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 PNRSV)严重危害蔷薇科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分布。为建立快速有效的PNRSV检测方法,依据PNRSV 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从桃叶片上扩增PNRSV-CP片段,将双酶切产物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28a-CPPNRSV,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菌株,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在分子量约25 ku处有蛋白质条带,符合预期大小。镍柱亲和纯化PNRSV CP蛋白,以其纯化蛋白质免疫健康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ELISA、Dot blot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抗血清能检测到PNRSV CP基因在感病植物叶片中表达,而在健康植株中未检测到;制备的抗血清滴度稀释至1∶64 000时,仍能与纯化蛋白质发生特异性反应。综上,制备的PNRSV抗血清特异性强、效价高,可用于PNRS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PNRSV 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指示植物GF305和田间果树为试材,建立并优化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的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RT-PCR检测体系,使用该优化体系对樱桃树、桃树和杏树中携带PNRSV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检材料的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感染率均较高,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侵染百合的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PNRSV)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鉴定百合上发生的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方法】对待测百合种球随机抽样,在温室内种植并观察,长出叶片后,用RNA Extraction Kit (Sangon, China)从幼嫩的叶组织中提取核酸,将反转录出的cDNA用 PNRSV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PCR产物得到了450bp的目的片段。低熔点胶回收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从百合中所扩增的450bpcDNA的核苷酸序列与27个早期已报道的PNRSV分离物的CP 基因的同源性为84.5%~99.1%。【结论】百合是PNRSV的一新寄主。  相似文献   

4.
This study was to molecular identify 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 (PNRSV) occurring on lily. Lily corm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grown in the greenhouse. The total RNAs were extracted from younger leaves, and partial amplification of the CP gene was performed by RT-PCR with primer pairs specific for PNRSV. An expected cDNA fragment of about 450 bp was amplified from lily, cloned into pGEM-T-easy vector, sequenced, and shared 84.5-99.1% homology with the 27 PNRSV isolates reported previously at the nucleotide level, indicating that lily is a new natural host of PNRSV.  相似文献   

5.
桃树李坏死环斑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桃树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根据PNRSV外壳蛋白基因设计引物,进行RT和PCR扩增,获得良好结果,对目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与NCBI中报道的PNRS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在建立的RT-PCR技术基础上,对RT-PCR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外壳蛋白(C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套特异性识别CP基因中6个不同区段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适用于PNRSV的RT-LAMP检测技术,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评价。结果显示,此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出PNRSV,对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黄瓜花叶病毒(CMV)、蚕豆萎蔫病毒(BBWV)的检测均为阴性,灵敏度高于RT-PCR 10倍。  相似文献   

7.
桃病毒病调查与检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陕西省桃主产区的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ELISA检测.查明了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LMVd)和桃耳突病毒(PEV)等5种病毒和类病毒在桃上的存在及感染情况.ELISA检测结果表明,PNRSV的感染率最高,CLSV发生也较普遍,PDV感染率较少,各种病毒的混合感染都有出现,PNRSV、PDV和CLSV的总感染率达65.8%.PLMVd和PEV的田间发病率约为1.0%和0.2%.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从木本植物组织中获得高质量RNA的快速、简单和高效的核酸提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核酸的二氧化硅捕获,避免了使用苯酚、氯仿等有机溶剂。利用该方法从樱桃组织中提取的总RNA用RT-PCR技术检测PDV,PNRSV均获得成功。从感病植株的一年生枝的叶片、韧皮部及芽组织中扩增出了预期的目的片段,即172和449bp,而健康组织中无此扩增带。该法提取的总RNA用于RT-PCR技术检测,其敏感性至少与商业出售的QiagenRNeasy提取试剂盒相当,但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设施樱桃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明确病毒种类及带毒率。【方法】对新疆石河子设施樱桃病毒病害进行调查,利用已报道在樱桃上发生的8种病毒特异性引物,对122个设施樱桃疑似病毒病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设施樱桃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表现有花叶、卷叶、褪绿黄化、畸形、皱缩等。在样品中扩增出与樱桃病毒A(Cherry virus A,CVA)、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 spot virus,PNRSV)、李矮缩病毒(Prune dwarf virus,PDV)和樱桃绿环斑驳病毒(Cherry green ring mottle virus,CGRMV)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4种病毒扩增片段与Gen Bank中注册的相应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分离物CVA-SHZ、PNRSV-SHZ、PDV-SHZ和CGRMV-SHZ与Gen Bank中已报道的分离物Ch TA12(KT310083.1)、DJ1-1(JF333586.1)、HSY4-1(HQ539657.1)、ZZ-Ch-13(KC965106.1)对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5%、99.5%、99.0%和99.4%。CVA、PNRSV、PDV和CGRMV的检出率分别为67.3%、61.1%、6.5%、4.9%,受两种及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56.5%。【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设施樱桃病毒病原以CVA和PNRSV为主,且两种病毒复合侵染较为普遍。这是在新疆设施樱桃上检测到CVA、PNRSV、PDV、CGRMV4种病毒。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重RT-PCR方法,建立可同时检测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 spot virus,简称PNRSV)、李矮缩病毒(Prune dwarf virus,简称PDV)、樱桃绿环斑驳病毒(Cherry green ring mottle virus,简称CGRMV)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PNRSV、PDV、CGRMV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多重RT-PCR的退火温度、循环数、灵敏度、特异性、dNTPs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建立能同时检测3种樱桃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PNRSV(675 bp)、CGRMV(363 bp)、PDV(304 bp)特异片段,扩增产物大小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表明,3种病毒的序列与相应参考序列相似性达90%以上。多重RT-PCR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退火温度为58℃、35个循环条件下,效果均较为理想;dNTP的浓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最适的浓度为0.6 mmol/L;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最低检测浓度为59.7 ng/μL。应用该方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樱桃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灵敏地同时检测单一或复合侵染的3种樱桃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