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梅 《农村新技术》2009,(10):28-29
一、磨浆机磨片的磨合及故障排除 目前农村大量使用小型磨浆分离机,该机能够一次完成粗破碎、磨浆、浆渣分离等几道工序,其工作原理是:原料被高速旋转的刺辊或粗磨齿及粗磨套先行切削、磨碎,再进入磨片之间进一步研磨,使淀粉颗粒充分暴露并剥离开来,然后与水混合成为浆液。浆液流入高速旋转的滤筛,浆液中的淀粉液穿过滤筛孔流入集液器,  相似文献   

2.
南美螺孵化可在室内和室外进行。少量孵化可在室内进行。用盆、桶等容器盛水8厘米~10厘米深,水面放些浮萍及鲜嫩青绿菜叶,然后在容器上放一块铁丝网或有孔的筛、菜盘均可(孔径大于卵粒),再将卵块均匀摆放在网筛上,然后将纱布淋湿盖在卵块上,以后保持纱布湿润。小螺的孵化时间随气温高低而异,最低气温在22℃以上、一般气温在28℃~32℃时,约10天便可孵化出幼螺。孵化时,卵块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白色,自然松散,然后掉入水中,黏附在饲料上。  相似文献   

3.
一、选料清洗选择无病斑、含淀粉较高的薯类,用流水冲洗外皮,刷去表层泥沙杂质。二、上磨成浆将原料置于万能磨或粉碎机上,每100公斤原料掺水400~500公斤。磨细磨匀后过筛2次。第一道铜网筛80目,第二道100~130目。磨时要边磨边加水。使磨出的浆液均匀、细嫩。三、过滤沉淀磨后的浆液通过上述两道过筛,薯渣被分出。利用淀粉本身具有的不溶性,让其在缸中  相似文献   

4.
核桃酸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原料处理挑选无病虫、无霉烂、饱满的核桃仁,用碱液去种皮并用清水漂洗,再用温水浸泡1.5~2小时,而后用磨浆机将仁磨碎,再用浆液均质过滤备用。二、配料将核桃浆液、牛奶、白砂糖以适当比例混合均匀。一般其原料配比是:核桃仁3.5%、脱脂奶粉6.5%、稳定剂0.2%、增稠剂0.5%。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对太白葛根淀粉进行酸变性,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选出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用3%的盐酸,50℃,恒温水解4.0 h,对太白葛根淀粉进行变性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透明度最好;用3%的硫酸,50℃,恒温水解4.0 h,得到的太白葛根变性淀粉的热糊稳定性最好;用1%的草酸,40℃,恒温水解3.0 h,得到的太白葛根变性淀粉的凝胶性最好。超高压处理对太白葛根变性淀粉糊的热稳定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藕粉。选择肥大、肉厚、富含淀粉的湖藕,切去节部,洗净表面淤泥,并用鹅毛或竹棍将藕段孔洞洗净,将洗干净的藕切断,用磨或轧碎机粉碎,磨粉糊过筛后余下的渣可再磨一次,以提高出粉率。将磨碎或轧出的藕粉糊通过布袋或100目的铜筛过滤,把藕片粉充分搅拌后静置5小时以上,除去上清夜浆,即得湿藕粉。将沉淀后的藕粉舀出,放在布包内挂至干燥或摊在席上曝晒,晒至含水量小于20%即为成品。  相似文献   

7.
<正> 1 豆淀粉的加工 主要采用绿豆、豌豆和蚕豆为原料,含淀粉较多,可以用其加工品质优良的粉丝、粉皮凉料等。 豆淀粉的制作法: ①浸泡:将经过挑选的豆子洗净、去除杂质、泥沙,放入35~45℃的温水中浸泡,冬天浸10小时左右,夏天8小时左右,以添加冷热水进行调节。浸至捏挤豆度较易剥离,豆肉也易于粉碎时即可。 ②磨碎:将浸好的豆子进行磨碎,磨碎时适当的加水,一般加水  相似文献   

