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参叶片比叶重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5-1987年三年间测得人参叶片比叶重的变化范围在165-440mg/dm^2之间,一年生和四年生人参叶片比叶重较高,三年生和六年生人参叶片比叶重较低。人参叶片比叶重受生长期间光照条件的影响,随着荫棚透光率的增加,人参叶片比叶重增加,当荫棚秀光率超过45%时,比叶重呈下降变化,人参叶片比叶重在整个生长节呈双峰曲线变化,高峰出现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弱光下人参叶片比叶重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设施栽培人参根重增长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在设施环境下的栽培试验,对人参根重增长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学模拟,结果表明人参根重积累的变化规律符合S型自然生长曲线。S型自然生长曲线的常见方程式有4种,采用回归方程的F值和相关系数R来比较4个模型的好坏,得出最适宜的数学模型为模型4。通过研究根重积累变化曲线、根重积累速度、根重积累瞬时速度最大值,掌握人参生长过程中的数量规律和特点,为生产上制定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腐殖酸肥料对人参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4年人参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腐殖酸水平对人参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液肥在四年生人参上追施,增产幅度明显,并且提高人参的抗病能力和存苗率,施用腐殖酸液肥后人参产量比清水对照提高了5.0%~13.9%。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研究腐殖酸在人参上的施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家镇  毛必清  周宝根 《农技服务》2011,28(10):1427-1427
为保护和开发竹节人参资源,通过对竹节人参组培苗进行4年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竹节人参在浙江景宁海拔1 000 m的上标,采用搭棚遮阴等措施,当年能够发芽的约占70%,到第2年6月中旬有部分植株开花,约占20%,第4年竹节人参组培苗保存率达81.82%。移栽头2年,生长较慢,根茎年平均增加5 g左右,第3、第4年进入生长快速期,年平均增加10 g。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其中6年生人参地人参根际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数量最多,人参生长4~8年的人参地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基本趋向稳定;而人参收获后撂荒5年的人参地中微生物(含拮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  相似文献   

6.
以五年生人参根组织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人参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FPS)基因。通过生物信息技术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使用MEGA5.1构建人参与相关物种的FPS系统进化树,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PS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中8种单体皂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人参FPS基因c DNA大小为1 134 bp,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42个氨基酸。FPS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9 567,等电点为5.83,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二级结构中主要为α-螺旋,占58.19%。同源性分析显示,FPS基因与西洋参(ADJ68004)、三七(AGS79228)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PS基因在人参各生长时期中,以展叶期表达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FPS基因的表达与Rb3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三醇型皂苷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稀释平板法对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浓度的变化不如细菌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及其含水量对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北京智海TSC-1型水分速测仪进行人参控水试验,通过测定人参不同时期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叶柄长等生长指标以及枯萎期的根长、根重、根粗等经济指标,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对人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80%时有利于人参生长。用农田土与腐殖土等比例混合栽种的人参无论地上部分生长还是地下部分生长均优于农田土、腐殖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目前农田栽培人参现状及人参生长习性进行了简述,并从土壤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生物特性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特性对人参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此外也对我国未来农田栽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改变传统的人参生产的模式、保证农田栽培人参的品质以及为农田参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肥料可以提高人参、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人参、西洋参同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均是半阴性植物,叶面积较小,因而光合能力弱,年生长量小,需肥量低,但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需肥量也在增加,必须根据生长需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人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孙晓东  毕思远  吕国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515-5517,5520
[目的]了解人参根际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种类及其分布规律。[方法]于2008和2009年的5~10月间在辽宁省的桓仁县、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抚松县的大型人参种植区采集人参根际土壤样品200余份,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法进行土壤真菌的分离和培养,然后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该研究共分离和鉴定出22属33种真菌。人参生长的环境条件对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的组成、数量及多样性分布均有一定的影响。三地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木霉及镰孢菌。集安市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青霉,桓仁县优势种群为木霉。从生态学研究结果来看,集安市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桓仁县和抚松县,表明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和有效地防治人参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园参野化栽培又称山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家参野化栽培.就是把长白山园参种子种植在与野山参生长相似的林地内.在人为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十几年、几十年。使人参根部形态和内在质量与野生人参相似的一种栽培方式。园参野化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地立体经营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人参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方法,并比较不同生长年份对人参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比较丙酮沉淀法、聚乙二醇6000沉淀法、聚乙二醇20000沉淀法、酚提取法、Trizol提取法5种人参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及不同生长年份的人参蛋白质,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结果]丙酮提取法得到的蛋白质纯度最高,电泳条带最清晰完整,且人参蛋白质的含量随生长年份增加而升高。[结论]丙酮沉淀法是一种较好的适用于人参蛋白质提取的方法,5年生人参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南朝鲜是最大的人参生产国之一,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或第二位。南朝鲜的人参大多栽培于人工荫棚下,自然生长的人参不多见了,在山区尤其是北部山区仍能找到;人参栽培在北纬36°—38°的区域,其中有两个主要人参产区:(1) 以大田为中心南部产区;(2) 以三八线以南的非军事化地区和东西两条海岸线为界的北部产区。  相似文献   

