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政 《食用菌》2003,25(5):29-29
栽培双孢蘑菇要获高产稳产 ,掌握覆土的性状和覆土管理方法是一重要环节。就全国而言 ,各地覆土的配制及它们的性状各不相同 ,有用黄土作覆土的 ,也有用砻糠细泥、草炭配合土及黄土碳渣等作覆土的。但无论如何栽培中覆土的性状及管理方法 ,对于蘑菇菌扭结成菇蕾及其重要 ,这也就是蘑菇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1 覆土的消毒与覆土 将调配好的覆土 (pH7.5左右 ,含水分 5~ 7成 )以一方土 1L40 %的甲醛用量稀释成 1%~ 5 %的溶液再加上 0 .5 %~ 1%的敌敌畏或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消毒 ,甲醛的浓度视消毒时堆土的速度和土的干湿度而定。经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麦田土(含25%细沙)、菌糠土(麦田土25%、糙皮侧耳菌糠75%)、草炭土(100%)为覆土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进行出菇栽培,对出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测定计算,并对覆土理化性状及其中可培养细菌生长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草炭土作覆土子实体产量最高(606.4g/kg),生物学效率达133.4%;草炭土孔隙度为7.3%、持水率为73.4%,该覆土中可分离培养细菌量在覆土21d最高达30×108cfu/g,均明显优于另两种覆土基质。三种覆土中细菌量从覆土初始至首潮菇出土现蕾(覆土21d)皆表现迅速增长,在菇蕾形成及出土后至采收期(覆土21~30d),细菌数量却迅速减少。毛头鬼伞产量与三种覆土的孔隙度、持水率(含水量)、可培养细菌量(出土现蕾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种植蘑菇,要覆盖一层土用来保水保肥和支撑菇体,保持和稳定料内小气候。常规覆土是采用改良、砻糠土或自然土,少数地区也用泥炭土。近年来,我们对覆土材料做了一些比较试验,结果每平方米产菇7.17kg,比常规用改良土覆盖的增产21.5%,且菇的质量提高7.5%。现将煤炭渣掺自然土作蘑菇覆盖材料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蘑菇生产中都是采用粗、细土粒两次覆土,不仅工艺烦琐,劳动强度大,且往往遇雨天不能制作大小土粒而耽误了覆土时机。改革覆土材料和方法,是广大蘑菇栽培者的迫切愿望。为此,我们进行了六种覆土材料的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二)覆土材料①炭泥:粉状煤烧后的灰渣。②泥炭:若干年前植物埋藏在土层下形成的。③散状土:土表下13~15厘米的松散中壤土,大的直径为1~1.5厘米,小的为0.3~0.5厘米。④砻糠泥浆土:稻壳在5%石  相似文献   

5.
盐渍化土壤覆土材料理化性状及其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山西省当地盐渍化土壤添加草炭土、醋糟、谷糠或高粱壳配制的不同覆土材料(Ⅰ:66.7%草炭土,33.3%盐渍化土壤;Ⅱ:50%草炭土,50%盐渍化土壤;Ⅲ~Ⅴ:每立方米盐渍化土壤分别添加45kg醋糟、谷糠或高粱)的理化性状,并比较不同覆土材料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生长的影响,以草炭土为对照。从覆土至第一潮菇采收结束,Ⅰ和Ⅱ覆土电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Ⅲ~Ⅴ覆土的电导率则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为1427~1980μS/cm,第三潮菇采收时,Ⅰ~Ⅴ覆土电导率均显著下降;覆土第6天开始,Ⅰ~Ⅴ覆土的pH明显高于对照,为7.47~8.47;Ⅰ和Ⅱ覆土处理的发菌天数与对照相同,Ⅲ~Ⅴ覆土处理则比对照延长3d;各处理的第一潮菇和第三潮菇的采收时间均为5d,第二潮菇采收时间各处理间略有差异,但总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以Ⅲ覆土处理产量最高,达21.3kg/m~2。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化土壤添加草炭土、醋糟、谷糠或高粱壳均可作为生产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6.
栽培蘑菇,历来要覆土,以支撑菇体,问接承受水份,保持料中小气候。国外一般采用泥炭覆土。国内多用自然土或人工改良土作覆土,如果覆土消毒不严,会导致杂菌污染,而覆土中调水份不当会引起板结,造  相似文献   