8.
<正> 将洗净的马铃薯块用手工或机器切碎,用石磨或机器磨成浆液。磨时要边投薯块,边加清水,使浆液均匀细膩。把浆液装入白布袋中,置于缸上,用木板、石头加压,匣淀粉与薯渣分离。压时先轻后重,避免过急过重,造成破袋,压干后,将余下的薯渣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再倒入  相似文献   

9.
红薯酥饼具有香、甜、脆、酥等特点,是风味独特的食用佳品。其加工方法如下。1、打浆。将鲜红薯去皮洗净,用打浆机打浆或切碎后用石磨磨成细腻的浆液。2、过滤。按1千克红薯浆加1千克清水的比例,将薯浆水置于大缸或池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拌匀。石灰用量为鲜红薯重量的0.5% ̄1%。将薯浆水用滤布或双层纱布过滤除渣。3、沉淀。将过滤的薯浆水静置于12 ̄24小时。除去黄水和浆水,即得到粗制红薯淀粉。4、干燥。将红薯淀粉块取出,置于60 ̄80℃的烘干机内烘干或晒干备用。5、蒸制。将红薯干淀粉加入适量清水搓成直径4 ̄5厘米的长筒形粉团,放入蒸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工艺制备的葛根淀粉品质差异显著、异黄酮组成与含量不稳定等问题,对葛根淀粉制备工艺以及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良,开发了葛根中淀粉与异黄酮化合物的同步提取技术,优化了葛根淀粉异黄酮提取的混合浸泡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功能性葛根淀粉制备中混合浸泡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浸泡液固形物浓度3 000 mg/L、pH值为7、浸泡时间1 h、浸泡温度30℃。该技术可对葛根淀粉中异黄酮组成与含量进行调控,达到提高葛根淀粉品质以及稳定其生理活性物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葛根淀粉物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葛根淀粉的性质及其凝胶特性与玉米、甘薯淀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葛根淀粉在透明度、冻融性方面较玉米淀粉差 ;而凝胶强度较玉米淀粉强。葛根淀粉对酸碱较玉米、甘薯淀粉稳定  相似文献   

12.
1.藕粉 选择肥大、肉厚、富含淀粉的湖藕,切去节部,洗净表面淤泥,并用鹅毛或竹棍将藕段孔洞洗净。将洗干净的藕切断,用磨或轧碎机粉碎,磨粉糊过筛后余下的渣可再回磨一次,以提高出粉率。将通过磨碎或轧出的藕粉用布袋或100目的铜筛过滤,把藕片粉充分搅拌后静置5小时以上,除去上清液浆,即得湿藕粉。将沉淀后的藕粉舀出,放在布包内挂至干燥或摊在席上暴晒,晒至含水量小于20%时即为成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干热改性葛根淀粉的最优成膜工艺参数,为干热改性葛根淀粉膜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透光率、水蒸气透过系数、溶解度等为评价指标,通过研究改性淀粉用量、甘油浓度和干燥温度对干热改性葛根淀粉膜特性的影响,确定最优成膜工艺参数。[结果]干热改性葛根淀粉膜的最优成膜工艺参数为改性葛根淀粉质量分数5.0%,甘油添加量1.5%,烘干温度80℃。[结论]该研究可为葛根淀粉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退火处理对葛根淀粉老化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差式量热扫描仪(DSC)、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和质构分析仪研究退火处理对葛根淀粉老化过程中水分迁移、老化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会使葛根淀粉在老化过程中的水分子相对含量降低;退火时间对葛根淀粉老化度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葛根淀粉的糊化焓增加,老化焓降低,老化度降低,当退火时间达到24 h时,葛根淀粉老化1 d后的老化度从原葛根淀粉的32.95%降到19.58%,老化10 d后的老化度从37.42%降到19.46%;原葛根淀粉凝胶和退火处理葛根淀粉凝胶的凝胶强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退火时间达到24 h时,老化1 d后的凝胶强度从原葛根淀粉的27.34增加到48.44,老化10 d后的凝胶强度从72.11增加到76.45,弹性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一、摩浆机磨片的磨合及故障排除 目前农村大量使用小型磨浆分离机,该机能够一次完成粗破碎、磨浆、浆渣分离等几道工序,其工作原理是:原料被高速旋转的刺辊或粗磨齿及粗磨套先行切削、磨碎,再进入磨片之间进一步研磨,使淀粉颗粒充分暴露并剥离开来然后与水混合成浆液.  相似文献   

