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 选育经过 水稻新品种通丰8号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于1993年以通粳288为母本,通09为父本,品种间杂交后,经多世代选育而成。其基本选育过程:1994年F1至1996年F3分离世代应用集团育种法,1997年F4至1998年F5稳定世代利用系统法选育,在F5选种圃中选择出6份后代株系。这6份后代株系的性状比较稳定,抗病、抗倒伏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长白1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新品种“长白12号”是以大穗、优质稻种资源“奇锦丰”为受体,以抗逆性强的稗种总DNA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而创造的远缘基因交流的变异群体,从后代优异株系中选育而成。通过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0%和1.3%;稻米品质有8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3项指标达二级标准;抗病性强于对照品种。“长白12号”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点,适合于吉林省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早籼占8号是佛山市农科所用野生稻、粳、籼三元远缘杂交组合(516/粳籼89)后代、特早熟材料N167与中籼3588杂交育成的感温型品种,利用中籼3588的抗病性和特早熟材料远缘杂交的遗传背景和早熟、优质、大穗的优点,通过有性杂交使其更好地结合,从而育成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5.
优质水稻新品种特籼占2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籼占25是用特青2号与粳籼89杂交,经7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的优质高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抗褐飞虱,米饭软硬适中、饭味足的水稻新品种,可在华南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开粳 1号是辽宁省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 987年以日本优质米品种秋田 3 2做母本 ,高产抗病材料沈抗 1 585 3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 ,经 8年选育而成。1 988年秋季按组合混收 ,1 989年混合播种 ,秋季混收 ,1 990年混合播种 ,秋季选 2 0 0个单穗 ,经室内考种决选出 84穗 ,1 991年单株插 84个穗行 ,秋季入选 1 7个优良品系 ,编号为 871 2 1、871 2 2…… 871 2 1 7,1 992年进行品系比较 ,秋季决选出产量高、综合表现好、性状趋于一致的品系871 2 7。 1 993~ 1 994年参加所内品比试验 ,平均产量 542 0kg/6 6 7…  相似文献   

7.
九七香1号是增城市农科所继优质品种香丝苗2号后选育的又一个优质、抗病、高效的香软型水稻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1.1 系统选育 从香丝苗的突变群体中选出优异单株,其同功酶色带与香丝苗色带较为相似。 1.2 后代选育 1991年晚造选出单株后,从F2、F3代分离的材料中分别选出中矮秆、株粒型与香丝苗相似的各类型单穗,然后进行多代选繁和作单株品系对比试验。1994年晚造选出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而胶稠度相对较高的品系。1995年选育出3个株高不同、粒型相似、香软性、产量高的品系进行试验,最后选定一个较矮秆、综合性状和品质比亲本更理想的香软丝苗型品系。经1996、1997年试种,结果显示该品系稻米外观品质靓、具香软丝苗型特色、有市场竞争性,定名为九七香1号。  相似文献   

8.
特糯 2 0 72是信阳市农科所选育的中籼迟熟型糯稻新品种。多年来 ,在河南省南部稻区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种植 ,一般稻谷产量为 82 5 0~90 0 0kg/hm2 ,比对照种显著增产 ,且具有稻米品质优良 ,抗病力强 ,稳产性好 ,成熟较早等突出特点 ,是目前河南省南部稻区糯稻品种中米质、产量及抗性等综合性状最为理想的品种。1 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1 .1 选育经过1 993年以荆糯 6号作母本 ,创新种质资源 92- 0 5 (特青一号 /IEF2 938)作父本进行杂交 ,共收获种子 75粒。 1 994年在信阳正季播种F1 种子 ,成苗 5 9株 ,移栽 40株 ,其F1 表现分蘖力强 ,繁茂…  相似文献   