7.
覆土是蘑菇栽培中的一项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为改革这项工艺,我们于1978年开始旧菌床覆土层再利用的尝试。本县有些公社已有较大面积推广,部分菇房已沿用三年了。实践证明,旧菌床土层的再利用,只要处理妥当,不会影响蘑菇产、质量,且比常规覆土节省工作日达60~70%。 (一)具体做法 1.旧床土的保存。事先把菇房门窗畅开,让床土层凉干约1周,再将床土逐层耙下(尽量少带菌料)聚集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不同覆土材料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2个试验基地进行6种不同覆土材料的双孢蘑菇出菇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100%泥炭土和发酵土两种覆土材料生长良好,无板结情况;与常规材料相比,可增产10%~20%。因此泥炭土和发酵土是适合我区栽培双孢蘑菇的理想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9.
覆土是双孢菇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其子实体必须在覆土之后才会发生,而且子实体是在覆土层中扭结长大的,不覆土就不能形成子实体.理想的覆土材料应是团粒结构好、孔隙多、保水力强、持水率高、酸碱度适中、病虫杂菌少的土壤.不同的覆土方法对产量和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用泥炭土作覆土材料可比单纯用田园土或砻糠细土增产20%左右,而且提早出菇3~4 d,出菇的密度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
常规栽蘑菇的覆土,是用稻田土,其制作花工费时。我们于1986年进行复合覆土材料制作试验,每米~2产鲜菇8.1公斤以上。其制作方法:取田土63%、马粪21%、磷肥1%、石灰2%、笼糠13%。土翻晒3~5天,于覆土前2天把腐熟马粪、笼糠、  相似文献   

11.
闫为桥 《食用菌》2003,25(5):23-23
双孢菇覆土 ,是一项技术性强 ,劳动强度大的环节 ,栽培者均感压力很大 ,笔者在生产中进行了不同覆土方法中的许多技术环节改进、对比试验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1 覆土方法 ①常规覆土法 :第一次覆 1.5~ 2cm直径的干颗粒土 ,厚 2 .7~ 3cm。覆土后用pH7.5~ 8的石灰水轻喷勤喷 ;3~ 4天把土调湿没有白心 ,当大部分菌丝接近土表面 ,盖一层 1.3~ 1.5cm的细干土 ,在 2~ 3天内将土调湿。②一次性覆土法 :用水把土调到手握成团 ,掉下即散 ,手上有潮印的程度 ,土粒直径在 0 .1~ 2cm ,一次覆土 3.5~ 4.5cm厚 ,覆土后不喷水。③多…  相似文献   

12.
平菇是菌类大规模商品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栽培技术也日臻完善.但由于管理措施不当,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和质量,这里介绍几项增产措施,供生产上应用.(一)覆细土在菌丝已长满料的袋或块上覆土2~3cm,可减少料中水分的蒸发和稳定温度,并能保护原基.一般可增产10~20%.覆土方法:①打穴填土,菌丝长满料面后,揭开薄膜,用细的尖头木棒从料面打穴达料底,穴中加细土(高出料面),再盖好薄膜,出菇前浇水时向穴土潺流浇灌.②畦(袋)面覆土,冬季畦(袋)栽,可直接向菌床上覆10cm厚细土,再加盖麦草或草帘保温,当菌丝长满,外界温度适宜出菇时,  相似文献   

13.
沙壤土掺草炭土作双孢蘑菇覆土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含不同比例草炭土作为覆土材料,对其持水性、覆土层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商品性、子实体产量和效益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含50%草炭土覆土,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但与30%草炭土相比增产不显著,而且成本较高,净收益反而低于用含30%草炭土覆土。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郭倩  凌霞芬 《食用菌》2002,24(1):20-21
覆土是蘑菇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覆土材料的性状直接影响到出菇的早晚和产量。特别是覆土的持水率、保水力对产量的影响极大。近年来 ,各地都在不断地进行覆土材料的选择和改进 ,从简单的采用菜田土、河泥土到人工配制复合土 (如细泥砻糠土、发酵土 )、东北泥碳土。但我国许多山区土质均偏沙 ,保水力差 ,持水力低 ,而粘性土 (如菜田土、河泥土 )来源很少 ,极大的制约了该类地区的蘑菇种植业的发展。实践证明 ,将稻麦草打成粉末 ,按一定比例添加 ,可使覆土持水率大大提高 ,且菌丝吃土快而充分 ,产量高 ,只使用小型机械便可完成加工 ,具…  相似文献   

