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高梁重病地块的病苗上,分离到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6种真菌,其中以前三种的分离量比较大。致病性测定表明:立枯丝核菌的AG5是高梁苗病的病原菌,而其它5种分离菌只能造成微侵染,基本上不是致病菌,也不能促进立枯丝核菌对高梁幼苗的侵染。苗龄10-15天是从田间分离病菌的最好时期。多数表面消毒剂不适合立枯丝核菌的分离。不正常的温度、光照、湿度条件,容易导致错误的病原学结论,接近自然发病的条件的控制是研究病原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绿豆根腐病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为供试靶标病菌,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供试病菌的室内抑菌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混配增效药剂筛选实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氟菌唑对尖孢镰孢菌的EC50分别为43.336μg/mL和1.501μg/mL;福美双和氟菌唑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为66.38μg/mL和0.128 μg/mL。二元混配增效药剂筛选结果显示,福美双和氟菌唑按照6:4体积比混配对两种供试病菌的室内抑菌增效作用显著,为最佳增效配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报道内吸杀菌剂拌种灵(2—氨基—4—甲基—5—甲酰苯胺基噻唑)及其复配剂拌种双(拌种灵+福美双)对棉苗立枯病、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研究。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试验,证明拌种灵对立枯病具有相当或略高于常用药剂五赛合剂(五氯硝基苯+赛力散)、稻脚青(甲基砷酸锌)的效果,而拌种双除保持了对立枯病与拌种灵相当的效果外,对炭疽病的防效与五赛合剂相近,略低于稻脚青。使用拌种灵或拌种双的棉籽发芽率近于未处理的对照,后期长势良好。拌种灵对立枯病效果优于拌种双,而拌种双对炭疽病效果优于拌种灵。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疆棉田立枯丝核菌不同菌丝融合群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北疆棉区采集了典型的棉花立枯病病苗及棉田土标样686份,按常规分离方法分离得到399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272个纯化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株。用标准菌株,通过载玻片菌丝融合试验测定,将纯化的272个菌株划归为3个菌丝融合群:即AG-2、AG-4和AG-5,分别占总菌株的6.24%、84.2%和1.1%。另有23个菌株不与任何标准菌株融合,占8.46%,说明新疆北疆棉田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多核丝核菌的AG-4融合群。通过从10种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筛选效果好的麦芽蛋白胨(MPDA)配方培养基(Ⅱ)进行对峙培养,将纯化获得的272个丝核菌菌株,划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将多核的不同菌丝融合群及其各营养亲和群代表菌株在3种不同主栽棉花品种上(每品种都加不接菌的对照)进行温室盆栽致病力测定,结果以AG-4对棉花的致病力最强,其次是非融合类,AG-2和AG-5虽致病,但并不致死苗,其平均病指数分别为94.9、81.4、53.1、43.5。  相似文献   

5.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引起的冬小麦种植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病害.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缓解和治理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对禾谷丝核菌的毒力.结果表明:98%戊唑醇原粉、95%氟环唑原粉、96%烯唑醇原粉、96%三唑醇原粉、97%吡唑醚菌酯原粉、95%丙环唑原油的EC50分别为0.115,0.158,0.237,0.432,0.652和1.426mg/L,表明小麦纹枯病菌对上述杀菌剂比较敏感;95%苯菌灵原粉、97%咪鲜胺原油和98%噻菌灵原粉的EC50分别为8.034,9.225和14.894mg/L,病菌对药剂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97.56%甲基硫菌灵原粉的EC50为587.362mg/L,抑菌活性较差.将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分别与烯唑醇、三唑醇、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按照有效成分1∶1的比例复配,联合毒力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上述复配药剂对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室内研究表明,噻菌灵、咪鲜胺、克菌丹、抑霉唑4种杀菌剂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有效浓度为5×10-8的抑霉唑和6×10-8的咪鲜胺浸泡处理10min能完全杀灭梨黑斑病菌,是极具潜力的浸果处理杀菌药剂。  相似文献   

7.
棉籽带菌是远距离传病的主要途径。病棉株种子带菌率0.01—46.8%。带菌部位以种壳为主,但子叶、胚均带菌。棉籽上除带枯萎病菌外,还带有半棵、串珠、茄病、木贼等几种镰刀菌及其他杂菌,干扰检验。文中介绍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其成分为:甲基纤维素1克、KH_2PO_4克、蛋白胨5克、MgSO_4·7H_2O0.5克、K_2S_20.2克、KCl 0.6克,NH_4NO_30.3克、五氯硝基苯0.1克、蔗糖20克、链霉素0.1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毫升。应用其进行分离培养棉籽,可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颜色反应,较容易地检验出棉花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8.
