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2种酶制剂用于生长肥育猪双低菜粕型日粮及小麦型日粮中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体重2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5头按体重、性别等随机分为5组,每组13个栏,单栏饲养。试验分前期(22.5~70 kg)和后期(70~90 kg)两阶段,共80 d。以玉米、豆粕为主配成基础日粮为第1组(对照组),用双低菜粕替代第1组中的部分豆粕(即双低菜粕型日粮),分别添加0.01%的酶A和酶B(第2组和第3组);用小麦替代第1组中的部分玉米(小麦型日粮),分别添加0.01%的酶A和酶B(第4组和第5组)。结果表明:在试验各期,双低菜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的第2和第3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对照组一致,但每千克增重成本在前期比对照组分别低0.51和0.47元,在后期比对照组分别低0.69和0.81元。小麦型日粮中加酶制剂的第4、5组试验前期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有显著和极显著改善,每千克增重成本比对照组分别低0.52和0.53元;第4组的全期饲料利用率较对照组极显著改善。结果显示:在小麦型或双低菜粕型日粮中2种酶制剂均改善了生长肥育猪的性能,但在小麦型日粮中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猪对“双低”菜粕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3个新培育的中国“双低”油菜与加拿大“卡诺拉”的商品粕测定了猪的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结果表明,加工方式不当可能是造成中国双低菜粕品质低于加拿大卡诺拉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双低菜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饲料资源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开发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发展双低(低葡萄糖硫苷、低芥酸)优质油菜是当今国内外油菜生产的方向,在饲料中充分利用双低菜粕是缓解我国蛋白质原料短缺的有效途径。油菜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6%以上,且含生长猪所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营养成分,以往由于饼粕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较高且适口性较差的原因大多被用作肥料。1977年加拿大培育出低芥酸(Erucicacid)、低硫苷(Glucosinolate)的双低品种,并在1979年采用统… 相似文献
6.
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0头体重为4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为0.59%、0.67%、0.75%、0.83%和0.91%的等能、等氨基酸模式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测定其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生长肥育猪的最佳DLys水平.结果表明:生 .长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随饲粮DLys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当DLys水平分别为0.78%和0.80%时,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达到极大值(791.42 g)和极小值(2.92).当DLys水平为0.75%时,胰高血糖索、胰岛素、甲状腺素T3和T4浓度最高,血糖浓度最低.上述结果提示,40~70 kg生长肥育猪的日粮适宜DLys、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78%、15.66%. 相似文献
7.
8.
将90头平均体重为(32.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17.47%、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2~5组为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粗蛋白质水平为15.46%和13.49%与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80%和0.85%。试验期50d。结果:(1)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5.46%、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长性能无影响(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猪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尿氮、粪氮排出量显著降低。(2)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3.49%、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80%,对猪的生产性能无影响,尿氮、粪氮及总氮排出量显著降低;当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增至0.85%时,影响猪的生长。结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保持0.80%不变,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无影响,氮排泄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日粮中添加蜂胶饲喂生长肥育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蜂胶的试验组,比对照组,可分别提高日增重7.8%(P<0.05)、饲料利用率4.1%(P<0.05)和经济效益11.7%。 相似文献
10.
用电脑设计生长猪30-70公斤阶段和70-90公斤阶段日粮配方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筛选出30-70公斤阶段粗蛋白质水平15.17%、赖氨酸水平0.75%,70-90公斤阶段粗蛋白质水平15.28%、赖氨酸水平0.78%的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11.
菜籽粕对异育银鲫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鱼以投喂饲料的不同和是否注射抗原共分为10组,即免疫组:A、B、C、D、E组,免疫对照组:a、b、c、d、e组,饲料对照组:A、a组.饲料试验组B、C、D、b、c、d、e组.其中,饲料对照组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饲料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和普通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B、b;D、d)和100%(C、c;E、e)的豆粕蛋白,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4)含量、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及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从免疫后21 d开始,饲料试验组E、e、C、c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相应饲料对照组;在49 d,D、d组的部分免疫指标也显著低于相应饲料对照组;B、b组和相应饲料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变化.免疫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高于相对应的投喂相同饲料的免疫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猪平均日增瘦肉量及其相关性状生化遗传标记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PAGE)对社长大杂种猪5种血浆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测定,并用通用线性模型估计了这5个生化指标对平均日增瘦肉量、日增重和瘦肉率的效应值,筛选结果表明:后转铁蛋白(Ptf)AB型对全期日增重,前白蛋白1(Pa1)对瘦肉率具有显著的效应,证实了猪的第六和第七号染色体上存在影响瘦肉率的数量性状位点。 相似文献
13.
