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母猪群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而母猪配种的受胎率、产仔数是决定母猪生产水平高低的两个关键因素。笔者在实践工作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使猪场的母猪配种受胎率由原来的85.2%提高到96.5%初产母猪的平均胎产活仔达到9.5头。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双重和三重配种对本场-千多头母猪的产仔力进行观察结果三重配种显著提高母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P〈0.01),两种配种法对仔猪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初配月龄对长白母猪头胎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舒邓群  黄爱民 《养猪》1995,(4):22-22
初配月龄对长白母猪头胎繁殖性能的影响舒邓群,黄爱民,姚文海,李麟(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330045)后备母猪配种早晚关系到母猪繁殖性能高低及利用年限。配种过早不仅产仔少,仔猪弱,而且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配种过晚则造成母猪不安,影响母猪的发育和性...  相似文献   

4.
1母猪发情何时配种好为了争取母猪多产仔.必须抓好母猪适期配种.一是要准确掌握后备母猪初配时机.二是摸准母猪发情期内何时配种最好。1.1后备母猪的初配适期: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时期.根据月龄和体重两个方面来确定。小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本地猪一般3月龄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和杂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4~5月龄开始发情。第1次发情后只要不配种.则每隔18~23天重复发情1次。根据生产实际.本地猪种第1次配种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kg为宜。培育品种和杂种母猪第1次配种以不早于8…  相似文献   

5.
1增加产仔数 增加母猪产仔的关键就是适时配种,母猪配种过早或过迟都会损失部分卵子,从而降低产仔数。一般母猪发情征兆明显,允许公猪爬跨或人工测试站立反应后12小时配种是最佳的配种时机,8~12小时后进行第2次配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对青海互助某猪场1994—2000年的配种产仔记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场母猪的平均配种间隔为25.02d,杜x本母猪最短(21.80d),显著短于长x本母猪(27.60d)(P〈0.05),其它各类型母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配种间隔随胎次增高而缩短,7胎以上母猪显著短于3~6胎(P〈0.05),极显著短于2胎(P〈0.01),3—6胎母猪显著短于2胎(P〈0.05):不同类型母猪在同胎次的配种间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保持母猪良好的体况和正常的性机能目的在于提高其产仔数和仔猪断乳窝重,以提高生产效率。笔者经过认真观察,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措施:1促进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要获得数量多的仔猪,除有优质的精液外,还必须使母猪正常发情且能排出多个优质的卵子。1.1给予充足的饲料无论是后备母猪还是经产母猪都必须注重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后备母猪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必须要有优质的且足够数量的蛋白质饲料供给,因为蛋白质是母猪生产卵子的主要物质基础。此外,在母猪配种准备期最好每头每天应喂给4kg~5kg的…  相似文献   

8.
我场是一个拥有2000头生产母猪的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几年前,我场的生产母猪群以“一洋一土”的长上母猪为主,配种方式主要采用笼架配种。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母猪逐渐向“二洋”的长大母猪转换,而随着母猪品种的变化,长大母猪难配种、不能充分体现出正常的繁殖性能的问题也出现在日常生产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场技术科进行了小群配种和笼架配种的对比试验,以验证小群配种是否比笼架配种更适合于长大母猪。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的选择和分组在全场范围内随机抽取了3~6胎的长大母猪100头,每50头为一组。分别分为小群配种组(以下…  相似文献   

