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是沿用前苏联时期设计的配电变压器,但目前多数国家采用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均采用星形连接,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采用三角形连接,低压侧采用星形连接。两者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1)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强度要求较之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稍低。(2)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其二次侧负荷产生3n  相似文献   

2.
正规定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不能超过其额定电流的25%,即100 kVA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超过36A,200 kVA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超过72 A,315kVA配电变压器中性线电流不超过113 A。2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1)在台区建设或改造完成配电变压器投入运行时,没有对用电户数、用户用电负荷进行统计,然后合理地给三相分配负荷。(2)在日常的10 k V配电变压器管理工作中,三相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国网山西长子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子公司")共有公用配电变压器701台,通过农村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在线监测,2015年6月三相负荷不平衡率超过40%的配电变压器高达120余台,占比超过17%,三相负荷不平衡率最高曾达到了82.5%。为了彻底消除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该公司开展了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专项治理工作,并将该工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4.
<正>三相不平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在农村10 kV配电网中,多采用Y,yn0联结组的配电变压器。在农村低压三相四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由于用电户多为单相负荷如电焊机、潜水泵、照明灯等负载或单相和三相负荷  相似文献   

5.
配电变压器三相平衡与无功自动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乡电网中,大量采用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配电变压器Y/yn0接线。由于存在很多的单相负载、用电不同时性等原因,因此配电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运行是不可避免的。配电变压器的不平衡运行,中性线电流的增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农网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及配电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根据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的概念,提出了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刘丙江 《农村电工》2012,20(6):45-46
(2)定期测量三相负荷电流,检查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测量应在白天和夜晚用电高峰时进行,测量后计算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规程规定,配电变压器出口处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不大于10%,其他地点不大于20%,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配电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如果计算结果大于规定标准,应做好单相负荷的调整工作,力争用电高峰时三相负荷基本平衡,不平衡度越小越好。不平衡度计算公式如下:不平衡度=(最大相电流-三相平均电流)/三相平均电流×100%  相似文献   

8.
正农网10 kV配电变压器大多为D,yn11接线方式,可灵活实现单相和三相供电。但如果中性线断线,单相负荷将受到影响,或造成部分用户的电压偏低,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或造成部分用户的电压升高,导致设备的烧毁。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对中性线断线进行预防。笔者现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1)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负荷尽量均衡,防止中性线因流过的不平衡电流过大而烧断。  相似文献   

9.
金秋生 《农村电工》2003,11(3):27-27
1零序电流的产生三相四线制供电网络在运行中,当三相负荷基本平衡时,其中性线没有电流通过,或只有很小的电流。但由于单相负荷的变化,引起三相负荷不平衡。当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造成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对称,中性线就会有电流通过。其电流在中性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流分量分流于配电变压器各相绕组中,称之为零序电流。只有当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时,配电变压器才产生较大零序电流。2零序电流的危害零序电流在配电变压器绕组中流动必将产生零序磁通。零序磁通在各相绕组中会感应出同方向的零序电势。该电势与…  相似文献   

10.
<正>配电变压器发生三相负荷不平衡既与用户负荷特性、使用时间有关,同时也与电力系统的规划、负荷分配有关。在农网系统中,由于用户多为单相负荷或单、三相负荷混用,并且千家万户电器不同、负荷不同、用电时间不同,所以造成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现象难以避免。1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1.1对配电变压器的危害造成配电变压器出力减小。配电变压器绕组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1调整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工作现状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由于0.4 k V配电线路负荷接入采取单相二线制、二相三线制原因,在不同供电时段,很多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负荷产生不平衡现象,易发生单相过负荷现象,配电变压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线路损耗。变压器在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时,由于变压器绕组压降不  相似文献   

12.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平衡问题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能否平衡,不仅关系到变压器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也影响到低压线路的线损,是对变压器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进行的低压线路改造,多是把配电变压器移到负荷中心,改造低压线路、整改户内线路等,虽然也知道三相负荷不平衡也会增加线损,但由于认为是次要的因素,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措施不够有力。  相似文献   

13.
陈荔钟 《农村电工》2005,13(10):22-22
1降低配电变压器出力,威胁安全运行配电变压器的绕组结构是按对称运行设计的,每相绕组结构性能是一样的,故其允许最大出力,只能按三相负荷中最大一相不超过额定容量为限。因此,当配电变压器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状况下运行时,其出力将受到限制。如一台容量为80kV·A的配电变压器,其  相似文献   

14.
农村普遍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由于三相负载和单相负载并存,如果三相负载分配不均,配电变压器在运行中就存在着三相负载不平衡问题。笔者通过对本县100台配电变压器进行调查,所带三相负载基本平衡的占10%;不平衡但不超出规程规定的占35%;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的占55%。可见,农村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在低压电网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1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的危害1.1增加了变压器的损耗 配电变压器功率损耗包括空载损耗(也叫铁损)和负载损耗(也叫铜损)。空载损耗基本是个恒量。负载损耗是随变压器所带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并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可以看成三只单相变压器的负载损耗之和。配电变压器在相同输出容量的情况下,不对称运行增大了变压器的损耗。1.2降低了变压器的出力  相似文献   

15.
(1)正确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和安装位置。农村综合性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一般应以满足实际所需要负荷的最大值为标准,最多留有不超过10%的余度,以防止大马拉小车,增加损耗。配电变压器应安装在负荷中心而不是地理位置中心,要使配电变压器靠近负荷大的地方,供电方式应采用放射式,这样可以缩短供电距离,降低导线上的功率损失。(2)采用子母变压器,提高配变利用率。目前农村相当一部分村配变利用率低,一年中除抗旱,打场等农忙季节负荷较高外,长时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采用子母变压器可根据需要投运不同容量的变压器,抗旱、打场…  相似文献   

16.
孙宁 《农村电工》2008,16(5):35
在安装配电变压器的过程中,曾出现一次由于10 kV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不一致而导致并列调试失败的例子.现将常见的10 kV三芯柱铁心配电变压器两种接线组别Y,yn0和D,yn11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村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平衡问题河北省丰润县电力局吴家生农村电网的配电变压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副业和农业生产专用的配变.这类变压器的大部分负荷为三相,一般没有三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另一类是给村庄居民区供电的。这类配变供电区域大、线路长、负荷分散...  相似文献   

18.
1 变压器负荷不平衡对系统的影响 1.1 增加线损 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线损增加表现在两部分:一是增加配电变压器损耗;二是增加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近年来农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供电公司经济效益和农村用户的电能质量,同时极易造成低压设备损坏事故。国网山西晋城供电公司通过农村配电网运行监测系统的统计,对三相负荷明显有差异台区进行了负荷调整,虽取得一定成效,配电负荷不平衡情况有所下降,但部分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无规律可循,持续时间时长时短,给运维人员调整带来巨大困难。尤其到了夏、冬季,随着人员流动性增加,更增加了调整难度,有的台区刚调整好不到一个月,配电变压器负荷又发生了变化。同时,在调整三相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山东省夏津县香赵庄台区线损率高达7.63%,较夏津县供电公司下达指标高出2.85个百分点,较供电所年度线损率高出3.15个百分点。10月份测得三相电流不平衡率高达52%,确认是导致台区线损率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1台区现状(1)台区配电变压器基本位于负荷中心,为S7型125kVA的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n0。(2)香赵庄台区共有东、西两条低压线路,主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