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用我国西北的主要牧草苜蓿、少打旺、草木樨、三叶草、小冠花及偃麦草等96个品种,用^60Coγ射线照射种子,测定出苗率。辐照剂量与出苗率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出苗率与剂量之间呈显著、极显著的负相关,出苗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计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并按射敏感性将牧草品种划分为敏感型、中间型和迟钝型三类。其中敏感型品种14个(含禾本科牧草品种10个),占总数的14.59%;迟钝型品种11个(含上  相似文献   

2.
扶芳藤种子与枝条的~(60)Coγ辐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60Coγ射线辐射扶芳藤干种子和枝条,结果表明,种子辐照后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存苗率均受到抑制,与辐射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辐照处理后第1真叶期明显晚于对照,并且植株生长随剂量增大变缓慢。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28.56Gy。枝条辐射后插穗生根的数量和长度与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枝条的半致死剂量为95.54Gy。  相似文献   

3.
悬铃木种子~(60)Coγ辐照及其苗期生物学性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悬铃木干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悬铃木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400Gy辐射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悬铃木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成苗率降低,株高、鲜重、根长也明显下降。辐射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50~250Gy处理各组出真叶期比对照组依次推后2、5、9、14d。300~400Gy处理组虽有发芽,但幼芽严重扭曲,15d后逐渐死亡。通过对悬铃木辐射组与对照组成苗率和根长进行比较,初步推测悬铃木辐射的半致死剂量为50Gy,辐照诱变的适宜剂量为50至250Gy。  相似文献   

4.
~(60)Coγ辐射对野牛草干种子的刺激生长效应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用不同剂量(25~300Gy)60Coγ射线辐射野牛草干种子,对辐射后干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幼苗的性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观测,结果表明:辐射可促进干种子萌发,特别是100Gy辐射剂量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对田间出苗率,幼苗的根长、高度而言,150Gy是其临界点;辐照剂量在100Gy以下对幼苗的茎叶和根系鲜重有促进作用;因而,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初步确定促进野牛草种子萌发适宜的辐射剂量为100~150Gy。  相似文献   

5.
~(60)Co-γ辐射对桂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辐射对桂花种子的诱变作用,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7个桂花品种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察其对桂花种子萌发及出苗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桂花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除籽银桂外,其它6个品种种子发芽率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6个桂花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降低。6个桂花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潢川金桂紫梗籽银桂短柄籽银桂米花籽银桂金盏碧珠宽叶籽银桂,分别为267、151、146、135、98和55Gy。低剂量(50Gy)的辐射能显著提高潢川金桂、短柄籽银桂和金盏碧珠3个品种种子的萌发率及出苗率;高剂量(200Gy)辐射后种子虽能萌发,但出苗率受到明显的抑制,尤其是250Gy时,除了不受辐射剂量影响的籽银桂外,其余6个品种出苗率均为0。本研究结果可为桂花辐射育种提供依据,促进桂花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栽培大麦的辐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0—40krad~137Cs γ射线照射47个不同类型栽培大麦。结果表明,裸麦的辐射敏感性极显著大于皮麦。不同类型栽培大麦辐射敏感性的次序是:四棱裸大麦>六棱裸大麦>二棱裸大麦>四棱皮大麦>六棱皮大麦>二棱皮大麦。供试品种的敏感性可分为5个类型,即极迟钝型,迟钝型、中间型、敏感型和极敏感型。试验还表明,不同基因型大麦的细胞核体积与辐射敏感性无明显的相关关系,核体积的剂量效应曲线在30krad时出现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7.
~(60)Coγ射线辐照马铃薯适宜剂量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先泉  王翠  赵勤  刘勇强 《核农学报》2010,24(5):917-921
采用不同剂量(27.0、31.5、36.0和40.5Gy)60Coγ射线照射3个马铃薯品种(系)S6-3、S6-4和川芋5号块茎,分析辐照剂量对田间成苗率、出苗动态及几个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供试品种(系)致死作用剂量效应明显,适宜剂量为31.7~39.9Gy。辐照降低出苗率、推迟出苗期、延长出苗持续期,品种(系)间存在敏感性差异;辐照当代(M1)田间未筛选到具有显著形态性状变异的个体。S6-3叶片生理特征分析表明:本试验剂量范围内,辐照对马铃薯当代植株表现的影响主要是损伤和抑制效应。分析认为:在马铃薯块茎辐射诱变时应采用较低的剂量率,并应对后代(VM2)株系进行更细致的形态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  相似文献   

