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献坤 《农友》2002,(11):22-22
采收甘薯时要轻挖、轻运、轻放。对有伤口的薯块应在气温30-35℃、相对湿度90070-95%具通风良好的地方放置4-6天,以便伤口愈合。在田间受水渍3天以上的甘薯不可窖贮,只能马上科用(如鲜食、喂猪、制粉等)。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含热量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现在甘薯作为保健佳品得到广泛承认,近些年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在甘薯稳产、高产栽培过程中,安全贮藏是丰产、保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冬季,不少农户有把甘薯与马铃薯放在一起混藏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甘薯喜温怕寒,在12~15℃范围内可贮藏较久,低于9℃就会发生冻害,造成腐烂或硬化变质。而马铃薯贮藏温度比甘薯低,温度高了易腐烂。种薯贮藏窖温宜控制在1~5℃,最高7℃,低于0℃则易受冻腐烂。温度高于5℃,易出现表皮皱缩现象,尤其是在通过休眠期后块茎芽眼中的幼芽便开始萌动,12℃以上块茎便大量抽芽。  相似文献   

4.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地处北纬36°41′~37°35′,东径121°11′~122°47′,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四季分明的特点.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1.5℃,历年平均降水量778.4mm,历年平均日照2569.4hr,年平均日照率58%.全市耕地面积17.19万hm2,丘陵占52.38%,境内主要壤种为棕壤,适宜甘薯栽培,甘薯产量高,质量好,常年栽培面积3万亩.  相似文献   

5.
胡建设 《福建农业》2005,(12):28-28
甘薯贮藏薯块体积大.含水量多.皮薄组织乘软。不易贮藏。特别是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碰伤后,一邑病菌侵染,就会腐烂。更由于它原产热带.喜温怕冷,如果贮藏期间温度低于临界点,也会受冷害。不同生育期的薯块及品种的耐贮性也有差异,所以甘薯比其它粮食作物较难贮藏。  相似文献   

6.
<正> 板栗较难贮藏,它既怕热怕干、又怕水怕冻。在贮藏过程中,常因处理不当,而使板栗破口、霉变、遭虫害。因此,在贮藏中要注意把住“三关”。 1.作好贮前准备 (1)采收要适时。同一板栗品种,成熟期相差10~20天。让其自然落籽,果实充分成熟,肉质充实,风味好,但采收期拖长,易遭鼠害,损失大。应在刺包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并有30~40%的刺包顶端已微呈十字开裂时一次采收比较合适。 (2)要选晴天采收。切不可在雨天,或雨后初晴,或晴天露水未干时采收。  相似文献   

7.
棉花种子种皮厚而坚硬,且被短绒包裹着,导热性差,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达10年以上.但如果水分和温度较高就会使棉花种子的呼吸作用加强,不仅消耗养分,而且还产生水分和放出热量,导致种子堆发热霉变,降低活力.  相似文献   

8.
1.窖址选择 选择地势高低适中、易排水、有光照的地方。要确保窖中不积水,防止冬天窖面冰冻。 2.甘蔗窖开挖  相似文献   

9.
李君兰 《农村科技》2004,(12):36-36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原产于亚洲西部,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大蒜被称为土里长出的青霉素,除含有常规的营养成分外,还有蒜氨酸、大蒜辣素、大蒜新素,对多种球菌、杆菌、霉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和蛲虫等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它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在烹调鱼、肉、禽类和蔬菜时有去腥作用。特别是在凉拌菜中,即可增味,又可杀菌。  相似文献   

10.
兰兰 《农村新技术》2004,(12):37-37
一、选择容器。蜂蜜是弱酸性液体,应采用非金属容器,如缸、木桶、无毒塑料桶等贮藏。在蜂蜜产量较高的地区,可建立蜂蜜贮存池。所有容器不得带异味,要洗净擦干。蜂蜜不能盛装过满,运输时要留25%~30%的空间,以防蜜汁发酵外溢。蜂蜜要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和无异味的室内,室温保持5~10℃。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贮藏温度对甘薯品质的影响,以甘薯品种'心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8,12,15,20,22℃)对甘薯食味品质、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失重率、腐烂率、发霉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贮藏可以显著提高甘薯贮藏前期食味品质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但甘薯易受冷害,贮藏后期腐烂率较高;12℃贮藏可以显著降低甘薯失...  相似文献   

12.
<正>冬季,不少农户有把甘薯与马铃薯放在一起混贮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甘薯喜温怕寒,在12~15℃环境下可耐久贮藏,低于9℃就会发生冻害,造成腐烂或硬化变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贮藏温度对甘薯商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温( 10~ 2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温度(1、4、7℃)处理对采后紫心甘薯和黄心甘薯贮藏期间冷害率、霉腐率、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降低甘薯的霉腐率和失重率,1℃和4℃虽能在短期内保持甘薯的商品性,但不宜长期贮藏.其中,1℃贮藏下甘薯发生冷害的时间为9d左右,4℃贮藏下甘薯发生冷害的临界点在45 d左右,而7℃贮藏甘薯180 d,未发生冷害.因此,7℃贮藏的效果最好,可以抑制甘薯的霉腐和失重,有利于甘薯商品性的保持,并能在生产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甘薯也称红薯、红苕、番薯、白薯、山芋、地瓜等,主要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块根。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相似文献   

15.
16.
彭长江 《农技服务》2002,(11):35-35
<正> 红苕既是粮食和饲料,又是加工增值的原料。红苕的安全贮藏问题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冬天一窖苕,开春一滩泥”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要解决红苕的安全贮藏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18.
近几年来,各地葡萄栽培面积越来越多。但因葡萄收获季节集中,不易保存,不便运输,甚至来不及加工就烂掉不少,影响果农收入。现介绍一种葡萄窖贮保鲜技术。一、建造地窖1.窖址的选择与设计应选择在地势略高、通风良好的地方(最好在树荫下)建窖,有利于前期降温。窖容为30立方米,半  相似文献   

19.
钟浓 《今日农村》2004,(1):41-41
草木灰贮藏鲜椒,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保存期较长等优点,其保鲜效果优于泥土泥沙、谷壳糠灰,是一种实现辣椒增值的好方法。其具体操作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