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大棚省力化养原蚕技术要点,并对大棚和蚕室饲养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大棚养原蚕具有茧质优、效益高、投资少、操作方便、节约用工、减轻劳动强度、工效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对恶劣气候调节难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大棚省力化养原蚕技术要点,并对大棚和蚕室饲养情况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大棚养原蚕具有茧质优、效益高、投资少、操作方便、节约用工、减轻劳动强度、工效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对恶劣气候调节难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黄溪村原蚕基地大棚种茧育的优点,并从大棚建造、种茧育桑园配置以及饲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种茧育技术,以供业界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原蚕饲养省力化技术,通过对原蚕小蚕共育、原蚕大蚕饲养省力化、原蚕全程叶面消毒、原蚕方格蔟上蔟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原蚕饲养省力化配套技术措施的探讨,达到原蚕繁育省力、高效的目的,从而降低原蚕饲养成本,增加蚕农饲养原蚕收益,进而使原蚕区繁育蚕种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金凤  柳芹 《蚕学通讯》2021,41(1):50-52
省力高效、轻简化、集约化是现代养蚕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大棚养蚕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 ].相对室内养蚕来说,在旷野桑园地头建棚饲养原蚕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为了使原蚕饲养取得好成绩,需要把握好棚内的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给蚕儿的生长发育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2019年夏季采用配合饲料在大棚内饲养大蚕的试验情况,大棚平台饲料养蚕,在上车率、粒茧丝长、洁净和鲜毛茧出丝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普通平台育,解舒丝长相近,茧丝纤度相仿.结果表明,在大棚中采用配合饲料饲养4~5龄蚕是完全可行的,和普通桑叶育一样,大蚕期蚕室温度在适当范围有一定波动,对蚕体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型式养蚕大棚的综合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棚养蚕属设施农业的一部分,此项技术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重点蚕区饲养空间不足,饲养密度过高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稀放饱食和大蚕期防病措施的落实。但由于大棚养蚕的兴起不过数年,且各地大棚的形式多样,它们各有利弊,养蚕户难以舍  相似文献   

8.
大棚养大蚕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茁萍 《广西蚕业》2006,43(2):35-36
大棚饲养大蚕作为一项省力化养蚕技术颇受欢迎,与传统养蚕法相比,具省投资、省桑叶、省工等优点,但由于大棚养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良气候的侵袭和天敌为害会减少收成。本文分析了用大棚饲养大蚕生产中造成减产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葛小兴 《中国蚕业》2012,33(3):69-70,74
分析了海宁市原蚕区不稳定的原因,提出了通过减轻劳动强度,增加收益提高原蚕饲养积极性,积极培育新原蚕区等稳定海宁市蚕种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原蚕饲养整齐与否,不但关系到蚕农的劳动量,也影响到蚕种场的工作安排及工作强度。如果原蚕严重发育不整齐易引发蚕病,影响蚕种质量。从原种催青、收蚁、饲养环境条件,饲养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原蚕饲养不整齐的原因,提出在做好补催青工作、严格按技术要求收蚁、调节好养蚕温湿度环境及精心饲养等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可提高原蚕饲养整齐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玉林市原蚕基地连年萎缩的因素如劳动力打工收入比较、原蚕基地蚕户饲养现状、管理状况及原蚕饲养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玉林市原蚕基地今后巩固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洪法 《蚕桑通报》2010,41(2):65-66
<正>大棚全龄养蚕是在大棚饲养大蚕成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大棚的设施和结构,使其能达到满足小蚕饲养的要求,从而形成的一项全龄大棚养蚕新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优质高效、且不破坏土地资源等特点。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国不少地方推  相似文献   

13.
蚕业规模经营是蚕桑生产稳定发展和蚕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嘉湖蚕区劳动力紧缺和养蚕设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小规模经营已成为制约蚕桑稳定发展和蚕业现代化的瓶颈.为推进蚕业规模经营,提高蚕业经济效益,有必要对适应规模经营的家蚕室外育及饲养型式进行研究,从而寻找出一种适应规模经营,蚕农容易接受、成本和劳动强度较低的饲养型式.为此向湖州市科学技术局申报了"适应规模经营的家蚕室外育研究"项目,于2002年被湖州市科技局列项,课题实施3年已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成绩:设计完成了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活动蚕室3种不同类型的大棚,并对其实用性进行了比较,为今后在本市蚕区推广应用大棚育提供了参考;研究出一种适应规模经营、蚕农容易接受、成本和劳动强度较低的饲养型式,即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大棚育,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该饲养型式的饲养技术,为蚕业规模经营提供了一种新的饲养模式;3年来在练市镇朱家兜村以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大棚育的饲养型式,饲养蚕种23张获得成功,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作了准备.本课题已完成了预定指标,并于2004年底通过评审.  相似文献   

14.
搞好原蚕区原蚕饲养的几点体会匡英秋(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利用原蚕区生产蚕种是一条投资较少、见效较快的蚕种生产途径。1995年春、秋两季我们在靖安县试养原蚕取得了成功,笔者就此谈谈几点体会。一、提前制定好原蚕区的饲养计划。桑叶是桑蚕唯一赖...  相似文献   

15.
曹惠芝 《四川蚕业》2011,39(2):35-35,59
秋季原蚕饲养,气候变化无常,病虫害为害严重,加之农药污染环境与桑叶,容易发生蚕病,影响种茧质量,降低蚕农收入,导致种场制种困难。但由于生产需要,我场连续在原蚕区进行了秋蚕饲养,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只要抓住了这些问题的关键,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完全可以做到养好原蚕收好种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桑品种与现行原蚕品种饲育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原蚕饲养的营养条件,提高蚕种繁育质量,对几个实用桑品种饲养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用几个实用桑品种分别饲养原蚕,其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明显差异;但死笼率有育151号较高,新一之较低的倾向。综合原蚕饲养的茧质和卵质成绩初步认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湖桑32号、育151号、新一之濑;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新一之、育71-1、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17.
韦伟 《广西蚕业》1999,36(3):27-28
通过总结分析,认为:品种、温度、饲料、人为因索等均对生种的形成造成影响,同时指出要防止生种的发生,一定要抓好原蚕点建设,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和提高原蚕户饲养技术,避免生种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蚕区采取塑料大棚养蚕模式,每年10月下旬到来年4月中旬养蚕大棚都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蚕沙腐殖质在养蚕大棚闲置期栽培羊肚菌,可增加蚕农经济收益。介绍了晚秋蚕饲养结束后及时进行蚕具蚕架整理、微喷设施加装、棚内地面整理等养蚕大棚的整理工作,说明了蚕沙预处理、培养基配方与菌种选择、羊肚菌播种、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摆放、田间发菇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注意事项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这几年负责原蚕点的技术指导工作,对农村养蚕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养蚕户基本都是多种经营,除了养蚕外还养猪,种水稻、玉米、花生、香蕉等作物,工种比较复杂,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养蚕的一般是中老年人,年轻的基本都去做生意或打工。而养蚕尤其是养原蚕又特别需要饲养技术,需要精心饲养,细心管理,科学对待,这就给原蚕饲养提出了难题。怎样才能做好原蚕点的技术指导工作呢?下面是本人在原蚕点技术指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邓玉娟 《广西蚕业》2008,45(2):45-47
通过加强原蚕区建设和实施原蚕饲养技术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原蚕饲养成功率,确保了种茧质量,为生产优质高产蚕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蚕种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