28头体重在10kg左右杜长约三元杂交瘦肉型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7头.预试则为5d,试验期为3O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日粮是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75%、O.15%和O.225%L-赖氨酸盐酸.试验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42、561和547g/d)比对照组(465g/d)提高了(P<0.O1)16.6%、26.6%和17.6%.试验各组料重比(分别为2.42、2.40和2.45)比对照组(2.73)分别降低(P<0.01)11.4%、12.l%和10.3%.日粮中添加合适的赖氨酸可以提高生长猪的日增重,减少饲料消耗,但过量添加高水平的赖氨酸将减少猪的增重,增加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断奶仔猪日粮中双低菜籽粕的适宜添加量。[方法]选取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一代母猪与长白(♂)杂交所产三元杂交仔猪48头,随机分为4组,12头/组,预饲期5 d,然后进行28 d饲喂试验。第1、第2和第3组饲粮中双低菜籽粕的添加量分别为5%,7%和9%,第4组为对照组,不添加双低菜籽粕,平衡日粮中的消化能。[结果]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最高;第7天与Ⅲ组,第14天和第21天与Ⅲ、Ⅳ组,第28天与其他3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低菜籽粕含量为7%时增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16.
猪的平均日增瘦肉量RAPD标记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建立猪的平均日增瘦肉量标记辅助选择方法,用RAPD技术和通用线性模型探讨了日瘦肉量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RAPD带纹在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多态性,并筛选出S35的PCR扩增产物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375 ̄1904碱基对之间有两条多态性纹对猪的日瘦肉量存在显著的效应,RAPD技术有可能应用于日瘦肉量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对双低菜籽粕进行混菌固态发酵,优化发酵条件,提高双低菜籽粕的饲用品质。【方法】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双低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先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再接入短乳杆菌),以发酵产物中的纳豆激酶活力常用对数值与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构成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接种量、温度及料(g)水(mL)比对发酵效果的影响。选择接种量、温度及料水比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筛选双低菜籽粕的最优发酵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优接种量为每100g 1.5mL,最优的发酵温度为37℃,最优的料(g)水(mL)比为1∶1。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的双低菜籽粕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每100g 1.5mL,发酵温度37℃,料(g)水(mL)比1∶1.05,在该条件下发酵96h后发酵产物的综合评分为4.57。【结论】经优化的混菌固态发酵工艺对发酵后菜籽粕品质的综合提升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Methionine(Met)and lysine(Lys)have been reported as the first two limiting amino acids(AA)for maximum milk yield and milk protein production.Supplying these AA may improve microbial protein synthesis and therefore improve milk production without adding excess N to the environment.This observation utilized fermented soybean meal(SBM),cottonseed meal(CSM),rapeseed meal(RSM)and corn by Bacillus subtilis 168 and 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as core feedstuffs to produce special biological protein feed for dairy cow.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lk production,milk protein percentage,milk fat percentage and milk DM percentage of test groups in trial period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fermenting protein feed in dairy cow diet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milk yield,milk protein and milk fat content.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actual application were analyzed,the group of 0.5%was the bes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相似文献
19.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封闭的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91年开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至今已完成4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育种目标。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91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06头,场内测定日增重公猪为7545g,每增重1kg耗料为28kg,母猪日增重为7156g,每增重1kg耗料为289kg。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日增重公猪为834g,每增重1kg耗料为216kg,母猪日增重为805g,每增重1kg耗料为238kg。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作为终端父本与长大、大长杂交配套利用,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杜长大及杜大长商品猪测定期日增重可达906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