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龙庆景为香菇产业的发祥地 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菇民区的先人们在1800年前的西晋、或在西晋之前,即已在“江南诸山郡中”生产香菇,有张华《博物志》为证。龙庆景三县菇民区地垮1300平方公里,清朝时即有菇民15万人,千百年来在全国10余省、区300多个县、市深山老林里生产香菇。从现有史料看,历史上凡栽培香菇,已被地方志记载的,按其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2.
蕈,是龙庆景菇民对菇的习惯称呼。诺大的中国,唯菇民称香菇为香蕈。惊蕈,是菇民用软木拍击菌丝发育已经成熟,而未出菇的菇木,促其出菇的一种技术,全中国唯龙庆景菇民为之。1796年,佐藤成裕所著《惊蕈录》,是日本早期的最优秀的香菇栽培专著。其参考1562牛黄佐的《广东通志》而作。现证实:《广东通志》对香菇的185个字论述引自陆容(1436——1494年)的《菽园杂志》,而《菽园杂志》又引自1209年何澹的《龙泉县志》。因此,《惊蕈录》实际上是参考《龙泉县志》,也即参考龙庆景的砍花法栽培而作。从龙庆景香菇历史演变图和中、日香菇发展史简记中亦证明,自龙岩村点燃的香菇栽培星火,元、明以来即燃遍中国南方,以后又飘洋过海,影响日本。日本自伊豆开始的(钅宅)目法,从发生渊源,发生经过,史料记载、技术运用、甚至方言术语上推论,其技术无疑来自中国的龙庆景。横跨龙泉——伊豆这条香菇技术的金桥是谁搭成的呢?看来两国僧人的频繁往来作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香菇迈步全球─—兼论香菇的产销总量平衡姚淑先中国香菇具有八百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地域之辽阔,栽培队伍之庞大,发展潜力之巨大,都是举世无双的。早在清朝康熙与乾隆年间(1662-1795年),有人称其为康乾盛世,以浙江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所擅长之...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庆元县是香菇栽培的发明家吴三公的故乡,历来每年秋收后有大批菇民去闽、赣、皖、黔等省种香菇的习惯。县人民政府根据广大菇民的要求,为配合各地外贸、供销部门发展香菇生产,保护菇民利益,于去年10月批准恢复了“庆元县菇民委员会”。委员会由县农委、社企局及有关区杜干部、  相似文献   

5.
在原木上砍以疤痕,利用自然孢子接种栽培香菇的技术,称为砍花法栽培。砍花法在世界上唯我国和日本有之,日本称为“铊目法”。砍花法源自浙江龙泉、庆元、景宁三县,随着菇民向全国扩散,技术亦随之施用于全国广大菇场,以后经过史料的传播,僧人的交往等原因,使技术远播日本,至今已有800年以上历史。直到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砍花法仍是我国香菇生产的主要方法。当纯菌种播种栽培香菇技术已历史地取代砍花法之后,我们将其作为民族的农业文化遗产,加以总结,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提高,是十分有意义的。从中我们可以从前人创造的光辉文化中,领  相似文献   

6.
处在浙江省西南边陲的龙泉、庆元、景宁是传统的菇民之乡,解放前夕,三县从事菇业生产的有15万多人,庆元县当时仅有9万人,而其中从事香菇产业的就有6万之众(陈国钧:《菇民研究》)。香菇产业是这里经济发展的根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地方农村经济在冲破文化大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极左路线后,得到迅速发展。庆元县的香菇产业也开始复苏。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庆元县工作了10余年,  相似文献   

7.
从王桢“菌子”篇可知,在1313年前三县菇民足迹已至赣、皖诸省,并已形成生产力,技术已达纯熟程度。一个生产项目从初创到形成生产力,并见诸于王桢农书,如果在时间上要200年的话,那末,我们推论香菇栽培技术由龙、庆、景菇民在公元1100年左右发明,是可以确认的。  相似文献   

8.
3.菇民专用俗语,作为汉文字的一个组成部份,流传至日本,“蕈樼”一词已列入《康熙字典》,而见于陆容的《菽园杂志》,说明其源自《龙泉县志》。这个“樼”字完全为菇民专用,其大意是生菇的树木。有些资料写成“樯”或“榆”。砍花术对菇木伐期的判断用词——“上水”“下水”“停水”这些名词亦在日本出现而流行了。历史上菇民称香菇孢子为“气”,认为有气必有菇;称菌丝为“云”,认为云发得好,菇才会出。使人惊奇的是日本最早亦称香菇的种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评价,充分发挥浙江菇民作用是发展我国香菇生产的重要关键。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香菇生产战线的同志们共同商讨、求教从事香菇研究的专家。浙江菇民是我国传统香菇生产技术的创造者,也是当前全国香菇生产的主要力量,要发展我国香菇生产,就必须重视浙江菇民的作用;要研究我国香菇问题,就必须研究浙江菇民。  相似文献   

