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品种宁317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及其遗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水稻品种宁317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及其抗性遗传模式,并寻找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单分蘖鉴定、苗期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和抗生性测验分析宁317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并分别采用单分蘖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方法对武育粳3号与宁317构建的F2群体、F2:3家系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同时以SSR标记连锁分析方法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宁317表现出较强的病毒抗性和较弱的抗虫性;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显性单基因的遗传模式;SSR标记分析结果显示该抗病基因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上,与标记RM287间的遗传距离为21.7cM。这表明宁317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主要来自于对病毒的抗性,由1对主效核基因控制,以宁317为抗病亲本结合本研究结果,可望加快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选育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从育秧到收割全程的综合性状评价研究了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武运粳23号虽然在秧田期承载的灰飞虱成虫量高,但对条纹叶枯病菌表现出较强抗性,整个生育期基本未见条纹叶枯病病株,也未发生黑条矮缩病,并且对后期褐飞虱具有一定的抗性.[结论]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年份,武运粳23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不同品种单季粳稻、糯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单季粳稻、糯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皖稻86、镇稻6号、皖稻68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单季粳、糯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掌握地区间差异对不同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影响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合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进行了此项试验。结果表明,W002、扬辐粳4928、盐稻6号表现好于武育粳3号,尤其是扬辐粳4928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掌握地区间差异对不同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影响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合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进行了此项试验.结果表明,W002、扬辐粳4928、盐稻6号表现好于武育粳3号,尤其是扬辐粳4928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宁粳1号在沿海地区经过近2a的试验示范种植,体现出抗条纹叶枯病及高产优质的优良特性,通过高、中、低三类肥力水平田块进行精确施氮试验研究,为如东县主推水稻新品种宁粳1号在高、中、低三类田块中分别达到11.25t/hm^2、10.5t/hm^2、9.75t/hm^2的目标产量,合理确定氮肥用量及其运筹技术、实现分类指导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部分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江苏省近年生产上主栽的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来源,探讨采用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抗条纹叶枯病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和感条纹叶枯病的梗稻品种武育粳3号为对照,对江苏省近年来育成的28份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并利用与 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同时对抗病品种的亲本来源进行了系谱追踪.结果显示,与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能准确鉴定含该基因的抗性品种,该标记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系谱分析证实江苏省大部分抗性粳稻品种如镇稻88、徐稻3号、南粳46等均含有来自籼稻Modan和Mudgo的Stv-b~i基因;而不含Stv-b~i基因但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好的粳稻品种如扬辐粳8号、淮稻9号和淮稻11号则可能具有其他抗源.表明生产上利用的主栽粳稻品种条纹叶枯病具有多种抗源,对聚合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及培育持久抗性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射阳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综合防治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2年来,江苏射阳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优质品牌大米“射阳大米”的当家品种“武育粳3号”属感病品种,全县种植2.66万hm2。总结了射阳县面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严峻形势,采取综合的有效措施,确保了水稻“武育粳3号”大面积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业学报》2022,(4):130-133
近2年来,江苏射阳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优质品牌大米“射阳大米”的当家品种“武育粳3号”属感病品种,全县种植2.66万hm2。总结了射阳县面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严峻形势,采取综合的有效措施,确保了水稻“武育粳3号”大面积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爱知106抗条纹叶枯病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爱知106分别与感病品种金陵香糯、武育粳3号及武粳15杂交获得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重病区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研究爱知106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结果表明,爱知106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由一对核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遗传,不同F1显性程度的差异可能与感病亲本的遗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痫的发生与水稻品种有极大关系,为确保粮食生产.笔者进行了不同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中“花优14”、“秋优金丰”、“寒优湘晴”有较好抗性,常规稻中“南粳42”、“秀水123”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南粳42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浸种、秧田期及本田拔节前都没有使用对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有防治效果的药剂的情况下,南粳42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秧田期病株率为0.81%,大田期调查均未见条纹叶枯病。因此,对于常规水育秧田移栽稻,单就水稻的条纹叶枯病抗病性而言,南粳42可以作为常规移栽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3.
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95-1除对抗病力最强的水稻品种宁粳13号无致病力外,对其余8个水稻品种致病力都很强,可做为宁夏地区的代表菌株,用于水稻白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14.
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高产粳稻武运粳7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对延长品种使用年限、培育抗性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采用品系比较试验的方法,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株系的农艺性状与武运粳7号十分相近,个别株系甚至优于武运粳7号.根据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综合表现,最终从改良系中选出了1个最优的品系C14.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粳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中粳8415)F3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1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特别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适宜手插、机插、直播等多种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16.
华粳6号(原名:华粳20316)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并被列为江苏省良种补贴水稻品种,2007年泗阳引进种植2667hm2,占全县水稻良种面积的44%.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尤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本文根据华粳6号特征特性阐述其高产精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王春林  王文相  陈雨  杨雪  张爱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87-13887,13960
2012 ~2013年对安徽省256份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明确了近年来新品种(组合)抗性的基本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安徽省区试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一般,杂交籼稻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较差,中粳稻、单季晚粳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相对较好.抗性较好的品种有两优807、两优160、两优560、两优831、扬育粳2号、丰糯1246、皖垦糯1号、明粳1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适宜东海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引进17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旱育秧移栽稻的分蘖能力、抗倒性、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及丰产性进行鉴定比较。结果表明:连粳7号、宁粳4号、连粳2008、中稻1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东海县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武运粳7号是江苏的高产粳稻品种,因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改良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表型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14个改良系中,C09、C11、C12和C13的多项品质性状优于武运粳7号,C14的食味值最高;C11、C12和C14不仅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武运粳7号是江苏的高产粳稻品种,因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改良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表型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14个改良系中,C09、C11、C12和C13的多项品质性状优于武运粳7号,C14的食味值最高;C11、C12和C14不仅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