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甘蓝类植物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个甘蓝类植物(甘蓝、青花菜、羽衣甘蓝)19个品种小孢子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不仅影响供试材料的小孢子胚状体发生频率,也影响胚状体的质量;4℃低温预处理0 ~2d结合32.5℃热激1d,能显著提高供试基因型小孢子出胚率.胚状体先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5d,有利于胚状体分化成苗;后在B5固体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 ~1.2%琼脂,可有效促进胚状体萌发和植株再生.小孢子再生植株先使用流式细胞仪在生长初期鉴定倍性,后对单倍体植株采用200mg·L-1秋水仙碱浸根处理20h,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此方法可快速、有效地获得双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
离体诱变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离体诱变对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花药预培养36后,经500radγ射线辐照,加快了小孢子的出愈速度,对小孢子分裂启动的比率影响不大,对胚状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则有不利影响,其出愈率为25.3%,比对照37.1%低,但该处理产生的胚状体有一定的绿苗分化能力。在挑取花药前,穗子经500radγ射线辐照,不仅延缓了出愈时间,而且严重降低了孢子分裂启动的比率,从而使胚状体和愈伤组织的形成数大幅度下降,出愈率从对照37.1%下降到2.8%。  相似文献   

3.
菜苔小孢子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早熟菜苔(Brassica rapa ssp.parachinensis)品种油青四九为供体材料,研究了更新培养液和秋水仙碱分别直接处理分离的菜苔小孢子对胚发生频率的影响。分离小孢子先用NLN-17培养液32℃热激培养2d,换成NLN-10培养液后在24℃继续培养,比不换培养液直接用NLN-10培养液处理的胚状体产量明显提高,更新培养液并能改善胚状体质量。用秋水仙碱0.8mg/L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能明显增加胚状体产量,秋水仙碱浓度过高不利出胚和胚状体萌发。流式细胞仪(FCM)鉴定菜苔小孢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表明,有较高的自发二倍体率(70%)和四倍体率(8%),而其它多倍体和混倍体比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玉米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观察玉米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发现:离体培养条件下单核后期的花粉可以通过均等分裂和不均等分裂两条途径形成胚状体,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淀粉的积累,多核小孢子的液泡化以及花药壁的衰退都可影响雄核发育。将诱导培养3周的花药转移到降低蔗糖浓度、去除TZBA并附加KT的分化培养基上,有利于球形胚和梨形胚的极性分化和成熟,而发育较迟的胚状体则停止发育,趋向退化。因此胚状体之间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5.
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杂交F1代的植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对小孢子脱分化、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的发育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形态细胞学观察。其结果如下:(1)小孢子进行均等分裂和营养细胞分裂两种方式都能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生殖细胞仅分裂1-2次。(2)多细胞小孢子从花粉沟或萌发孔突出来脱掉花粉壁。(3)花药组织在胚状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随机取37株进行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发现,22株为单倍体,14株为二倍体,1株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6.
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条件对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适宜取材的花蕾大小为2.5~4.0mm,瓣药比为2/3 ~7/6,盛花期是取蕾的适宜时期;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和添加适量活性炭均可显著提高胚状体诱导率,但对于难出胚基因型没有起到诱导出胚的作用;胚状体的诱导和萌芽需要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6-BA的参与,适宜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NLN-13+0.2mg· L-1 6-BA+0.1mg·L-1 NAA,胚状体诱导率为38胚/10蕾,适宜的胚状体生芽培养基为MS+0.4mg·L-16-BA +0.1mg·L-1 NAA+3%蔗糖+0.7%琼脂,芽诱导率达46.7%.  相似文献   

7.
小孢子培养获得松花型花椰菜DH再生植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个松花型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var.botrytisL.)杂种一代的小孢子培养研究表明,小孢子胎胚发生主要依赖于基因型,庆农65天的每花蕾胚状体产量最高,平均达15.5个。松花菜的胚状体萌发率一般在30%左右,并有效地获得了大量的DH再生植株。冷激预处理能显著地影响花椰菜小孢子的胚胎发生,但供体材料间存在不同的结果。结球期和开花结角期再生植株的生育期与育性出现较大分离,可育且能正常结角的比例约占全部小孢子再生植株的50%以上,因而不再需要加倍处理。  相似文献   

8.
对5个松花型花椰菜杂种一代的小孢子培养研究表明,小孢子胎胚发生主要依赖于基因型,庆农65天的每花蕾胚状体产量最高,平均达15.5个。松花菜的胚状体萌发率一般在30%左右,并有效获得了大量的DH再生植株。冷击预处理能显著影响花椰菜小孢子的胚胎发生,但供体材料间存在不同的结果。结球期和开花结角期再生植株的生育期与育性出现较大分离,可育且能正常结角的比例约占全部小孢子再生植株的50%以上,因而不再需要加倍处理。  相似文献   

