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在本镇读高中,家中,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基地,有人想买。-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今年14岁,是父亲的私生女。去年10月,我母亲因车祸去世。今年3月8日,我父亲又身患癌症病故。父亲病故,我大妈(父亲的妻子)给了我五万元钱。但我觉得我父亲那么大的家产,大妈怎么才给我五万元,显得太不公平。为此,我找到大妈,要求继承我父亲的遗产,但遭到了大妈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的强烈反对,他们还出示了父亲的亲笔遗嘱。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母亲今年62岁,有轻微的精神病。由于我在外地上班,所以跟哥哥协议约定:母亲随哥哥一起生活,由他作为母亲的监护人,我每月给母亲一定的生活费。去年10月,我从外地回来才知道,哥哥不但没有细心照顾母亲,反而将母亲的10万元存款取出转到自己名下.而且就连我每月给母亲的生活费他也没有全部用于母亲的生活开支。  相似文献   

4.
咨询台     
《农家科技》2011,(12):162-163
关键词:有关移民新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江北区五宝镇干坝村谭先生问:有关我父亲现在未能享受到江北区五宝镇干坝村移民新村建设中政府给的每人两万元补贴(其中,一万元用于房屋基础设施建设;另一万元以现金的方式补贴到人头上),当地政府却以我父亲每月有工资为由不给这两万元补贴。我父亲十几年以前由于身体不好原因,就没有在单位上班,  相似文献   

5.
母亲     
《河南农业》2005,(6):42-43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父亲的行为,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年来住在河滩的草屋里,靠打鱼、种那几亩滩地为生。他的地和我家的地搭地边儿,他常帮我母亲耕种收割,为母亲分担了很多辛苦和劳累。在母亲心中,他是坚实的依靠。她感激他,常帮他洗、补衣裳,补织渔网,做腌鱼片给他…  相似文献   

6.
潘律师 《新农村》2005,(7):29-29
我今年15岁,是位中学生。我与母亲的关系非常好,无话不谈:但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僵,因为父亲经常训斥我。十分不幸的是,半年前,我的母亲患病去世,而父亲又一直忙于生意,很少回家。我生活得很痛苦。一个月前,我以看望外祖父母为由一去不归。后来,父亲找来要我跟他回家。而我根本不愿再回到那个家,可父亲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外祖父母已经60多岁,无力管教我。现在,我想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同意我的要求。请问,法院会满足我的愿望吗?  相似文献   

7.
<正>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50年岁月匆匆而过,多少往事随风而去,但7年前的一次演讲,我却久久不能忘怀。2010年8月,团里举办"我身边的感恩故事"演讲比赛,我报了名但演讲稿内容却没想好。直到那天,我突然想起家乡的父亲。那年春节,我回老家看望父母,没有想到73岁的父亲却在大年初一突发疾病,昏迷不醒,医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单。多年来忙于工作,我很少回老家,总觉得以后时间还长。看到眼前被病痛折磨的父亲,我突然发现,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一不留神  相似文献   

8.
辛祥 《新农村》2012,(7):38
编辑同志:9年前我父亲去世,母亲寡居3年多后,与本单位同事林某结为夫妻。2009年9月,母亲外出途中遭遇车祸,虽经救治保住了性命,却完全丧失意识成了"植物人"。出事之后,林某既不积极为我母亲治疗,也不悉心照顾尽丈夫责任,倒好意思领取我母亲的每月工资供他自己消费。我和姐姐  相似文献   

9.
问:我母亲已年近八旬,父亲已故,只有我们兄弟2个.母亲在我家生活,由我们夫妻2人照顾.我们夫妻俩都是工人,收入不多,又供孩子上大学,日子过得很紧.而我弟弟,买了2辆出租车,每月收入几千元.他以父亲死后放弃遗产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母亲的义务.请问:他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0.
从前的向往     
《农村实用技术》2010,(5):59-60
小的时候,我生活在雪峰山腹地的一个小镇。镇上非农业人口大约有两三百人,街道总长不足1km。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母亲天天要起早摸黑去公社缝衣社上班,少有人管我。那时,我向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川气东送工程惠及我的家乡,家家户户开通了天然气。爱人说:“通了天然气,老屋的柴火灶台拆了吧?”我说:“留着吧,父亲爱吃柴锅煮的锅巴粥。”父亲很喜欢吃柴锅煮的锅巴粥。上世纪70年初,父亲在连队上班,工作特别忙。那时候,早餐是稀饭,父亲为工作上事操心,常常没胃口吃。  相似文献   

