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华山松疱锈病,又名五针松疱锈病或松疱锈病,其是华山松林最具毁灭性病害的一种。华山松染病后,溃疡斑环绕树干,直接造成受害林木大量死亡,目前华山松疱锈病防治效果较差。本文基于华山松疱锈病的发病症状和规律,从加强检疫、营造林措施、化学防治、加强林分抚育等方面入手,分析华山松疱锈病的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华山松疱锈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五针松疱锈病(Cronar tium ribicola J.C.Fischer.)侵害许多五针松和茶(?)子属(Ribes)的一些种。在春季和夏季,担子孢子入侵任何年龄的松针,产生菌丝向下生长通过松针的输导组织,进入嫩枝,杀死一块树皮。在这块树皮上出现黄色小突起精子器,紧接着在早夏出现锈孢子器。锈孢子器是白色突起的泡状物,充满橙黄  相似文献   

3.
重大园林植物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重大的园林植物病害:松材线虫病、榆树荷兰病、五针松疱锈病、观赏植物冠瘿病、香石竹尖镰孢枯萎病和菊花叶枯线虫病, 综述了这些病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五针松疱锈病的形态、发病条件、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茶藨生柱锈菌致病性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互接种的方法对华山松疱锈病、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茶藨生柱锈菌的致病性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锈孢子只能侵染其本地的转主寄主植物东北茶藨子;(2)华山松疱锈病的病原菌锈孢子能转主侵染多种不同地区的茶藨子植物;(3)所有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菌的锈孢子均不能转主侵染东北茶藨子;(4)初步认定马先蒿属植物不是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  相似文献   

6.
1983—1989年在大兴安岭地区采集到12个树种的病害标本,鉴定出61种病害,其中为害比较严重的有松苗立枯病、樟子松落针病、松针红斑病、樟子松松针锈病、樟子松疱锈病、樟子松瘤锈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癌肿病、落叶松心材腐朽和杨叶锈病。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华山松疱锈病是危害华山松林分最为严重的一类病害,其渍疡斑常环绕树干造成松树大面积死亡,目前防治华山松疱锈病的方法收效甚微,以华山松疱锈病为例,就如何防治松疱锈病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技术,为有效防止松疱锈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藏森林植物锈菌区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锈菌广泛分布在各类森林植物群落之中,不少锈菌能引起森林病害,有的甚至是难以防治的毁灭性病害,如五针松疱锈病(Cronartium ribicola Fischer)等。每种锈菌的产生,发展成灾害都以一定的生态环境为条件,从大范围来看,它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的规律性。为了预防森林锈病的发生,需要研究锈菌的区域类型,找出锈菌、寄主植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即锈菌区系。植物地理学是研究锈菌区系的基础,因为所有的锈菌目(Uredinales)都是专性寄生菌,在石炭纪蕨类植物上已寄生有锈菌,地质历史上锈菌就与有花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代的锈菌是长期适应寄主不断进化的结果。锈菌不同于其他真菌,它的生活史中产生一定顺序、多种形式的孢子,并选择固定植  相似文献   

9.
Cronartium ribicola 引起的五针松疱锈病,是危险性病害,在欧洲曾泛滥115年之久,使大面积白松几乎全部毁灭,对于这种病害,林学界和病理界都很重视。我局从1977年开始研究红松疱锈病,曾经采取修枝、涂干、清除中间寄主等措施进行防治,但成本偏高,部分药剂产生药害,效果不明显,近几年来,在我局这种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1981年5月份调查,青山经营所30、31、32、33林班发病率最高达  相似文献   

10.
病害发生概况樟子松疱锈病是二针松类枝干上的重要病害,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云南省的云南松,辽宁、吉林省的油松,黑龙江省的赤松均有发生。随着大面积人工林的栽植,樟子松疱  相似文献   

11.
昭通市发现华山松疱锈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昭通市发现华山松疱锈病昭通市森防站于今年4月下旬在青岗岭乡的白沙村一块属“长防林”的华山松林中,发现了一种危险性病害──华山松疱锈病。此林木病害在昭通地区没有发现和记载过,此次为首例。据调查,发生面积在500亩左右,发病率在1%以下,呈零星分布。目前...  相似文献   

