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首批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所在地,浙江德清县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回溯了德清县生态农业实践的基本历程,总结了当前德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深入分析了“蚌-鱼-粮-桑-畜”复合系统、稻田生态种养模式、鱼-菜共生模式和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和主要价值,并基于当前德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德清县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南疆地区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三大类20个指标构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与障碍度模型,对南疆地区42个县(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疆地区县域生态经济指数的总体平均得分偏低,县域之间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显著。影响南疆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为人均耕地面积、经济密度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农业高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果表明,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县域范围内进行生态农业的整体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实现当地环境与农村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并能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述生态农业县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态环境指标、经济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三大指标的26个因素指标,对各项目、各子因素确定权重分值及计算方法,对各项指标的生态经济内涵作了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14个生态农业县三年建设结果的评价,对规范和衡量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水平,加快生态农业向高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浙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选择,科学地评价浙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效益,找出影响效益的制约因子,加以改进无疑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作用。高效生态农业的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本文限于篇幅主要探讨县域层次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包含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HP法和Delphi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富阳市为例对近年来浙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做出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县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探索对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对于制定新的经济形势和条件下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数据可获取性,选取全国1980个县的数据,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分析评价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全国平均综合指数只有48.62,综合指数在60以上的仅有两个县。各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最高的江苏省太仓市达60.72,最低的西藏改则县仅为28.09;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县一般是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反之亦然。农业大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高,农业小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低。县域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高,平均指数为53.22。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支持保护水平力度要大于经济发达省份的县;经济落后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对要好一些。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情况对1980个县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软件工程、系统论、信息论等理论指导下,以重庆市大足县为例,对县域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并利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在微机上建立了实用的县域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比较全面的数据库系统,并具有数据管理、生态农业全息评价、预测、统计模型管理、图形管理等功能。为生态农业的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论述德清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研究的步骤、研究特点和设计思想及研究成果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生态农业建设的三大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17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评价156个县域2000、2004、2008和2012年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稳定,少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县域经济波动较大;经济类型转变发生不显著,相对发达地区对周围地区具有的虹吸效应;县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县域经济类型结构由橄榄型逐步转变为金字塔型,后又变为橄榄型。空间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且空间集聚显著,高值集聚县域数量与分布较为稳定;除成都、德阳和绵阳市辖区发展较快外,少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均衡发展,但成都"一核独大"的状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双流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系统综合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双流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并提出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3年全县耕地急剧减少,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第二产业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是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综述国内外生态农业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学模型和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评价指标矩阵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安徽芜湖市为例,对芜湖市郊区、南陵县、芜湖县和繁昌县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比较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南陵县和芜湖县的生态环境较好,是发展生态农业较好的区域,繁昌县和芜湖市郊区生态环境较差,污染严重,发展生态农业受到较大限制。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沛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数据及规划数据为依据,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多目标决策模型对沛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测算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沛县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2005年为0.549 3,2010年为1.541 4,2020年为2.036 2,指数值明显增加,说明通过对沛县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得到了一定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自然资产,测量和比较人类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间差距。[方法]采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宁夏彭阳县1994~200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彭阳县人均生态足迹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从1994年的0.9054383 hm2增加到2004年的1.262146 hm2,增加了39.4%。与全球、全国及西部(12)省分析比较表明,宁夏彭阳县199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高于全国乃至西北(12)省区,低于全球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结论]宁夏彭阳县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在全国及区域尺度上,彭阳县这些年来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中,生态系统的压力较大。万元GDP生态足迹也远高于全球及全国的水平,说明彭阳县的资源利用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临县枣树栽培及红枣产业化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临县是吕梁乃至整个山西的重要产枣大县,枣树林是临县最大的人工群落。枣树和红枣在临县生态保护、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推进临县红枣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临县红枣产业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尤其是当前急需强化以碛口为中心的产业区建设,为临县红枣这一生态产业、经济产业和社会产业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5.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发育典型黔南平塘县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2013年三期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基于"3S"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利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耕地垦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等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 ,计算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对研究区不同研究时期土地利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平塘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标从2000年的24.819上升到2013年75.181,主要由于平塘县生态本底极其脆弱敏感,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大规模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生态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客观分析和评价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为促进新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和量化依据.[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多元分析评价模型.[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县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聚类分析结果是将县域分为三类,与因子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符合新疆县域的客观实际情况.[结论]尽管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但新疆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并不强,说明现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有潜力可挖,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从培育壮大县域经济角度,分析天津蓟县建设绿色城市的意义、内涵与定位;在客观评价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绿色城市总体思路与目标,以及应采取的六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贡柑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 年,从德庆引进的贡柑,通过试种、试验、示范,均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院贡柑在丰顺县长势壮 旺、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好,适宜全县乃至全市推广种植,符合梅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特色 农业、生态农业和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要求。介绍了建园、树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贡柑主 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浙江德清县青虾产业的创意发展历程,得出了德清青虾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并提出了把创意农业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加强创意农业文化建设、提高创意农业知名度、丰富农业品牌文化内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