15.
张晓梅  李秀林 《食用菌》1994,16(5):30-31
平菇栽培比较简便,所以普及最广,但是后期污染及减产低质问题仍较突出。为寻求一条平菇后期最佳栽培方案,我们于1991年冬~1993年春,连续开展了一系列比较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设计方案 供试菌种为紫孢平菇,由本室保藏分离。试验设四组:①室内脱袋覆土;②室内带袋覆土;③室外脱袋覆土;④室内带袋浸泡(对照)。 (二)试验方法 选出过三潮菇、无病虫害、菌丝白色、生命力较强的菌袋(每袋干料0.5kg),随机选入各组,每组80袋。室内覆土:将菌袋或菌棒(脱袋后称菌棒)单层立放于水泥地上,温度保持在12~15℃,组间留30cm通道,选地表10cm以下壤土,去杂过筛覆土1~2cm,覆土后喷重水一次。室外栽培:阳畦深30cm、宽110cm、长200cm,菌棒覆土后罩塑料薄膜及草帘。室内对照:自来水浸泡48小时后堆三层罩薄膜。记录出菇日期、菇产量及子实体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6.
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泥炭为覆土材料,研究覆土时不同含水量的泥炭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覆土时的最适含水量为60%~65%,覆土含水量(55%)过低会造成双孢蘑菇商品菇率降低和产量下降,含水量(70%)过高会导致总产量降低;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不仅影响产量,且对商品菇子实体的外观品质也有重要影响,随泥炭含水量的提高,子实体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和单重增加。尽管覆土后可通过喷水增加含水量,但在覆土时保持泥炭合适的含水量可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笔者的多年试验和观察,在食用昔栽培中对其进行培土或覆土,不仪可大幅度增加产量,且可显著地提高品质,从而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培土或覆土的增产实例(一)平菇生料袋栽平菇在我省比较普遍,当采收二潮菇后,在温室内挖坑作1.2米宽的畦,眭间留25厘米人行道.把脱袋的菌块用竹签划破菌皮3~4道线后平码于畦内,尔后覆1~5厘米厚土,每米2泼浇35~50公斤水.泼水后大部分土随水冲入菌块缝间,待水渗掉后随即再覆0.5~1.5厘米厚的湿润细土,以不露菌料为宜,并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覆土后经出二潮菇,如见畦面土壤板结,可用铁耙划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双孢蘑菇不覆土很少或不出菇,其机理还不清楚。研究应用离子色谱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采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ACC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与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简便快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的ACC含量显著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可能具有乙烯合成的ACC途径。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利用ACC,消除了双孢蘑菇菌丝合成高浓度乙烯对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栽培蘑菇以来,在覆土材料的制备和覆盖工艺上,基本没有什么改变,仍采用粗、细土分2~4次覆盖,不仅费工,且劳动强度大.为简化覆土工序,我们在1982~1983年河泥砻糠等材料试验的基础上(见本刊84年第4期),对河泥砻糠土的最佳配比、覆盖厚度及相应的技术进一步作了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备料:将砻糠过筛去杂后,置pH11的石灰水中浸过夜,用800倍液多菌灵喷洒(100斤料喷15斤)消毒,然后覆盖薄膜.河泥取自无污染的河浜,捞起后放在水泥地上沥去部分水分,当含水量达  相似文献   

20.
测定菜园土、果园土、堆制土3种不同覆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检测其对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ortentosus)菌棒覆土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菜园土为覆土出菇效果最好;其物理性质与果园土无显著差异,但在全碳、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含量上高于另外两种覆土,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