12.
松梭形锈病、疱锈病、瘿锈病和针锈病在欧美各国普遍发生,林木受害后影响干形、材质,严重时导致松树死亡;松苗受害后,影响造林成活率,并且,由于锈病通常潜育期较长,所以带病苗木用于造林易造成日后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在吉林省黄泥河林区,樟子松病害有12种,分别是苗木立枯病、苗木茎叶腐烂病、苗木紫叶病、瘤锈病、疱锈病、烂皮病、枯梢病、红疣枯枝病、窒息病、落针病、松针锈病、针叶红斑病。发生普遍或危害严重的有3种,分别是疱锈病、瘤锈病、松针锈病;发病率和病害指数分别为8.0%~48.6%与5.3~18.0、1.6%~85.0%与0.5~28.8、23.0%~100.0%与2.4~19.5。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二针松疱锈病是由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引起的。在栽植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海岸松(P.pinaster Ait.)、奥地利松、欧洲黑松(P.nigra Arnold)、意大利五针松(P.pinea L.)、欧洲山松(P.mugo Turra)、阿勒颇松(P.halpensisMill.)、地中海松(P.brutia Tenn.)的一些欧洲国家蔓延。在意大利中部和南部,20年来,该病在人工林和二针松苗圃中大肆流行,严重危害。本文主要介绍松芍柱锈菌的生物学研究概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疱锈病重寄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疱锈病是樟子松枝干上的主要病害,为利用重寄生菌对樟子松疱锈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其病原菌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Alb.et Schw.)Wint.的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得到重寄生菌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Sherb.、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并测定ITS序列,获得基因登录号。经显微观察发现接种重寄生菌后锈孢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存在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我国辽宁、云南、四川、山西等4省6地的五针松疱锈病发病林分中采集茶藨生柱锈菌锈孢子,对其形态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藨生柱锈菌在形态上存在分化现象。锈孢子大小为21.10~40.10×14.97~29.40μm之间,变幅较大,其中辽宁清原红松上的锈孢子最小(18.72~30.73×16.04~24.07μm)。锈孢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也存在差异,红松上的锈孢子的疣突基部和顶部基本一样宽,而华山松上锈孢子疣突的基部比顶部稍宽;不同病区华山松疱锈菌环纹数、疣突的排列和间距不一。寄主在病原菌的变异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红松疱锈病     
红松疱锈病是一种危险性较大,曾在北美等地造成白松大面积死亡的病害,这个病的病菌,认为原产苏联的巴尔提克省,1854年首先在茶藨子(Ribes)上发现,1861年在芬兰也采到,以后渐渐蔓延到中欧,1883年遍及整个欧洲,并传到了北美,这个病在欧洲发生并不严重,但引入北美之后,却成了五针松类的一个毁灭性病害。这个病在我国的分布是陕西、黑龙江仅在茶藨子发现在《森林保护手册》一书中提到另一种疱锈病,症状相同,但病原菌不同(是松芍柱锈菌Cronatriium flaccidum wint),我区仅在哈巴河(白哈巴)、布尔津(喀纳斯)等地发现。  相似文献   

18.
华山松疱锈病发生与林分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云南巧家县和东川区二二二林场华山松疱锈病发病高峰期,通过典型抽样调查,经数据处理后得出影响华山松疱锈病发生的主导林分因子,在巧家县为:林木长势,林内卫生状况,样地内松树密度,郁闭度;在东川二二二林场为:林木长势,坡位,郁闭度,两地病害发生的主导林分因子有一定的差异,为两地采用针对性的林业技术防治措施,可持续控制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华山松疱锈病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山松疱锈病(Cronartium sp.)在陕西省的留坝、南郑、宁陕、洛南、太白、户县及甘肃省的兴隆山林区和武都县均有分布,是危害华山松枝干部的毁灭性病害,也是世界性林木病害之一。在国内仅见到红松和樟子松疱锈病的研究报道,关于华山松疱锈病尚未见正式的研究资料和文献。1982年以来,我们在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由调查得知,华山松疱锈病在该林区平均发病率为13.1%,感病指数为7.5,并有逐年发展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华山  相似文献   

20.
蒙进芳  普晓兰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146-149,153
主要介绍华山松疱锈病的危害情况及目前的研究水平.分析现有的DNA分子标记应用特征及其在松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提出采用DNA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华山松疱锈病抗性基因,利用抗病基因来控制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