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水电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与河南省水利厅、偃师县水利局等单位协作,于1979年在偃师县山化乡关瑶村建成千亩滴灌试点工程。包括两个自压半固定式滴灌系统,控制面积914亩;五部移动式滴灌机组,控制面积250亩。总控制面积1164亩。该点位于豫西邙山  相似文献   

2.
<正> 提蓄滴灌溉工程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山化乡关窑村,地处豫西邙山岭上,是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地区,人畜用水相当困难,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1979年11月建成两个自压半固定式滴灌系统,控制面积914亩;五部移动滴灌机组,控制面积250亩。1980年5月水电部委托河南省水利厅组织鉴定,验收合格正式交付地方使用。该系统主要是滴灌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和棉花等。  相似文献   

3.
由原水电部科技司、河南省水利厅、中国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承担建设的河南省偃师县山化乡关窑村千亩滴灌工程,1980年5月由原水电部科技司组织通过验收交付使用。整个工程包括提水蓄水自压半固定式滴灌914亩,机组式移动滴灌224亩.主要滴灌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建试点皎目,的是通过较大面积的试点工作和开展滴灌技术研究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干旱缺水地区粮食作物滴灌的效果; 2.探索大面积粮食作物特别是对密  相似文献   

4.
山东肥城县上固留村盛产肥桃,1982年建成70余亩滴灌试验区。经三年试验,证明肥桃滴灌可获优质并高产。滴灌比不滴灌增产20~40%,单果重提高56.4%。每亩增收280.9元,比地面灌溉增收109.4元,而一亩滴灌系统投资为67~103元,当年即可  相似文献   

5.
这是两篇均由江西省上高县水电局黄英才写的同名文章,分别刊登在1985年第8期《水利水电技术》和1985年第9期《中国水利》上。但两刊作了不同程度的删节。文章介绍了1982年该县敖山华侨农场投资43.8万元建立了一个3000亩柑桔滴灌系统的工作情况。该系统包括水源工程和提水设备,单位面积投资为121.66元/亩。工作压力约120KPa,田间  相似文献   

6.
高世明 《新疆农机化》2010,(2):20-20,28
<正>农七师123团,从2000年开始,逐步实施滴灌,截至2009年底,全团共建成滴灌系统86个,装机容量5922kW。建设总面积1万hm2,工程总造价约6750万元。2009年实际运行滴灌首部81个。滴灌面积0.51万hm2。其中棉花滴灌0.41万hm2,玉米滴  相似文献   

7.
滴灌,已经在六大洲(除南极洲外)的二十六个国家推广,分布状况是:北美洲2个,大洋洲2个,欧洲六个,亚洲五个,非洲三个,拉丁美洲八个,总面积达507万亩(不包括中国20万亩)。其中美国最多,为280万亩,其次是澳大利亚、以色列和南非等国,现将一些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美国:在八十年代,滴灌面积为世界之首。占世界滴灌面积一半,然它起步较晚。1970年装备了第一批商用滴灌设备,约九千亩,分布在亚利桑那,加利福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开发出一种利用自然动力的滴灌成套设备,即畜力滴灌泵及其配套的滴灌系统。在远离电网,交通很不方便,而且水源又小的地方,用畜力提水实施滴灌,是自我建设家庭节水型粮、果、牧草等高产基地的经济而有效措施。按扬程15m、提水量1.7m~3/h计算,配移动式滴灌管400~500m,全套设施至少控制灌溉面积20亩,亩投资不足百元,1~2年可收回成本。  相似文献   

9.
1984年在美国阿里桑那州最大的棉花农场——佩洛马农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滴灌系统。总面积60675亩,全部灌溉棉花,总共用了2200万个滴头,管道总长213万米,从水源到田间输水路程长达193公里.该系统整个是沙漠,其中39438亩原来是没耕种过的沙漠,其余21236亩原来采用沟灌和漫灌。工程非常艰巨,每亩投资约200美元(约合人民币540  相似文献   

10.
今年 127团建设的 800hm2棉花滴灌节水工程近日竣工。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高压线架设、防渗渠、泵房、蓄水池修建、地下管线埋设等,滴灌设备从美国及以色列引进,投资 900余万元。该团除今年新建的滴灌节水项目外,还有半固定式地表水加压喷灌,全移动、半移动喷灌设施,小型喷灌设备及闸管灌溉节水设施,全团节水灌溉总控制面积达 4667hm2。 127团滴灌工程竣工$农七师127团宣传科@彭继忠  相似文献   