新疆花芸豆根腐病病原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花芸豆根腐病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和致病性的研究,初步确定新疆花芸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是终极腐霉菌(Prthium ultimum)、尖孢镰刀菌(Eoxysporum)、木贼镰刀菌(Eeqvset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花芸豆根腐病的发生不是单一病原侵染造成的,通常是两个或更多病原共同侵入产生的。4个病原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终极腐霉菌,幼苗的存活率低于对照9.00个百分点,其次是立枯丝核菌。4种病原菌对温度、光照时间、酸碱度等的要求有差异,5℃低温下只有木贼镰刀菌和终极腐霉菌能缓慢生长;木贼镰刀菌和终极腐霉菌对光照时间较敏感,光照时间大于12 h,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尖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终极腐霉菌对pH值均比较敏感,在pH值小于4或大于8生长速度明显下降。药剂处理种子经过室内、田间试验,多菌灵、福美双和五氯硝基苯处理的种子保苗效果好,病情指数降低明显,对种子安全。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几种作物丝核菌交互致病性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鉴定江苏省几种作物病原丝核菌所属种及菌丝融合群的基础上,进行六种作物病原丝核菌菌株与其寄主的人工交互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六种作物病原丝核菌对各自的原分离作物均表现强致病性。将该六种病菌在六种作物上的病情指数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水稻纹枯病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六种作物,综合致病力最强,平均病指为42、38;第二类为玉米、大豆纹枯病菌及棉花立枯病菌,其致病特性及症状与水稻纹枯病菌相似,但致病力较弱,平均病指分别为31、0,25、80和18、95:第三类为大、小麦纹枯病菌,其致病特性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不侵染大豆和棉花,平均病指为28、1和26、53。据致病力划分的类群与菌株所属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另外,本文还讨论了病原丝核菌在自然界中相互侵染的可能性,以及各种作物丝核菌种群的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几种作物丝核菌交互致病性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鉴定江苏省几种作物病原丝核菌所属种及菌丝融合群的基础上,进行六种作物病原丝核菌菌株与其寄主的人工交互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六种作物病原丝核菌对各自的原分离作物均表现强致病性。将该六种病菌在六种作物上的病情指数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水稻纹枯病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六种作物,综合致病力最强,平均病指为42、38;第二类为玉米、大豆纹枯病菌及棉花立枯病菌,其致病特性及症状与水稻纹枯病菌相似,但致病力较弱,平均病指分别为31、0,25、80和18、95:第三类为大、小麦纹枯病菌,其致病特性与前两者截然不同,不侵染大豆和棉花,平均病指为28、1和26、53。据致病力划分的类群与菌株所属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另外,本文还讨论了病原丝核菌在自然界中相互侵染的可能性,以及各种作物丝核菌种群的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棉立枯菌对不同棉花品种致病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曾在亚洲棉中鉴定出抗棉炭疽病的品种,近年来,又在抗棉角斑病的选育中有新的进展;几年前印度试验证明,棉根腐病菌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致病力有明显差异;我国已成功的选育出抗棉花枯萎病的品种,但对棉立枯菌在不同棉花品种致病力差异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收集部份棉花品种,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人工病土中棉苗的病情指数,比较致病力的差异性,探索抗立枯菌基因存在的可能性。 方法:测定菌为辽阳棉苗立枯菌,致病力中等,玉米沙培养,玉米为沙子重量的25%,玉米沙含水量为25%,25℃黑暗培养  相似文献   

12.
非洲菊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腐病是非洲菊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世界各地普遍发生。腐皮镰孢菌、长蠕孢菌、尖镰孢菌、立枯丝核菌为主要致病菌。4~8月份是病害的高发期。带菌土壤是病害的主要侵染源。植株根部的伤口和高温高湿的环境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对病害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切欣特等药剂稀释后灌根处理对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BAS389(N-环已基-N-甲氧基-2,5-二甲基-3-呋喃基甲酰胺)是最近试验对立枯丝核菌和其它病菌很有效的一种新杀菌剂。 离体试验中,BAS389对六种分离的立枯丝核菌是高毒,在0.25—1.0微克(有效成份,下同)/毫升,就有较强活性,抑制生长(约80—90%)最高浓度是2.5微克/毫升,浓度再加大,不能进一步再增加。 在土壤中,加BAS389 0.5微克/克土,大大降低立枯丝核菌的腐生活性。5.0微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花椒枝枯病在陕西省花椒产区大面积地发生,严重影响了花椒的生长,导致花椒产量和质量的显著降低。为明确花椒枝枯病的病原,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致病性验证,分离获得花椒枝枯病菌。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TEF1-α序列的串联分析,将花椒枝枯病菌鉴定为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eres。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5种杀菌剂对花椒枝枯病菌的菌落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生物源杀菌剂中以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0.3%苦参碱乳油抑菌作用最显著,EC50分别为0.046和0.608 mg·L-1;化学杀菌剂中以复配农药的抑菌作用更显著,以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和12%腈菌·三唑桐乳油的抑菌作用最显著,EC50分别为0.002、0.115和0.125 mg·L-1。