15.
人参为草本植物,能延缓衰老和抗癌,是一种名贵药材,人参茶、人参口服液等主要产品已畅销全世界。太空参原产美国原始森林,是利用人参种子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转基因分子克隆技术杂交繁育的,生长周期只有120天的人参新品种。为探索人参的生长习性,本试验在衡阳市林科所山地种植人参,研究人参的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以指导种植户生产,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林下栽培“野生”人参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培植人参是利用天然林地条件,模拟野生人参生长环境,采用免耕法,播种或移栽后自然生长几十年,使其外观形态及内在质量均与野生人参相同.  相似文献   

17.
以人参6种病原真菌及其6种拮抗细菌和4种拮抗放线菌为受体,研究了新林土、三年生人参根际土壤、撂荒10年老参地土甲醇提取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根际土壤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生长的影响存在抑制和促进2种类型,对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对受体真菌、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综合比较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病原真菌。新林土中本身存在着影响受体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组分,栽培人参后,该组分活性增强,表明人参根际土壤中物质和组成的变化与人参病原真菌、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培养模式对人参不定根的形态变化及有效物质积累的影响,试验利用显微镜对固体培养与生物反应器培养的人参不定根生长状态进行了观测并统计了培养过程中人参不定根的根长、根数和根粗变化,测定了不同培养模式的人参不定根中的活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模式下人参不定根的根长、根粗和根数均随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时间段的相对生长速率不同,其中,根粗和根数的相对生长速率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18~24d时最高,为0.041 0mm/d和0.247 3个/d,根长的相对生长速率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20~25d时最高,为0.496 7mm/d。培养40d后2种培养方式下培养的不定根中活性物质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生物反应器培养的不定根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91.86和10.73g/L,固体培养基中不定根鲜重和干重仅为10.38和1.37g/L,表明生物反应器培养更有利于人参不定根生物量的积累,可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所需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1人参的需肥规律各年生人参的需肥量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半阴性植物,需光量在15%~25%。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需肥量也在增加。据测定:一年生人参每株需氮8.4毫克、磷2.9毫克、钾11.6毫克,合计22.9毫克。2年生人参需氮磷钾量是1年生的4~5倍,3年生是2年生的2.5~3.5倍,4年生是3年生的2.5~3.5倍,5年生是4年生的1.2~1.5倍,6年生是5年生的1.2~1.5倍。  相似文献   

20.
<正>1林下参的特性1.1野山参与林下参的区别野山参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中,其种子自然落地或被鸟类、野鼠等吞食(或携带)后而排出体外,落入林下土壤里,在适宜的林下土壤条件下,生根发芽,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既不被移动,又不经任何人工管理,在同一地方自然生长多年甚至百年以上的人参统称为野山参。林下参则是模拟自然条件生长于深山密林下的野生人参,这类人参是将人工采集的园参或林下野生人参的种子播撒在适合野山参生长的树冠下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