10.
正3民国时期香菇传统栽培的技术状况3.1民国时期香菇传统栽培技术我国的香菇栽培起源于浙江省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其他省份如闽、赣、皖、粤、桂、鄂、湘、云、贵、川、陕等的香菇栽培,历来都是由这三县菇民扩散去的。因此民国时期记述香菇传统栽培技术的文献,以《浙江省建设月刊》刊登蔡起周撰写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之香菰业》(1934)的调查报告最具代表性。该文分七部分:"一、绪言,二、香菰之沿革,三、香菰之类别,四、香菰与三县农村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工栽培香菇发明者吴三公祠,最近在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吴三公,原名吴昱,出生于南宋建炎年间,发明砍花术制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公元1368年,朱元璋钦封庆元、龙泉、景宁三县民众专事菇业,他人不得沾手。近几年来,龙、庆、景菇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闽、赣、皖以及陕西、云南等偏远地区开辟百余个香菇生产基地,香菇产量逐年上升,庆元县成为全国最大出菇生产地和集散地,建有全国最大的香菇专业市场,香菇成为庆元人民的经济支柱。为纪念吴三公和弘  相似文献   

12.
日本代料香菇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同祥 《食用菌》1995,17(5):2-3
香菇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大约在公元1000~1100年,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出一套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香菇方法——砍花栽培法。后经菇农不断总结,技术逐步完善。大约在15世纪,也就是我国栽培香菇400~500年以后,上述香菇栽培技术才由民间传入日本。而至今,日本的香菇产品几乎垄断了整个国际市场,并在香菇基础研究、技术应用、产品质量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日本面临着菇木资源缺乏及菇农老龄化等严重问题,产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因此,代料栽培香菇已引起了日本重视。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发展十分迅速,总产量已超越日本,跃居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全国食用菌行业商品基地县,也是中国花菇之乡,年香菇生产量在6 000万袋以上。但目前松阳县香菇生产存在品种单一,老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影响产业的发展,亟待改变。浙江省丽水市林科院、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L808是菇形和菇质俱佳的中高温型香菇菌株,其产量高,适应性广,菇质、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一个香菇王国,全国48个都、道、府、县有45个府县生产香菇。七十年代以前,以生产干菇为主,随着国内消费要求和食品结构的变化,鲜菇生产崛起,至七十年代后半期以来,生产已出现干鲜菇并茂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坑民转化为菇民是渐进式的,明显的界线出现在明代矿山封禁,矿工暴动,官府镇压追剿,坑民大逃亡,导致矿冶湮没、香菇业抬升,从而形成庞大的菇民队伍和独具特色的菇民区。从生活方式、生产工具、语言、信奉、精神特质等多方面阐述坑民和菇民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共性及其演变。指出龙泉、庆元、景宁、云和四县市的菇民区在唐宋之前正是以火爆法冶炼的矿区,菇民延续了坑民的社会属性和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21,(3)
砍花法香菇生产技术是一套完整的农耕工艺,符合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它是历代菇民长期的经验积累,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容易被一般菇民所接受;符合现代生态化理念,是人类与多样性生态共同存在、和睦相处的典范技术;是中华民族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生产技术与文化现象至今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磐安县今年开始大规模培植的高温香菇已源源上市,记者在县安康公司看到一箱箱已包装好的高温菇正装上冷藏车,公司的负责人说:这些鲜菇都是菇农早上采下后收购来的,经过分拣、挑选、真空包装、装箱后,发往上海,再海运到日本。这说明该县实施的“四季菇香”工程已奏效...  相似文献   

18.
以"庆科212"香菇为试材,采用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生产方法,研究了菌棒含水量、菇房内外温差和通风频度对香菇菌棒结露作用及香菇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结露作用影响最大的是菌棒含水量,其次是菇房内外温差,最后是通风频度,结露控制能够显著缩短出菇周期、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这一结果为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出菇过程中综合调控结露作用因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香菇产量、提升成品菇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有关乡村菇民的要求,景宁县食用菌办公室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毛洋、秋炉、大地乡政府的配合下,对香菇烂筒严重的秋炉乡第三坑、新塘洋等村近百余户菇民的放菇筒场所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香菇菌盖上龟裂成菊花状斑纹,斑纹是呈白色或灰白色,菇民称其为花蕈,统称花菇。花菇并无特殊的营养成份或香味,却被公认为香菇中之上品,主要是其整个形成的时日较长,肉厚而脆嫩,食味好,柄短而细,形状、色泽等外形好。国外市场售价可比一般统菇高二~三倍,成批交易每公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