16.
冷库保鲜 采收的鲜菇经整理后,放入筐、篮中,用多层湿纱布或麻袋片覆盖阴凉处放缸,缸内盛有少量清水,水上放置木架,将筐篮放于木架上,再用薄膜封闭缸口。 休眼保鲜 采收后于25摄氏度以上室内放置3-5小  相似文献   

17.
旨在采用匀浆法优化葛根淀粉提取工艺并同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回收其水提液中的总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葛根淀粉的提取条件,同时考察葛根总异黄酮的溶出效果,最后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富集回收匀浆提取液中的总异黄酮。结果表明,用匀浆法提取葛根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8 mL∶1 g、匀浆时间30 s,洗涤时的液料比为6 mL∶1 g,在此条件下淀粉的收率为(18.58±0.26)%(n=3,相对标准偏差=1.38%),总异黄酮在水中的溶出率为(1.49±0.05)%(n=3,相对标准偏差=3.37%)。D101大孔树脂对葛根总异黄酮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可以达到30.12 mg/mL,70%乙醇的洗脱率达到86.89%,样品中的总异黄酮含量(紫外比色法)可以达到50.91%,其中葛根素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为28.77%。该研究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提取溶剂价格低廉且环保,淀粉、总异黄酮的收率都较高,回收的总异黄酮纯度也较高,减轻了葛根淀粉提取加工过程中排放水对环境的污染,高效合理利用了葛根资源,能够为中小型葛根加工企业对葛根淀粉的提取加工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制取淀粉将绿豆用清水洗净,盛在大缸中浸泡一昼夜使其吸足水分。将浸好的绿豆磨碎,磨时按每100kg绿豆加入400kg清水,磨成稀浆。把磨好的豆浆装入大缸,对入清浆,充分拌匀,静置。使淀粉明显沉降。几小时后,将上层清水层除去,将中间的毛  相似文献   

19.
对淀粉颗粒粒度分布、热力学性质、微观结构、淀粉晶型以及双螺旋含量和相对结晶度的测定等表征葛根淀粉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性探究,并以马铃薯淀粉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葛根淀粉颗粒粒度大小的分布模式呈双峰型;起始糊化温度为64.32℃,糊化焓为1.77 J·g~(-1)。通过固体核磁可以测定葛根淀粉的晶体结构含淀粉的晶型,双螺旋含量和相对结晶度,其中,通过对NMR图谱中化学位移在94~110 nm处的C1区进行分峰,产生了2个副峰表明了葛根淀粉为Cb型晶体,同时利用X晶体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葛根淀粉颗粒进行,衍射角在5.7°、15.3°、17.2°和17.5°时出现明显尖峰,证明葛根淀粉晶型为C型。13C CP/MAS固体核磁和XRD对葛根淀粉相对结晶度含量的测定结果分别为28.7%和19.18%,且通过13C CP/MAS得到葛根淀粉双螺旋含量为41.21%。  相似文献   

20.
<正> 1 打浆过滤 将鲜红薯去皮洗净后除去杂质,用打浆机打成均匀的浆液。1公斤浆液加1公斤清水,把浆液放入大缸中,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搅拌均匀。石灰用量为鲜红薯重量的0.5%~1%过滤。 2 沉淀干燥 在过滤的浆液中加入0.2%~0.5%的漂白粉拌匀,静置12~24小时,除去黄水和浆水,即得到粗制淀粉。把淀粉取出放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