8.
γ射线辐照杜鹃试管苗诱发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恒  王长泉  巩向忠 《核农学报》2003,17(5):347-349
研究了60 Coγ射线对杜鹃试管苗的辐射效应 ,得出试管苗的致死剂量为 2 4Gy,最佳诱变剂量为 8~ 1 6Gy,在 1 2和 1 6Gy处理试管苗中高枝嫁接后 ,发现了花色明显变异的突变体 ,连续多次转接突变体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60Co-γ射线辐射对百合的诱变效应,以卷丹百合、金百合、湖北百合、岷江百合鳞茎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剂量(0、2、4、6 Gy)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统计分析其辐射后的出苗率、性状表现、生理生化指标及变异状况。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金百合、湖北百合、岷江百合的出苗率、株高、开花率、产量均较对照降低。卷丹百合在辐射剂量为2 Gy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辐射剂量为4 Gy时,4个百合品种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辐射剂量达到6 Gy时,鳞茎均未出苗。2 Gy辐射处理对4个百合品种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4 Gy处理时叶绿素含量则下降;所有品种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均逐渐增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卷丹百合的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他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金百合、湖北百合、岷江百合适宜辐射剂量分别为2~4 Gy、2 Gy、2 Gy,而卷丹百合在本试验中未找到适宜辐射剂量。本研究为百合的辐射育种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羟基脲抑制与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 ,在大麦种子的吸涨初期 ,种胚DNA合成主要是DNA非预定合成 ,一定剂量下6 0 Co γ辐射能刺激增强种胚的DNA非预定合成。辐射刺激效应随修复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50~ 40 0Gy的电子束辐射对大麦种胚的DNA非预定合成也有刺激作用。在半致死剂量附近有一峰值 ,在致死剂量附近出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和不同浓度的NaN3对毛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研究2种诱变方式对毛竹种子发芽率以及萌发种子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开展毛竹诱变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0Gy剂量的γ射线辐照促进种子萌发,随着剂量的增加,对种子的发芽率抑制作用达极显著性水平,而NaN3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的抑制则达显著水平,说明137Csγ射线对毛竹种子产生的诱变效应较NaN3明显;不同剂量γ射线和不同浓度NaN3对萌发种子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在低剂量和高剂量时均出现明显的变化临界点,分析得出保护酶活性可以反映毛竹种子对γ射线和NaN3的敏感性。初步选择出137Csγ射线和NaN3对毛子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和浓度分别为95.5Gy和0.16mmol/L,可以将其作为毛竹种子适宜的诱变剂量。  相似文献   

12.
γ射线辐射对高羊茅种子发芽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12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高羊茅的3个品种千年盛世、知音和猎狗5号的干种子,观测辐射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的SOD、POD和PPO酶的活性。结果表明,50Gy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较高剂量的辐射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萌发过程中3种酶的活性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高羊茅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为150Gy。  相似文献   

13.
金梦阳  危文亮 《核农学报》2009,23(1):95-122
以1Gy/min的剂量率,用不同剂量(0~800Gy)的60Co γ射线辐照续随子干种子,对M1种子萌发情况及苗期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供试剂量范围内,辐照对续随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对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随剂量的增加和幼苗的生长而增大。在以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以活力指数下降一半时的脊梁VID50及幼苗半致癌剂量GR50为标准,通过回归分析初步预测,供试续随子适宜辐照诱变剂量约为400~600Gy.  相似文献   

14.
辐照对地被菊种子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10~50Gy)对地被菊种子发芽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30Gy以上辐照剂量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20Gy以上剂量辐照造成了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也呈升高趋...  相似文献   

15.
~(60)Co-γ辐射对菜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30  
用60 Coγ辐射预先浸泡 1h的菜心种子 ,结果表明辐射延缓了种子萌发 ,但不影响萌发率 ;幼苗的高度、根长、幼苗鲜重随剂量增大而受抑制 ,与存活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 ;适宜的处理剂量为 2 0 0~ 30 0Gy。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辐射剂量对胡杨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有助于提高胡杨种子耐盐性的辐射剂量,以新疆甘家湖采集的胡杨种子为材料,进行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辐射剂量分别为0(CK)、50、100、150、200 Gy,研究辐射处理对不同NaCl浓度胁迫(0、25、50、150、250、300 mmol·L-1)下胡杨种子各发芽指标值和累计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Gy辐射处理下,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的平均发芽率、平均发芽势及平均相对发芽率高于其他处理,且相对盐害率降低;不同60Co-γ辐射处理下的胡杨种子相对发芽率与NaCl浓度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60Co-γ射线辐射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的耐盐临界浓度为119~181 mmol·L-1;150 Gy为有助于提高胡杨种子耐盐性能的最适辐射剂量。本研究结果为胡杨种子的辐射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辐照处理对树兰种子的生物学效应,以树兰蒴果为研究对象,~(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200 Gy)进行辐照处理,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研究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20 Gy时可提高种子萌发率,并缩短种子萌发时间,而当辐照剂量为200 Gy时,种子不再萌发;树兰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78.08 Gy。辐照处理对树兰再生植株的影响明显,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对株高、叶长影响最大,叶片数量次之,叶宽最小。本研究结果为树兰属植物离体诱变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60Coγ辐射对木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0Coγ为辐射源,采用不同剂量率(50~500 Gy/h)辐照木槿休眠种子,对辐照后种子进行播种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低于200 Gy时促进种子发芽,低于100 Gy时能提高幼苗成活率;辐照剂量大于200 Gy时抑制发芽,并导致真叶和侧根难以形成,直至幼苗死亡。剂量率对辐照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得出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为目的进行辐照时的剂量以50~100 Gy为宜,以促进变异为目的进行辐照时剂量以100~200 Gy为宜。  相似文献   

19.
辐照对苦荞种子发芽及苗期细胞膜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国柱  申慧芳 《核农学报》2008,22(6):794-797
利用不同剂量(100~500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3个苦荞品种的干种子,研究γ射线对苦荞幼苗的性状、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3个苦荞品种的发芽率、苗高、根长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则逐渐增加,但在0~300Gy剂量辐照范围内的晋荞2号和九江苦荞的SOD酶活性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γ射线对不同品种各性状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同,3个品种辐照敏感性依次为九江苦荞>西农1号>晋荞2号。  相似文献   

20.
高羊茅辐射敏感性和辐照处理对其成熟种子愈伤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无菌培养条件下发芽率、成苗率、苗高和根长的测定结果表明 ,4个高羊茅品种的辐射敏感性差异很大 ,美洲虎 3号和可奇思对辐射比较敏感 ,半致死剂量大约在 1 5 0Gy左右 ,凌志和猎狗 5号的辐射敏感性分别中等和较弱。用低剂量γ射线处理可促进高羊茅成熟种子的愈伤形成 ,而且诱导愈伤中胚性愈伤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因此 ,成熟种子辐照处理可作为提高高羊茅组培效率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