12.
非婚生子女有哪些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我父母结婚20多年,去年我父亲有了外遇,我与母亲多次劝说,都没能使其回心转意。我父亲在未与我母亲离婚的情况下与他人生了一个男孩。请问,这男孩是否有继承权,继承多少?我应该使用哪些法律手段维护我母亲的权益?如果那个女子告我父亲的话,我父亲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三十"随想"     
今年,我三十岁。常言道:“三十而立”。细细回味这匆匆而过的三十年,我感触颇深。在我的记忆里,十岁那年,正赶上改革开放、经济搞活的始端。正读小学的我,从从容容地走上读书兼“从商”的路。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不宽余,虽然父亲已做了二十年的村干部、中学校长,手头紧张也从不  相似文献   

14.
潇逸 《百姓》2001,(3):20
我结束了一天派发广告的劳累,紧紧揣着辛辛苦苦才换来的20元报酬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舍友们都出去了,今天周六,他们有的去拍拖了,有的去看电影了,有的去打电子游戏了.我恹恹地躺在床上,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像荒草般疯狂地滋长,眼前浮现的是母亲哀愁无奈的双眼和父亲苍老悲凉的脸庞.  相似文献   

15.
刺绣     
正绣花也叫刺绣,是母亲十八岁嫁给父亲后开始的一门功课。那时侯父亲在镇上医院上班,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不像现在,镇上医院的接诊量很大,父亲做中医,况且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对中医还很笃信的,所以父亲每天都很忙,少有休息日。年轻的母亲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忙完地里的庄稼活,每年有大量时间在家赋闲。夏日暖暖的阳光和冬日亮亮的烛光之下,聚精会神的母亲柔弱  相似文献   

16.
[案例] 未成年人赵某的父亲赵某某与母亲饶某因感情不和诉讼离婚.人民法院判决,赵某由母亲饶某抚养,父亲赵某某每月给付抚养费500元.不久后,赵某因病多次就医.饶某表示,治疗花费大,赵某某每月支付的500元抚养费,不能满足赵某的医疗和生活开销.赵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赵某某承担医疗费用,并增加抚养费至每月1500元.  相似文献   

17.
更上一层楼     
“张汝银,2422!”随着主持人一锤定音,一把崭新的钥匙递到了我的手上,那一刻我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替父亲抽号。那是2011年的夏天,巨浪牧场2号楼竣工。农场场部机关会议室人声鼎沸、座无虚席。父亲早已激动得不知迈哪条腿走路,还是母亲比较淡定:“二楼好,更上一层楼嘛!”我的家就和这个牧场一样,几经沉浮、几经风雨,终于苦尽甘来。  相似文献   

18.
圣洁的背影     
4年前,我是省城一个专门替父亲开夜车的“的哥”。我们父子俩共开一辆红色富康,他开白天,我开夜晚。 曾经,我是多么知足而惬意地逡巡在这都市的夜里呵!没有上大学,没有工作,没有女朋友,没有母亲,那生活中曾有的惟一约束——我的醉鬼父亲身上小丘般凸起的肌肉  相似文献   

19.
正问:我母亲2010年春天去世后,我们兄弟3人一致同意父母共有的房屋由父亲1人所有。2015年10月10日我父亲去世,我们兄弟3人料理了父亲的后事后,经协商一致同意把父亲名下的这套房子卖掉平均分钱。但就在今年元旦,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在1本书里发现了父亲亲手写的1张纸条,主要内容是"我死后我的房屋归我孙子张成成所有"。后面是父亲的签名和"2015年5月8日"的字样。张成成就是我8岁的儿  相似文献   

20.
母亲去打工     
李明 《农村百事通》2010,(12):42-42
母亲突然说她要去打工,这使我和父亲都感到震惊。她的腿受过伤,平时走路多了都疼得要命,何况去干那繁重的体力活。可无论我和父亲怎样劝说,母亲的态度依然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