本研究能为花椒枝枯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新化合物氟醚菌酰胺(LH-2010A)对10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毒力,同时研究了其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无性繁殖过程、菌丝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醚菌酰胺对10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比结构相似的选择性杀菌剂氟吡菌胺具有更广的杀菌谱。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EC50值均小于1.00 μg/mL,对其他8种病原菌的EC50值则在1.10~4.63 μg/mL之间;而氟吡菌胺只对辣椒疫霉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0.61和0.72 μg/mL。在100.0 μg/mL下,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抑菌作用明显,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生和菌丝生长量,使菌丝分支增多、变短、变粗;以不同浓度的氟醚菌酰胺处理棉花立枯丝核菌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520 min时最高处理浓度下的相对渗率为77.01%。表明氟醚菌酰胺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并能明显抑制棉花立枯丝核菌的多项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由立枯病丝核菌引起的烟草立枯病是我国烟草苗床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评价了5种杀菌剂 (嘧菌酯、啶酰菌胺、氟啶胺、丙环唑和嘧霉胺) 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以及其对烟草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丝对氟啶胺和嘧菌酯的敏感性高于丙环唑和啶酰菌胺,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较低;嘧菌酯对菌核形成的抑制作用强于丙环唑、氟啶胺、啶酰菌胺和嘧霉胺;5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菌核萌发均无抑制作用。在离体烟叶的保护活性方面,12.5和50 mg/L的嘧菌酯和啶酰菌胺对立枯病的保护作用优于氟啶胺、丙环唑和嘧霉胺;在治疗活性方面,50和200 mg/L的嘧菌酯的治疗作用优于其他4种杀菌剂。因此,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嘧菌酯最适合用于烟草立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沈阳市郊在茄子、辣椒、甘蓝、洋葱、茼蒿、小白菜和芫荽等的猝倒病菌的分离结果,诱致苗床猝倒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丝核菌,其次为腐霉菌,最少为镰刀菌。但在个别蔬菜如洋葱病苗中,腐霉菌猝倒病首的数量也很多。通过室内茄子幼苗土壤施药防治的二次试验结果,有7种不同种类的药剂和它们15种不同组合的处理,发病率都低于对照区。证明这些药剂都有防病保苗的作用,但其中以五氯硝基苯为主的混用药剂防治效果最好。五氯硝基苯单用虽亦能收到相当好的效果,但无兼治其他病菌的能力。在丝核病数量降低时,其他病菌的数量则会有所增长,因此防治蔬菜苗床猝倒病,采取土壤药剂混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产品评价     
续接2001年第3期“产品评价”8杀菌剂品种药效试验评价8.1防治梨黑星病参试品种6个 ,其中以福星效果最好 ,福星有内吸治疗作用 ;其次为仙胜、好力克、Orius在防治梨黑星病上虽也表现出有一定防效 ,但这几个产品还需作进一步的药效试验验证。喷克、克菌丹作为保护性杀菌剂可以考虑与三唑类杀菌剂轮换使用 ,以延缓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产生。需指出的是 ,福星在砀山酥梨上使用要避开开花期。8.2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治在参试的6个品种中 ,好力克的保护及治疗效果均是非常突出的 ,波尔多粉是保护剂中最好的。易保是新型的杀…  相似文献   

19.
采用ISTA滤纸法检测得出:20%邻烯丙基苯酚悬浮种衣剂按1∶ 30~1∶ 90药种比(质量比)包衣处理"中农8号"和"长春密刺"黄瓜品种的种子,对黄瓜种子安全,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95.75%~97.75%和80.00%~84.25%;PDA平板上检测药剂包衣处理对黄瓜种子带菌消毒效果显示,消毒处理效果达到66.67%~100%。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染色处理结合显微技术实验证实,邻烯丙基苯酚对危害黄瓜秧苗的土传病原菌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27.59和34.16 μg/mL;药剂处理使供试病菌的菌丝发生中空、解体断裂等异常现象。20%邻烯丙基苯酚悬浮种衣剂1∶ 30~1∶ 90包衣处理黄瓜种子后接种供试病菌,对腐霉病菌和立枯丝核菌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73.31%~100%和85.16%~100%;随着药剂包衣处理浓度的增大,邻烯丙基苯酚防治两种病原菌侵染危害黄瓜秧苗的效果提高,等效或者优于常规药剂福美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20.
棉花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Sadow)在上海地区时有发生。通过研究认为:棉花茎枯病能在多种培养基质上生长,对pH值的选择范围比较广。以pH6.8~7.8最适.菌落在含有少量(0.1%左右)盐份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器孢子发芽需要有少量糖分等碳源,发芽最适温度是19—22.5℃,病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0.5~22℃。在海岛棉米—10品种上进行人工接种以23℃最适。潜育期仅24小时,发病也最重。另外,在适宜的条件下,海岛棉的潜育期比岱字棉短1天;棉株有伤比无伤的短1~2天。棉花茎枯病的初侵染以土壤中病残体带菌为主。再侵染由器孢子随风、雨传播造成。发病条件与气温、湿度、降雨量关系密切,与栽培条件也有关系。药剂筛选的结果,为认百菌清、托布津、福美双等对棉花茎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文中还对棉花茎枯病与蚕豆褐斑病(Ascochyta pisi Lib Var.fabae Spra-gue.)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