9.
《农村养殖技术》2008,(8):45-45
1.妊娠母猪:配种后怀孕的母猪 2.后备母猪:从出生到产出第1胎仔猪前的母猪 3.种公猪:被选入繁殖猪群的、为配种用的公猪 4.分娩率:在配种的母猪中分娩母猪所占的比例 5.受胎率:配种的母猪中已受胎母猪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1配种时间适宜 根据母猪排卵时间及卵子、精子运行和存活时间.母猪最适宜的配种时间应是发情后24~48h.此时受胎率最高。因此,确定母猪最适宜的配种时间。应为母猪排卵前的2~3h。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配种是否成功是能否提高猪场生产效率的关键,只有通过严格、标准的配种管理,才能避免后备母猪高淘汰率和二胎综合征,提高后备母猪的使用效率。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配种年龄和配种体重、后备母猪配种与催情药物关系、后备母猪配种时机与公猪诱情关系、后备母猪输精、配种后妊娠前期的饲喂量与胚胎死亡率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后备母猪配种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的配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配种技术杨昌福(北京市南口配种站102202)随着养猪经济效益的不断上升,猪的繁殖配种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配种技术的关键就是掌握母*猪的适时配种。本文以母猪的适时配种为重点,叙述了*母猪发情时各种征候及母猪最佳输精时的状态和各种*发情症候的特...  相似文献   

13.
母猪配种适期的判定宋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发展规模养猪,必然要推行母猪群饲,母猪群饲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就配种而言,不论采用本交或人工授精,掌握母猪配种适期,适时配种,确保受胎,是提高猪群生产性能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生产中错过...  相似文献   

14.
空怀母猪.指未配或配种未孕的母猪,包括青年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返情、流产、空怀、断奶、超期未配等)。它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促使青年母猪早发情、多排卵、早配种达到多胎高产的目的:对断奶母猪或未孕母猪,积极采取措施组织配种,缩短空怀时间。  相似文献   

15.
康红  罗晓妹 《当代畜牧》2014,(33):24-25
在一般人看来,母猪只要发情就可以进行配种了,但在实际生产中,配种后有的母猪产出的仔猪很少,有的则有十几个。这说明适时配种非常关键。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母猪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发情配种期间。准确掌握母猪的发情期,选择最佳配种时间,可以有效提高母猪产仔率。生产实践证明,母猪配种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长白、大约克、长×大、大×长等瘦肉型母猪发情症状表现没有本地母猪明显,不易被饲养人员发现,给人工授精配种带来了一定难度,一些母猪配种后出现返窝现象。这里简要介绍瘦肉型母猪的发情检查方法和输精配种技术,供有关饲养员、配种员等同行们参考,做好母猪的配种工作,加快瘦肉型猪的发展。1瘦肉型母猪发情检查方法1.1对初配母猪、断奶后3d的母猪以及配种后18~21d的母猪,每1d上午喂料后0.5h和下午下班时或干农活收工回家后进行两次发情检查。1.2母猪发情从开始到结束表现出一系列连续变化过程,在阴户大小、阴…  相似文献   

18.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母猪繁殖周期各阶段(包括后备母猪发育、配种前、配种、怀孕、分娩前、分娩、泌乳、断乳、再配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某一阶段状况的好坏对以后各阶段产生影响。例如,妊娠期采食量高低会影响泌乳期的采食量、泌乳量以及断奶至再次发情配种的间隔。为此,首先必须加强小母猪育成期的营养与管理。小母猪的营养以及机体的营养储备是影响终身性能的两大重要因素,其他因素可能还包括遗传、环境、管理和疾病。1母猪的选择及其育成目标母猪的选择着重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在断奶后,查看小母猪的乳头,乳头有缺陷并且少于7对不能留种。第二时期为体重达…  相似文献   

20.
一、母猪的性成熟与配种年龄:瘦肉型猪大多性成熟较晚,一般要到5~7月龄才能达到初情期(性成熟),性成熟后的母猪虽能配种受孕,但其产仔较少,因此,适宜的配种年龄应为:8~9月龄以上、发情2~3次以后、体重110~120公斤以上时开始配种。二、母猪的发情表现:母猪性成熟后,会出现周期性发情,发情周期为19~24天,平均21天,发情持续时间3~5天。按母猪发情症状分为前、中、后三期。1发情前期:阴户开始潮红肿胀,但分泌物少且透明稍带白色,精神不安,食欲减退,在栏内不时走动,有时爬跨栏内其他母猪,但拒绝公猪配种,用手压背要逃跑。2发情中期:发情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