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往春季扦插橡皮树,一般采用盆插,露地插,温度不易掌握,往往造成扦穗下部腐烂,影响成活率。近几年笔者多次试验露地横埋法,发现它是一种较成功的扦插法。 1.建扦插床:在背风向阳处挖一深20厘米、宽80厘米、长120厘米的浅坑(长、宽可根据条件和需要增减),坑内铺满素土,并浇透水。 2.插穗:将橡皮树老条去掉叶片截成10~15厘米的小段,插穗下部最好用利刀削成马蹄状,这样愈合快。 3.横埋:将插穗按照5厘米  相似文献   

2.
挖沟假植选阴凉通风处,挖深20~30厘米,宽50~70厘米的沟(长度不限,沟底要平)。将收获的大葱除去伤株、病株,捆成小捆,浇水后将大葱一捆一捆地栽入沟中,用土埋严葱根和葱白,然后用水浇灌,四周再用长约35厘米的稻草围1圈,以便于通风散热。严冬时,用草帘或秸秆稍加覆盖,可储藏到来年3月。  相似文献   

3.
清明节前后,在不太高的建筑物北面不授日光、不积水处,挖一40厘米深的坑,面积自定。底层铺20厘米厚的租砂,上面铺20厘米厚的培养土(可用河砂、田原泥,家用炉灰各1/3拌匀使用)。床内由北向南可依次扦插发根快到发根慢的  相似文献   

4.
每年都有大量林果苗木需要冬初出圃埋存,以备春季栽植。而埋存方法是否科学,则直接影响苗木植后成活率的高低和生长势的强弱。近年来,不少地方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埋存,即在背风向阳处挖南北向深沟,将苗木散施分层埋土贮存。实践证明,用这种埋存法贮藏的苗木植后成活率只有80%左右,且生长势弱。其原因是:冬季埋存期长达4~5个月,苗木地上暴露部分长时间处在白天解冻、夜间结冻的频繁变温条件下,白天解冻时,苗体生命活动较强。蒸腾水分多,消耗养分也多,容易抽干。表土30厘米以下的根群在整个埋存期间都处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呼吸作用和生命活动均较强,消耗氧气和本身养分较多,加之封冻层又隔绝了根群的氧气来源,根系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排不出,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毒害,致使根皮变黑霉烂,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相似文献   

5.
问:我家宅后有块空地,想栽种一批竹子,但不知竹子如何繁殖?怎样养护? 泰州康永德答:竹子主要采用移母竹或埋竹鞭的方法繁殖。两种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移母竹地面带竹杆,埋竹鞭地面不带竹杆。移植在春秋均可进行,以早春2—3月最好。挖母竹前先要摸清竹鞭走向,可参考母竹最下一盘竹枝的指向,其指向即竹鞭的去向,留来鞭短,去鞭长。挖时不可摇动竹杆,尽可能使竹鞭多带土,随挖、随  相似文献   

6.
用冬藏春插法繁殖月季,可避免冬季野外扦插易冻伤之苦,又可免除因使用塑料薄膜保暖而到春天插条容易闷死之弊。方法如下: 将冬季重剪得来的生长旺盛且无病虫害的枝条,剪取10厘米左右长、保留2—3芽(上下端分别在芽外1厘米处)作插穗。将插条每15枝左右为一捆,用湿润的沙土或细沙埋在不  相似文献   

7.
罗福贤  沈永珍 《种子》1998,(2):46-47
用三年生葡萄进行两种方法8个处理的多效唑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埋施对葡萄生长有抑制效应,喷施只有短暂的控制效应,但有药害。因此,在葡萄上以埋施为宜;埋施对葡萄的平均穗重、百粒重、株产均有影响,且以1.5g/株为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图1 当太阳神苗高达30厘米以上,明显露出脚杆时,观赏价值开始降低,此时可采取断顶的方法,重新繁殖。  相似文献   

9.
杜鹃花扦插,简便易做,成苗率可达到90%,从扦插至成苗60天左右。这里介绍常规扦插方法。选背风向阳处作床,床宽1.2米,长3—5米,深45厘米。为节约酿热材料,床底留一拱起球面,球面高不超过20厘米,挖好后依次铺30厘米厚马粪(也可混铺些锯末),马粪上边再铺3厘米厚松针土、4厘米厚粗沙和6厘米厚细沙,铺好后稍低于地面。床面上的塑料罩前高70厘米,后高100厘米。棚罩四周用薄膜封闭,  相似文献   

