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正一、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秸秆肥料化利用,将秸秆归还农田,不仅可起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固氮能力等作用,而且还可以弥补因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引起的土壤矿质养分缺失。秸秆肥料化利用已成为秸秆资源化最重要的技术途径。(一)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要配套应用合理的施肥、灌溉技术,如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以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
张虹  杨耀峰 《北京农业》2011,(21):40-41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其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完全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秸秆的分布零散,且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利用的经济性等一些因素,导致剩余秸秆难处理。如果把秸秆做成肥料还与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观,可是当前,秸秆还田技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等问题,本文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就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虹  杨耀峰 《北京农业》2011,(30):145-146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其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完全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秸秆的分布零散,且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利用的经济性等一些因素,导致剩余秸秆难处理。如果把秸秆做成肥料还与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观,可是当前,秸秆还田技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等问题,本文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就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功 《农家致富》2015,(4):46-47
一、秸秆直接还田技术1.技术内涵与技术内容秸秆直接还田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技术是以犁耕作业为主要手段,将秸秆整株或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秸秆混埋还田技术以秸秆粉碎、破茬、旋耕、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将秸秆直接混埋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秸秆覆盖还田是保护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盐城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基本情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技术、秸秆还田与离田运行成本和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成本与效益分析等。介绍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情况,详细分析了秸秆还田中的水耕水整还田、旱耕水整还田、犁耕水整还田,秸秆离田中的秸秆机械化离田和秸秆人工离田,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的秸秆肥料化、秸秆燃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工业原料化,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6.
陈丽芬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6):1054-1056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措施。调查发现,2014—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83.6%上升为92.8%,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由90.0%上升为92.8%,秸秆利用以肥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为主,秸秆主要来源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豆类秸秆。文章综述了4类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粉碎翻压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腐熟技术模式、秸秆集中堆沤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同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对其他地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秸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其富舍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完全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秸秆的分布零散,且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利用的经济性等一些因素,导致剩余秸秆难处理。如果把秸秆做成肥料还与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观,可是当前,秸秆还田技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  相似文献   

8.
一、秸秆利用现状目前,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现阶段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有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主要利用途径有秸秆深耕还田、添加腐熟剂腐熟还田、旋耕还田、秸秆青贮、氨化、直接粉碎用作饲料等。(一)秸秆肥料化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是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通过秸秆深耕还田及加腐熟剂腐熟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全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秸秆,如果直接燃烧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玉米秸秆还田能够降低肥料用量,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但现阶段,玉米秸秆还田还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还田不当会对农业生产有一定负面影响。应加快秸秆还田作业,加快秸秆离田进度,加强垛放秸秆防火安全,强化宣传和技术服务,以期更好地推动玉米秸秆还田工作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如何“消化”农作物秸秆,已经成为农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从以往的秸秆处理方法来看,大多以焚烧为主,对空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秸秆问题,实现秸秆的废物再利用,便可以将秸秆堆肥,增强其利用价值。在现阶段,秸秆还田及肥料化利用技术的应用,不仅操作简单,还能够有效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对此,文章中对秸秆还田及肥料化利用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高功 《农家致富》2014,(12):46-47
一、肥料化利用 目前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包括机械化直接还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稻麦双套还田、堆沤还田、加工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2.
1、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秸秆(含水量为65%~75%)在田间用机械实施耙切耕翻等作业。秸秆还田把作物秸秆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肥料,实现了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它还减少了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3.
周海  唐志平 《农家致富》2012,(16):46-47
水稻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不经腐熟直接施入土中作肥料的一项技术。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作肥料,可以将作物吸收的大部分营养元素,尤其是钾、钙、镁和部分微量元素归还给土壤,对提高土壤肥力起着积极的作用。稻草覆盖全量还田重点技术环节主要包括覆草还田和大田管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崔玛丽 《农技服务》2014,(2):58+52-58,52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因此秸秆的产量也是很大的,农作物秸秆中含大量的碳、氮、磷、钾、钙、镁、硫和硅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虽然秸秆只是作为植物的副产品,但是秸秆经过加工利用也是非常好的肥料,我们今天所说的秸秆还田技术就能够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秸秆还田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15.
王凌云 《农家参谋》2011,(11):48-48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材料化四个方面。1.秸秆肥料化目前作为肥料使用主要采用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三种方式,另外有采用特殊工艺和科学配比,将秸秆经粉碎、酶化、配料、混料、造料等工序后生产的秸秆复合肥,其成本与尿素接近,  相似文献   

16.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内涵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运用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铡草机及其他秸秆加工处理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7.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地力、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机插秧是我县一项推广了10多年的成熟技术,与之配套的育秧技术和育秧材料也越来越成熟和丰富,本文简述了麦秸秆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促进秸秆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快速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作物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但是秸秆还田也会引起作物出苗率低、幼苗素质不高等负面问题,已成为限制秸秆还田技术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综述了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质量的影响,从整地质量、秸秆还田质量、播种质量、土壤水分和地温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小麦出苗质量的因素,并从加强组织领导、联合协作攻关与关键技术引领、科学制定还田方案、新型秸秆肥料的研发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市自1990年以来,由于农村燃料结构、饲料结构与肥料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每年稻麦两熟秸秆还田面积已逐渐发展到35万亩左右.秸秆还田方法有部分还田与全量还田、直接还田与速腐还田、当季还田与堆放后下季还田等.为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法对稻麦的增产效果,1997~1999年在我站试验基地进行了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秸秆还田深度、秸秆还田量、机具配套、病虫草害和播种质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响水地区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稻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路线、机具配套、作业要求,提出品种选择、水分管理、适期适量播种、机具作业质量、肥料运筹、播后镇压、田间沟系配套等小麦全苗壮苗技术,为江苏响水地区及生态条件相匹配的区域水稻秸秆生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