9.
选用4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F、(7039,7040,282和5102)为小孢子培养供体材料,分别对小孢子胚在含草甘膦和盖草能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筛选出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其中,基因型7039和7040用于草甘膦筛选,282和5102用于盖草能的筛选。选取子叶期胚状体,在含0.006%的草甘膦及0.01%和0.02%盖草能的MS-2培养基上培养2周,不抗草甘膦和小抗盖草能的胚状体2周内变褐死去,抗草甘膦和抗盖草能的胚状体转绿。随后转绿胚状体转移至正常MS-2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直至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喷施0.25%的草甘膦液表明均抗草甘膦;而对植株喷施0.05%的盖草能液时,0.02%筛选出的植株大部分为抗盖草能,而0.01%筛选出的植株却大部分死去,表明用0.02%浓度筛选抗盖草能植株的方法更有效。用170mg/L秋水仙碱直接处理再生植株20和30h,染色体加倍率分别达到了34%和5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甘蓝型油菜Westar的F1代为供试材料,通过对8个正季和同样的8个反季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材料(基因型)正季能获得胚状体的反季一样能获得胚状体,但是相同材料的出胚数反季要比正季少50%,并且出胚时间要晚5~8d。正季与反季材料的成苗百分率相同,平均达到93%,加倍率基本一样,达到80%。由此可见,用反季节材料培养小孢子同样能获得成功,对特殊材料可以利用此法进一步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1.
小孢子培养是创造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红花的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红花游离小孢子的高效培养体系,用20份红花材料研究花药及小孢子培养中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和胚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时期、红花品种、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浓度是影响红花诱导愈伤组织的关键因素。花药培养的愈伤及胚诱导率高于游离小孢子,且受基因型影响。单核靠边期管状花长度为 0.45~0.50 cm时,诱导成功率达到68.32%。供试的20份红花材料中,有11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有1份分化出了胚状愈伤,诱导成功率为15.79%。分化培养最适培养基组合为1/2 MS+B5+ 6-BA 1.0 mg/L + NAA 1.0 mg/L;小孢子悬浮培养最适培养基激素浓度以添加6-BA 4.0 mg/L 和NAA 0.5 mg/L效果最好,诱导愈伤率为22.5%。  相似文献   

12.
番茄游离小孢子培养形成胚状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4个番茄栽培及一个野生种进行了直接游离小孢培养的初步研究,所有供试材料均得到了胚状体,早粉二号同时获得胚状及愈伤,美味樱桃番茄得到了球形胚。类心型胚等胚状体。对一些诱导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供体植株的基因型及生长环境对培养结果有影响,其中供体植株所处的生长环间的影响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优化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本研究以20个不同基因型的不结球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4℃低温胁迫处理时间和头孢噻胯浓度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并对小孢子胚胎发育和再生过程进行观察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当花瓣/花药(P/A)长度比值为0.85~1.10时,不结球白菜小孢子主要处于单核晚期;共有10个基因型不结球白菜出胚,其中出胚率最大的为H20,平均出胚率为7.75胚·10蕾-1;4℃低温胁迫处理1 d时不结球白菜出胚率最高;头孢噻胯对不结球白菜出胚率的影响与基因型密切相关;从胚状体到再生幼苗阶段,不结球白菜基因型不同,其胚胎再生频率也不同;倍性鉴定共检测出21个双单倍体和2个单倍体,自然加倍率为91.3%,不结球白菜植株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高效培养体系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卫星搭载对凤仙花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卫星搭载对凤仙花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的影响。结果发现 ,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和落后染色体等现象。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分配不均、多极分裂和多核现象 ,进而形成多分孢子 ,且多分孢子的染色体数目不一致。发现小孢子的有丝分裂也出现异常 ,细胞内部的染色体数目多少也不一致。碘液染色后检测小孢子的育性 ,不同植株的小孢子的育性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用γ射线照射杂交籼稻保持系与恢复系的成熟胚、幼胚及愈伤组织,研究其离体培养反应。结果表明,幼胚在培养前经1kR照射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成熟胚的最佳照射量为2.5—5.0kR,而照射成熟胚的愈伤组织则以250R为佳。经照射处理的培养物,其后代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频率显著提高。通过离体诱变方法已选得10份有希望材料,其中8份保持系和2份恢复系。  相似文献   

16.
以同源四倍体青花菜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诱导条件及胚胎发育途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胚胎诱导率的重要因子,基因型A36的出胚率最高,达到28.5个·蕾-1;热激胁迫(32.5℃)诱导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胚胎发生途径转换,其小孢子胚胎发育途径为典型的单核期小孢子经对称分裂产生胚胎的途径(B途径);4℃低温预处理1d或2d结合32.5℃热激1 d后,对称分裂和多细胞团增加,供试基因型小孢子出胚率显著提高。本研究将有助于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其他芸薹属小孢子胚胎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相似文献   

17.
玉米小孢子胚胎发生启动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玉米花培养过程中小孢子胚胎发生启动的超微结构特征,发现培养1d的小孢子细胞器丰富,核仁,核膜清晰,培养3d后,开始进行第1次有丝分裂,不均等分鲜明以后即在生殖核的外围产生细胞壁,有的线粒体,质体以缢缩方式增殖,表明营养细胞处于代谢活跃状态,有可能进一步发育,按营养细胞途径形成胚状或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8.
培养基水分状况对大白菜小孢子胚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提高大白菜小孢子胚成苗率,对影响胚发育成苗的培养基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在诱导胚 生的NLN13培养基中、培养-3周形成的子叶期胚质量好,成苗率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胚质量和成苗率逐渐降低。诱导胚发育成苗的MS0培养基的琼脂含量,对于小孢子胚的成苗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60)Coγ射线照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使其萌发率显著降低,其剂量效应曲线符合一次击中模型S=e~(-λD)。以照射后夏孢子接种感病小麦叶片,其潜育期延长,病叶率和严重度降低,产孢量显著减少,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变为非亲和性的低反应型。  相似文献   

20.
四倍体刺槐大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郝晨  李云  姜金仲  刘洋 《核农学报》2006,20(4):292-295,F0003
本研究通过观察四倍体刺槐花器,得出相应的花蕾外部形态、大小、颜色和花序中不同序位花蕾发育时期与大小孢子细胞学发育时期密切相关。因此根据花器形态特征可判断大、小孢子发育细胞学的时期,从而为四倍体刺槐花器离体培养接种外植体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