11.
全固定式自压喷灌是采用主、干、支三级管道固定,喷头移动的形式。它利用地形的自然落差,产生动水压力。向田间喷洒。陕西省兰田县汤峪全固定式自压喷灌,是兰田县水利战线上的试点项目。设计面积2,000亩,已受益1,791亩。工程总投资265,252元,每亩投资148.1元;管道总长  相似文献   

12.
五月份,我们受河北省水利厅农水处、科教处的委托,对全省滴灌工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技术考察,先后实地考察了十一个县的22处滴灌工程。现将考察结果汇总如下: 一、滴灌工程现状及效益截止到1984年底,全省共建成滴灌工程80处,滴灌面积10137亩,其中果树6557亩,占64.7%,花生3567亩,占35.2%,小麦13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新疆牧业灌区无电供应,水源无法过滤,实现滴灌工程难,目前采用地面灌溉。地形坡度大、灌水量多、大量水土流失。灌区下游排水不畅,洼地沼泽化面积剧增,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弃田面积逐渐扩大、种植面积萎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利用地形落差,研制了自压滴灌工程过滤装置。同时渠道进水流量、调水池的调节流量、集水桶流量及系统流量之间建立了平衡关系。用实例说明不同地形落差与自压滴灌工程系统流量及过滤装置尺寸的计算过程。解决了自压滴灌工程水源的过滤、排沙、冲沙及自行冲洗等问题。为无电牧业灌区实现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湟中县海子沟自压喷灌中试工程控制面积3000亩,其中农田2500亩,林草500亩。最高自然水头达200米。采用了本省生产的聚氯乙烯塑料管材。工程建成后于1984年10月召开了竣  相似文献   

15.
滴灌配套设备各构件的性能,是提高滴灌质量的关键之一。这几年试制的设备,通过实践试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格不一、构件品种较多、通用性差、质量较低等,使用单位迫切希望改进提高。本文仅就我们试用、调查中初步体会,简述如下。给水枢纽组装型式滴灌给水枢纽(首部枢纽),是滴灌系统控水中枢。主要包括动力机泵、蓄水压力池(指自压系统)总控水伐、水质过  相似文献   

16.
可移动地下滴灌装置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不同滴灌形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移动式地下滴灌装置。它采用定型化设计、标准化配套的全移动操作模式,使得其管材用量少、重量轻,部件间安装、拆卸方便,整体上具有移动简捷、灵活,实用性强,库存方便,维护检修费用较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平均亩投资2250元,较适用于干旱、山丘区烟草、蔬菜及其它类似非密植栽培作物的抗旱灌溉。此装置的发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大寨从一九七四年九月建成全国第一批果园滴灌系统,次年建成该村第一处固定喷灌系统,已经十二年了。至八六年初,全村790亩耕地中,共发展果园滴灌58亩,大田喷灌720亩,其中固定喷灌470亩,半固定式喷灌120亩,移动式喷灌130亩,喷滴灌总面积  相似文献   

1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委和水电局于今年8月27至9月2日召开了喷灌滴灌现场会。到会的有35个单位的50多位代表,会议期间参观了九个喷灌滴灌试验点,代表们看到了喷灌滴灌技术在新疆的发展,受到很大鼓舞,增强了信心。两年来,新疆的喷灌滴灌工作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盖县高屯镇黄桃农场总面积2500余亩,共栽种有黄桃、阳梨、李子和苹果树共9万株。1976年该场开始修建水利工程,共投资6.1万元,建了引水渠、抽水站等工程。农场可直接进行喷、滴灌的面积达1100亩,果树近4.2万株。1988年通过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
滴灌控制面积对滴灌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有明显的决定作用,是滴灌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根据滴灌系统设计理论分析了滴灌控制面积对首部工作流量、工作压力、运行电费和对田间轮灌管理及农田灌溉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灌控制面积的扩大,首部工作流量和压力提高,导致运行电费增大;而且引起田间轮灌时间紧张,管理困难;同时还使灌溉安全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