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采用冰冻切片、H.E染色,对绵羊发情期输卵管各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发情期,绵羊榆卵管伞、漏斗部和壶腹部纵行皱褶黏膜上皮的厚度稍有增加,并且黏膜上皮向固有膜下陷形成一些输卵管腺;腺泡上皮为不太规则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大量分泌细胞和少量的柱状纤毛细胞、基细胞共同构成;输卵管伞、漏斗部和壶腹部,黏膜上皮和腺泡上皮内大部分分泌细胞顶端出现有分泌小泡,而在榆卵管峡部,分泌细胞顶端则没有分泌小泡.绵羊发情期,输卵管伞、漏斗部和输卵管壶腹部在固有膜内出现有榆卵管腺,分泌细胞顶端出现有分泌小泡;峡部的输卵管腺与其他部位的输卵管腺在形态结构和分泌方式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华鳖输卵管独特的组织结构。[方法]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PAS)对中华鳖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中华鳖输卵管划分为漏斗部、蛋白部、狭部、子宫部和阴道部。纵切面上主要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黏膜上皮主要由具纤毛的立方上皮细胞、无纤毛和有纤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组成。黏膜下层的腺体主要为管泡状腺和分支管状腺,腺体通过导管分泌物质进入管腔。肌层主要由环形肌组成,从子宫部向后,肌层逐渐增厚。外膜为浆膜,在输卵管系膜处为结缔组织。[结论]中华鳖作为一种独特的爬行类动物,其输卵管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他物种。 相似文献
4.
猪精子注入输卵管的授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猪鲜精做体外获能处理,调整精子的浓度为每毫升5×107个精子,活力不低于0.5.受体母猪发情后注射HCG800IU,之后的24~30 h采用手术的方法按3种方式将精子注入生殖道内.缝合创口,常规饲养管理.结果表明:宫管接合部注入的受胎率为100%(5/5),平均产仔7.2头;输卵管伞部注入的受胎率为0(0/5);注入子宫角的受胎率为60%(3/5),平均产仔7.3头.该技术为充分挖掘优秀公猪个体的遗传资源和利用率、为精子介导法构建转基因猪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同时为人类男性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17头猪的淋巴结髓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猪淋巴结的化质主要由粗细两种网状纤维及常与其伴行的成纤维型风状细胞和特殊型网状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一种强嗜酸伊红性的颗粒细胞组成,但其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数量远少于其他哺乳动物淋巴结髓质.无明显的髓素,髓窦小且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养猪业是一个繁荣发展的行业,过去10年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在像养猪业这样面临全球激烈竞争的行业,要想长期保持成功和活力,“国家猪遗传改良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制定这一计划需要吸收世界范围内专家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但必须以中国养猪业现有框架为基础,由中国自己的专家、管理人员和生产者完成.“国家猪遗传改良计划”需要的远不仅是技术,它的成功取决于养猪生产者与政府的密切合作,而来自大学的技术支撑是其成功的关键.在这一计划中,大学在教育(学生、教师、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研究和技术传递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的测定中心和人工授精中心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个全面和准确的种猪系谱记录系统是遗传改良的基础,这对于从其他群体引进新遗传素材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猪输卵管上皮细胞(pOECs)与猪卵巢皮质细胞(pOCCs)共培养体系中进行猪卵子体外成熟(IVM),研究比较了pOECs与pOCCs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pOCCs或pOECs参与猪卵子体外成熟可显著提高卵丘扩散与MⅡ期卵子的比例(P<0.05),然而GV期卵子的比例却没有显著减少(P>0.05);pOCCs组内成熟卵子的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GSH在pOECs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尽管pOCCs和pOECs共成熟可显著降低多精入卵的比例(P<0.05),但是受精率与雄原核形成率(MPN)在各组间却无显著差异(P>0.05);pOCCs和pOECs共培养均可以显著提高卵裂率与囊胚发育率(P>0.05),然而囊胚细胞数在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认为,pOCCs与pOECs共培养体系能显著提高猪卵母细胞IVM质量,降低多精入卵的发生,并提高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8.
