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赴澳大利亚甘蔗糖业科技学习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澳大利亚的甘蔗糖业科研、生产与管理部门的考察学习,与蔗糖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澳大利亚甘蔗的现代高效节本种植技术,甘蔗高效育种体系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同时对其蔗糖业科研、生产、销售及政策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提升我国蔗糖业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化生产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赴澳大利亚甘蔗科技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澳大利亚亚—太商务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 ,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组织的 ,有广西、福建、湖南三省 (区 )有关单位同志参加的赴澳大利亚甘蔗科技考察团一行15人 ,于2002年9月12日至9月22日考察了澳大利亚的蔗糖科研、生产与管理。重点访问了澳大利亚糖业试验站管理局 (TheBureauofSugarExprimentStation ,简称BSES)、昆士兰州大学 (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农学院 ,参观了BSES下属的科研单位、农场、糖厂 ,了解了澳大利亚联邦科研生产委员会 (CSI…  相似文献   

3.
应澳大利亚亚—太商务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组织的,有广西、福建、湖南三省有关单位同志参加的赴澳大利亚甘蔗科技考察团一行15人于2002年9月12—22日考察了澳大利亚的蔗糖科研、生产与管理。重点访问了澳大利亚糖业试验站管理局(The Bureau of Sugar Expriment Station,简称BSES)、昆士兰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农学院,参观了BSES下属的科研单位、农场、糖厂,也了解了澳大利亚联邦科研生产委员会(CSIRO)的一些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访问及与澳大利亚一些同行们的交流,我们对澳大利亚的蔗糖业科研、生产与管理有了大致的了解,扩大了视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澳大利亚甘蔗主产地昆士兰州部分蔗区、糖厂、科研机构的实地考察以及与澳方专家的交流学习,简要报道了澳大利亚甘蔗产业的发展和科研现状。同时介绍了澳大利亚主要的蔗糖企业和科研机构,并对其科学研究、产业开发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5.
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检疫程序要求,对提供出口澳大利亚的26个甘蔗品种在昆明专用甘蔗检疫温室进行了两个生长周期的病虫疫情监测,未发现疫情;同时,利用已建立的血清学检测技术对甘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进行了检测,结果均呈阴性,符合对方的标准和要求,确保了国际合作甘蔗品种交换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6.
甘蔗宿根矮化病的Ⅰ—ELISA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RSD标准抗原抗体,研究建立了Ⅰ-ELISA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方法.通过对田闻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同时以电镜负染检测法印证,检测结果一致,表明Ⅰ-ELISA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RSD,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诊断和防治、脱毒种苗的生产、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甘蔗宿根矮化病的I-ELISA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RSD标准抗原抗体,研究建立了I-ELISA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方法。通过对田间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同时以电镜负染检测法印证,检测结果一致,表明I-ELISA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RSD,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诊断和防治、脱毒种苗的生产、对外甘蔗品种/材料交换检疫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西甘蔗科技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广西甘蔗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甘蔗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品种选育,推广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形成甘蔗科研网络,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国际间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广西甘蔗科技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广西蔗糖》2008,(2):35-35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于12日签订桂滇甘蔗科技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广西、云南甘蔗产业科研联盟体,联合开展甘蔗科技创新、科技开发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阐述广西甘蔗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甘蔗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品种选育,推广高产高糖高效栽培技术,形成甘蔗科研网络,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国际间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广西甘蔗科技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澳大利亚协调工农利益关系的分糖制:甘蔗品种改良中,性状间的权衡,经济遗传值的概念,性状经济权重的估算原则.根据我国甘蔗产业的实际情况估算了我国甘蔗各主要经济性状的权重,以期为经济遗传值在我国甘蔗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升我国甘蔗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食糖供需结构的分析表明,糖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病害严重,技术水平低和科技投入不足。分析了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总结出增强我国甘蔗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主攻方向是高产、优质、多抗、强宿根、多用途为目标的甘蔗品种改良及节本增效产业化配套技术。并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组装配套与集成示范、产业化、技术培训等方面探讨了培育我国甘蔗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于2018年10月由教育部和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瞄准国际甘蔗糖业生产与科研动态,遵循甘蔗糖业发展规律,以甘蔗糖业发展需求和实际应用为导向,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汇聚国内外资源,凝聚产、学、研等产业发展要素,凝练甘蔗遗传育种、高效栽培、农机农艺融合、制糖、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环节的重大科学和应用问题,围绕甘蔗种质资源、优异新基因挖掘、良种选育与繁育、高产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治、甘蔗农机农艺融合、制糖过程强化和自动化、绿色制糖、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开展协同攻关,催生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成果,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占据国内甘蔗生产和加工研究高地,经过若干年建设,力争成为国际主要甘蔗糖业研究中心之一,成为我国甘蔗糖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基地、甘蔗糖业高效持续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以及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与培养基地,在国家食糖安全中发挥重大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甘蔗生产机械化节约成本优势、农机装备、机械化应用情况及潜力进行分析,并综合对比国外先进蔗糖生产国巴西、澳大利亚、美国机械化现状及先进性,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云南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甘蔗生产技术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甘蔗机械化生产、甘蔗育种、健康种苗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蔗田覆盖技术、甘蔗间套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还涉及了甘蔗栽培管理研究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乃至全国,甘蔗种植砍收整个过程的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非常低,导致蔗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降低生产成本势在必行。文章重点分析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来降低甘蔗种植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玉山县是江西省上饶地区唯一机制产糖县,制糖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初步建立了甘蔗生产综合服务体系,近年来甘蔗生产滑坡、种植面积下降、原料蔗不足、糖厂欠债亏损。恢复、稳定、发展甘蔗生产,必须认真抓好完善甘蔗生产的政策,积极推进甘蔗农业产业化,增加投入,推行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依靠科技发展甘蔗生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甘蔗生产关键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影响广西甘蔗生产的关键因素,对广西335份蔗农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1)广西甘蔗生产主要面临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自然灾害太频繁、收益变动大等因素影响,多策并举化解劳动力短缺、改善农企关系、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强社会关系网络、注重风险管理是主要解决方案;(2)甘蔗生产劳动力短缺可以通过短期雇工、机械化、互助组、帮工、服务外包等方式予以缓解;(3)订单违约降低糖企对农户扶持意愿,糖企更愿意通过价格竞争替代技术和资金扶持策略,价格竞争不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导致农户、糖企“双不赢”;(4)农户“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对于甘蔗生产影响较大,成为稳定生产和加快技术外溢的重要方式;(5)科技对于甘蔗增产、增收、降本效果以及甘蔗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效果显著,科技服务以田间集中培训效果最好;(6)蔗农对糖厂基本满意,但拖欠甘蔗款、扣杂不合理和砍运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影响农户满意度;(7)“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种苗”最为亟需,精准服务的需求也较迫切;(8)提高订单履约率、稳定蔗价、加快生产机械化、提高蔗款兑付率、构建合理的制度与优化入榨砍收安排对稳定农企关系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耿马县甘蔗种植应用轻简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初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蔗区劳动力转移加剧,甘蔗生产用工逐年紧张,生产用工成本逐年抬升,甘蔗生产技术向轻简高效集成技术发展已成必然趋势。通过对耿马甘蔗产业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技术背景、技术特征、技术效果等方面研究总结了耿马县甘蔗轻简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同时,结合耿马县甘蔗轻简高效集成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增产增收技术效益和多元化发展综合增收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