9.
10.
神玉2号是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抗性强稳产性好的玉米新品种.2002年育成.2003参加江苏省春、夏播预试,2004年、2005年分别参加江苏省春、夏播区试、生产试验.在试验和前期示范过程中均表现为产量高,抗病抗倒性强,长相清秀,熟相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旱稻新品种旱403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403亲本$299是杂交组合辽粳326/铁粳5号后代材料,米质优良,半散穗,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S2026是杂交组合科情3号/沈农611的后代材料,具有籼稻血缘,抗旱性较强,是良好的旱作稻资源。1994年配组后经沈阳、海南两地系统选育,1994~1996年F1~F5混选,1997年F6开始穗选,1998年第8代单株选择,获得一批性状稳定,适于旱作的株系试材,于1999年进行旱作抗旱鉴定,该品系编号为HJ403,表现抗旱性强,综合性状好,于2000~2001年参加本所早稻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丹粳11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育成。该品种是1994年秋在水稻品种丹粳3号繁种田中选择的一株优良变异株,1995年编入水田株系圃13区,秋季小区整体表现较好,但略有分离,从中选取3个不同类型单株,1996年编入株系圃74~76号小区,秋季从75号区选5个单株,1997年编人株系76~80号小区,从77号、79号小区各选2个单株,编入1998年株系75~78小区,株系圃77号小区,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月季新品种"辽阳公主"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5年从引进的资源中筛选出的优异品种。2006年优选母株进行扩繁,2007年至2008年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和栽培试验,抗病性和丰产性表现突出,适合辽宁省保护地栽培。通过切花产品的试卖,深受消费者和花卉销售商的喜爱。2008年经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该品种是一个花色纯正、花形优美、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切花月季品种。  相似文献   

14.
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于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在南北疆一般单产10.5~11.25 t/hm2,最高可达12.0 t /hm2以上.九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标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培育壮苗,适期早插,早促分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适期收获.  相似文献   

15.
采用低、中、高3种施磷水平(公顷施磷(P2O5)量分别为0 kg、75 kg、150 kg),对20个水稻品种(系)的磷利用效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划分为磷高效、磷低效、磷敏感等4种类型,其中吉粳88、吉03-2355、吉粳78为磷高效品种;沈农6014、吉06-44、吉03-55为磷低效品种;吉03-2843、吉06-43等为磷敏感型品种;其余品种为中间型。磷高效品种在3种供磷条件下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干物质)均较高,而且在高磷条件下尤为明显;磷低效品种与此相反;磷敏感品种在低磷条件下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明显低下,但在中磷时大幅度提高。适当增施磷肥可有效提高产量、干物质生产及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能明显降低空秕粒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优质水稻盐粳 5号品种生育特征特性 ,探索高产栽培各项技术指标 ,并研制了高产栽培模式图 ,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垦稻88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垦稻88的特征特性和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垦稻88具有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并总结出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两系方法以培矮 6 4S作母本 ,9311作父本 ,培育的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 ,作一季中稻栽培 ,在掌握栽培特性和肥水良好的条件下 ,大面积实收产量达 9.5~ 11.0t·ha-1,且不易倒伏。米质达国标优质米级 ,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高产群体指标为每公顷栽插 2 2 .5~ 2 7.0万穴。单株栽插 ,基本苗 75~ 12 0万个·ha-1,最高茎蘖数345 .0~ 375 .0万个·ha-1,有效穗 2 2 5 .0~ 2 5 5 .0万穗·ha-1,每穗总颖花 2 0 0个左右 ,结实率 83%~ 88% ,千粒重 2 6~2 7g。栽培技术为适时早播 ,早施分蘖肥 ,达到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基面肥、分蘖肥与后期施氮量各占总施氮量的70 %和 30 % ,每公顷总用纯氮量 2 2 5~ 2 5 5kg。宜重视磷钾肥的施用 ,后期切忌早断水 ,应切实防治稻曲病。  相似文献   

19.
粳稻新品种垦育38株高101.5 cm,茎秆坚韧,高抗倒伏,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精米率为74.70%,蛋白质含量为9.10%。河北省水稻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9158.0 kg/hm2,较对照垦育20号增产6.96%,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在冀东稻区生育期158 d左右,适于在河北省长城以南唐山、秦皇岛稻区作一季稻多种栽培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20.
松辽6号系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系普法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具有较强的稻瘟病性抗性水平,生育期间、年度间及地区间较为稳定,属钝感型品种,最高产量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