因此,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使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使其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有条件的奶牛场或养牛专业户,可于产前给母牛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等,以使犊牛产生主动免疫;要保证干草喂量,严格控  相似文献   

9.
<正>预防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及时的饲喂初乳,这对新生犊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抵抗冠状病毒的保护机制,位于犊牛的肠道中、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不能给犊牛提供保护力。试验证明,出生正常的犊牛,饲喂初乳后,冠状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的范围为324~537,当它们接种该病毒后4~5日龄时,腹泻发生,但精神体况良好,小肠前部绒毛很少或完全未见萎缩,小肠后部则有严重的绒毛萎缩,在12日龄时才被接种的  相似文献   

10.
一头二周龄荷斯坦小母牛因体重增加缓慢和发热被送至George D Widener大动物医院。病犊早产三周,于生后头12小时内喂以母牛的初乳,以后则用代乳品饲养。生后几天内出现短期腹泻,用对症疗法  相似文献   

11.
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养牛较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种牛,从而将该病带入我国。牛、鹿、猪均可感染该病。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带毒量较高。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该病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12.
犊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养牛场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也被称为黏膜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常以犊牛发病多见~([1])。犊牛病毒性腹泻分布广泛,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该病以发热、腹泻、脱水、流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常呈持续性感染状态。犊牛病毒性腹泻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稳定生产,对世界各地的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犊牛病毒性腹泻的致病原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又名黏膜病病毒(Mucosal disease vires),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ms),是一种单股RNA,有囊膜的圆形微小病毒。1流行病学分析本病易感对象包括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牛,但以妊娠  相似文献   

14.
防制犊牛病毒性腹泻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犊牛病毒性腹泻是养牛较集中发达地区的易发病.笔者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是防制该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该病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犊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养牛场常见而多发的传染病,也称黏膜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以犊牛多发。犊牛病毒性腹泻分布广泛,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该病以发热、腹泻、脱水、流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常呈持续性感染状态。犊牛病毒性腹泻严重危害养牛业的稳定生产,对世界各地的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牛病毒性腹泻在呈世界范围内分布,尤以养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牛病毒性腹泻从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30%,死亡率达30%.犊牛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0~42℃,精神沉郁、喜卧、食欲减退或废绝,鼻镜干燥,排出黄绿色,血丝的胶冻样黏液粪便,粪便恶臭.该病不仅给养牛业带来的损失很大,而且严重的影响到病愈奶牛以后的生长发育和成年期生产性能的发挥.要治疗该病必须弄清楚引发该病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用中医或西医单纯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而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比较满意,为保护和促进奶牛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木 《山东饲料》2004,(8):25-25
一、病因 黏膜病病毒是一种有荚膜,螺旋形,P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病毒对乙醚、胰蛋白酶、氯仿敏感,对酸敏感。-70~-60℃可保存多年。  相似文献   

19.
<正>细菌性的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区别是大便常规的检查来进行确诊,如果是有白细胞或者是脓细胞,就是细菌感染性的肠炎;轮状病毒阳性的话,就是病毒性的腹泻。好多时候还会混合感染,除非进行血清学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犊牛病毒性腹泻(即黏膜病)是犊牛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其病原是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出生后10日龄以内的犊牛是易感动物。本病呈地方性分布,尤以养牛业集中的地区易发病。冬春季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腹泻、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发病率为5%~90%,死亡率高达90%以上。本病病原BVDV可感染猪、羊(绵羊、山羊)等动物,犊牛病毒性腹泻主要传染源是发病和隐性带毒动物。2015年3月海南州某规模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