张心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87,(2)
本研究对31头成猪甲状旁腺的位置、形态及微细结构进行了观测。主要结果如下:1.找出率为79.17%。2.猪甲状旁腺的位置可借3个基本解剖标记确定:1)胸腺的颈前部;2)颈突的末端;3)颈总动脉分岔点。3.大体形态是:腺呈粉红色;椭圆形;比胸腺小叶及小淋巴结坚硬;腺长为6.32±0.16:毫米、宽4.93±0.11毫米、厚3.95±0.087毫米;腺重为65.75±3.48毫克。4.被膜及间隔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腺小叶内有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较大的腺小叶直径为221~661微米。实质细胞呈团状或索状排列,与其他家畜相比,排列非常疏松。暗主细胞构成实质的绝大部分。亮主细胞偶见。好酸性细胞极少见。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建立一种有效的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方法,试验采用乙二醇(EG) 二甲基亚矾(DMSO)作为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将猪卵巢组织经过不同浓度的平衡液中处理后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结果表明,经过两步平衡冷冻组卵巢组织中的卵泡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提取卵巢组织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玻璃化冷冻卵巢组织细胞DNA损伤,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显示采用EG DMSO作为玻璃化冷冻保护剂、两步平衡玻璃化冷冻方法可用于猪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该方法不造成卵巢组织细胞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采用剂量分别为0、10、20、40 Gy的60Co-射线对三七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其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旨在为三七辐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电镜观察结果表明:60Co-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且各结构变化不同步.与0 Gy相比,当辐照剂量为10 Gy时,三七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由1层变成2层,细胞排列宽松;细胞形态畸变,线粒体数量略微增加,细胞核、细胞壁结构受损,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当辐照剂量为20 Gy时,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程度增加,细胞排列更为松散,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细胞壁受损伤较大,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严重.当辐照剂量达到40 Gy时,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结构受影响程度最大,细胞排列极为疏松,层次结构不清晰,叶绿体、线粒体数量均显著减少,质壁分离最为严重,三七叶片正常生长发育受阻.可见,60Co-射线辐照对三七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对细胞形态结构的损伤程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海绵组织对60Co-射线辐照的耐受性比栅栏组织强;其次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且适当的辐照可增加线粒体数量;细胞核对辐照较敏感.以上结论可以为不同目的的三七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选择最适辐照诱变育种剂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蓬累悬钩子组织培养及试管苗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护野生资源和实现人工栽培,以蓬累悬钩子的冬眠芽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冬眠芽伸长生长、分化,伸长生长芽和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IAA0.1mg·L-1+GA30.5mg·L-1+6-BA0.5mg·L-1是冬眠芽伸长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NAA0.1mg·L-1+ZT1.2mg·L-1是伸长生长芽的茎段分化不定芽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NAA0.1mg·L-1+IAA0.2~0.4mg·L-1是伸长生长芽和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1.6%,定植成活率为98.2%。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蓬累悬钩子的生物学性状,翌年开花结果。建立起蓬累悬钩子试管苗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2.10 淮南猪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特性的利用研究 2.10.1 淮南猪断奶窝重综合选择指数的制订 (1)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对荣昌猪IFIT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结够和功能,并用Real-ti me PCR方法分析初生个体和1月龄个体11个不同组织(肺、心、肾、舌头、膀胱、卵巢、脾、肝、肌肉、胃和小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FIT1基因cDNA序列为1971 bp(GenBank登录号:HQ679904),包含5 UTR48 bp,全部CDS序列1437 bp和3 UTR487 bp,编码47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5 232.9×103,等电点为6.18.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归卷曲为主,三级结构具有典型的三角四肽和螺旋转角螺旋重复结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IFIT1表达量在初生个体和1月龄个体各组织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初生个体在脾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它各组织(p<0.01),1月龄个体在肌肉中的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织(p<0.01).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对我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猪—太湖猪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太湖猪的保种、选育、利用的现状及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我省地方良种猪—淮南猪今后的先育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现代育种学、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普通畜牧学和家畜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淮南猪的繁殖、生长发育、育肥与胴体、营养需要、肉质、生理常值、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染色体、杂种优势利用、生活行为等种质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主要经济性状制订了综合选择指数,为淮南猪的保种、选育及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ELISA抗体检测法,对仔猪猪瘟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研究其消长规律,并用准确的试验数据来确定仔猪的首免日龄,使仔猪能在最佳时期进行免疫。试验结论表明,仔猪出生后的3~10d内猪瘟母源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保护值是OD450nm值0.93;第20d时的抗体水平比第10d明显降低;到第25d时,抗体水平下降到更低,保护值降到OD450nm值0.41。此保护值常常是最低保护的临界值,鉴于该猪场仔猪猪瘟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来看,在不进行超前免疫时,20~25日龄是较佳的首免日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茎尖和试管苗培养的方法,以黄秋葵生长点为材料,进行了生长点的生长、分化芽的生根和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ZT0.2mg·L-1+NAA0.3mg·L-1是生长点伸长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6-BA0.7mg·L-1+AgNO30.8mg·L-1+NAA0.1mg·L-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6mg·L-1+蔗糖10g·L-1+IAA0.4mg·L-1是分化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4.7%;定植成活率为97.4%;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杂种黄秋葵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