10.
沙埋苏铁繁殖法在《中国花卉盆景》上介绍过,有的作者提到“沙埋苏铁子球,大些的子球成活率高些,但只有1厘米或稍嫩些的子球成活率低或培育时间较长。”我认为此提法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原安农滁县分院茶场进行。粘盘黄棕壤土,挖深10厘米,1976年3月30日播种,黄山群体种,条播,每穴5粒,株距30厘米,行距10厘米。行长12米。分饼肥(菜子饼)、氮肥(尿素)、磷肥(过磷酸钙)、对照(不施肥)处理,每处理4行、重复一次。饼肥处理用量20斤,磷肥处理用量10斤,播种时施下;出苗后,氮肥处理用量6斤,追  相似文献   

12.
两江情缘     
罗汉松为我国珍贵的树种,作为盆景材料,一般都用小苗作为制作材料,为突破传统,我尝试用大枝作素材扦插,取得成功:现将扦插试验过程介绍如下: 一、扦插前的准备 1、取材:将罗汉松表皮完好的枝条取成7段,最粗直径11.1厘米、最细6.8厘米,长度30~40厘米。枝条上端锯成45度斜面,为防止水份蒸发,切口涂上石蜡,下端锯平。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及核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青海省互助县农机推广站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保护性耕作实施项目,共完成试验示范和推广面积6116.7公顷。现将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核心技术介绍如下: 一、实施效果 1.降低作业成本。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4道作业工序:秋翻埋茬→春耕→耙、耱→播种,而保护性耕作只需1道工序,可节约生产成本225~375元/公顷。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专人负责区试试验 农业试验具有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当季重演性差的特点,在整个试验周期内,由于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试验数据记载会造成一定误差,所以严禁随意换人。稳定的区试队伍对实验目的、方法、措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加明确,他们经验丰富、操作熟练,可减少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15.
东北的大豆一般为垅作,行距50~66厘米,株距10~15厘米。这种行株距便于田间作业,不足之处是植株一条线排开分布不匀,行宽株密,土地、空间、光能利用率不高。为克服这种缺点,我们于1980年进行了大豆纵横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16.
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与常规条播机在油葵生产上应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较常规的条播机可节约用种量50%;幼苗健壮、整齐,无断条、天窗现象;节约工时;产量可提高7.4%-26.4%,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小波 《科学种养》2008,(10):14-15
冬闲稻田免耕利用稻草实行全生育期覆盖栽培马铃薯,改“埋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捡薯”,省去了翻耕整地、挖穴下种、中耕除草和翻土挖薯诸多工序,每亩鲜薯产量在1500千克以上。这项新技术充分利用稻草,减少稻草焚烧,不需使用农药治虫防病,是无污染开发冬闲田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我市资阳区香铺仑乡黄家仑村是远近闻名的马铃薯专业村,每年稻田免耕覆盖栽培马铃薯150公顷,平均亩产量达到2000千克左右,每亩年收入达1500~2000元。下面介绍这项新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埋柱扶干法适用于幼树或初果期树,这两类树树干较细,容易扶正。方法是在靠近树干基部埋1端直木(竹)柱,粗度等于或大于树干,高度同树高,埋入土内深度70厘米,压土踏实。然后把偏斜树干拉直靠在木柱上,用带状绳子进行多道捆绑,固定树干。埋柱时注意不要损  相似文献   

19.
于千桂 《科学种养》2012,(11):55-55
1.堆沤脱皮法。这是我国传统的核桃脱皮方法。其技术要点是:果实采收后,将其及时运到室外阴凉处或室内(切忌在阳光下暴晒);然后,按50厘米左右的厚度堆成堆(堆积过厚易腐烂,若在果堆上加1层厚10厘米左右的干草或干树叶,则可提高堆内温度,促进果实后熟,  相似文献   

20.
2.药用型栽培这是以生产中药丹皮和采收种子为主的栽培种植形式。每年9月下旬(秋分)至10月中旬栽植,多用3年龄播种苗,按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挖穴栽植,每亩可栽5000株。第二年可开花结籽,3年后采掘收根。牡丹根趁鲜刮去表皮,撕除中心木质部,置阳光下晒干,即成名贵的中药材丹皮。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有清热、活血、化瘀、消炎、降压等多种功效。在我国一直是紧俏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